付 銳張福仁
濟寧地區初中生尋常痤瘡流行病學調查
付 銳1,2,3張福仁2?
目的: 調查濟寧地區初中生尋常痤瘡的患病情況。方法: 采用橫斷面調查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痤瘡患者年齡11~17歲,平均13.55±1.84歲,患病率為46.51%,其中男生患病率為45.40%,女生為47.80%。有家族史的患者發病年齡早,且病情嚴重。結論: 濟寧地區初中生痤瘡患病率較高,痤瘡的相關知識不足,有必要在青少年人群中開展有關痤瘡知識健康教育。
痤瘡; 患病率; 影響因素; 認知
痤瘡是青少年的常見皮膚病,國內調查顯示77.70%的中學生患過痤瘡,現患病率為56.57%。1痤瘡對患者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如自卑、焦慮、抑郁、人際交往障礙等,嚴重的會導致患者產生自殺傾向。2本文調查了濟寧市中學生痤瘡患病情況及相關因素,可為臨床更有針對性地防治痤瘡提供理論依據。
1.1 調查對象 隨機在濟寧市區抽取5所中學,再隨機抽取其中的2個班級,最終有40個班級入選,共2560人進行問卷調查。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編問卷調查方法進行調查。問卷發放時間為2012年10~12月,由統一培訓的醫生現場診斷并完成調查。
1.3 診斷標準及嚴重程度分級 采用中國痤瘡治療指南的3度4級法標準。3
1.4 調查內容
1.4.1 一般情況、性別、年齡、班級等。
1.4.2 問卷情況 有無家族史、就診方式的選擇、病情加重的相關因素、是否接受過痤瘡知識教育、獲得知識的途徑等。家族史指被調查者一級親屬中有1例曾經或現患痤瘡者。
1.5 問卷效度及調查員信度的評價 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是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參照具有相同目的問卷修改而成。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建立數據庫,將病例組與對照組流行病學資料核對后輸入數據庫處理,患病率用95%可信區間進行估計。統計方法包括χ2檢驗、Spearman秩相關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2.1 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2560份,回收問卷2536份,回收率99.06%,有效問卷2520份,有效回收率98.44%。初一年級615人(占24.41%)、初二年級618人(24.52%)、初三年級640人(25.39%)、初四年級647人(25.68%),男生1343人(53.29%),女生1177人(46.71%)。城鎮來源學生2275人(90.27%)、鄉村來源學生245人(9.72%)。
2.2 痤瘡的患病率 在2520名被調查的中學生中,共有1172例現在或曾經患痤瘡,總患病率為46.51%;其中男610例(患病率45.4%),女562例(患病率47.80%),男女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66,P=0.242)。
2.3 痤瘡病情的嚴重程度 經Spearman秩相關檢驗,顯示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發病年齡呈顯著負相關,病程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患者的發病年齡越早,病程越長,痤瘡的病情就越嚴重。
2.4 家族史對發病年齡的影響 在調查的1172例痤瘡患者中,721例有家族史,占61.51%,有家族史的平均發病年齡為12.52±1.82歲,無家族史的平均發病年齡為14.78±1.76歲,有顯著性差異。
2.5 月經周期與病情的關系 562例女患者中,病情與月經周期相關者262例(46.62%),病情與月經周期無關者190例(33.81%),不確定的有110例(19.57%)。
2.6 獲得知識的途徑及痤瘡的影響 在2520份有效問卷中痤瘡知識主要來自網絡電視855人(33.93%),家長478人(18.97%),醫師466人(18.49%),老師324人(12.86%)。1172例患者中認為痤瘡對自己的影響主要是容貌的632例(54%),影響了身體健康的246例(20.99%),認為對心理造成影響的176例(15.02%),對人際交往有影響的118例(10.07%)。
我們調查發現在2520名被調查的中學生中,總患病率為46.51%,低于Nijsten等報道的14~18歲年齡組的患病率(95%)。4國內調查顯示男性患病率為45.6%,女性為38.5%。本調查中男性組患病率為45.4%,女性組患病率為47.8%。
國外學者調查發現5成人痤瘡一級親屬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我國學者也認為6遺傳因素在痤瘡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患者親屬的易感性比一般人群高,親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本調查顯示有家族史的患者發病平均年齡早于無家族史者。
痤瘡知識主要來自網絡、電視,考慮可能與科技的發展,現代人際交往模式轉變,學生網絡使用頻率較高有關。
本組調查中,女生患病就診率和用過家人或朋友推薦的方法治療人數均顯著高于男生,考慮因同年齡組女生心理及生理發育普遍早于男生,所以比男生更關注自己的外表,在尋求治療上更積極,更主動。因此,患者尋求治療的主要因素除病情的嚴重程度,還與患者自身的性格、理念等有關。
青少年是痤瘡的高發人群,而他們對痤瘡知識的了解還相對匱乏,不當的治療常常給他們帶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損害。筆者認為有必要在青少年人群中開展痤瘡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對痤瘡正確認識并進行早期正確治療,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痤瘡的發生率和復發率。
1馮潔瑩,范瑞強.廣州市1561名中學生痤瘡流行病學調查.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8,15(1):49-50.
2吳艷,毛越蘋,鄭捷,等.尋常痤瘡對患者心理的影響.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20(6):536-538.
3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中國痤瘡治療指南(討論稿).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5):339-342.
4Nijsten T,Rombouts S,Lambert J.Acne is prevalent butuse of its treatments is infrequ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7,21(2):163-168.
5Goulden V,McGeown CH,Cunliffe WJ.The familial risk of adult acne:a comparison betwee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affected and unaffected individuals.Br JDermatol,1999,141(2):297-300.
6楊智,鄒勇莉,涂穎,等.348例痤瘡遺傳因素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6):368-370.
(收稿:2013-04-17 修回:2013-11-20)
Epidem 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acne vulgaris in adolescents 11~17 years of age
FU Rui,ZHANGFu-ren.Hospital ofDermatology,Jining,272000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pidemiological profiles of acne vulgaris(AV)in adolescents aged from 11 to 17 years old.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tudywas carried out.The datawere collected with a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general prevalence of AV was 46.51%.The prevalence rates ofmale and female were 45.4%and 47.8%,respectively.The disease wasmore severe and the disease started earlier on the onset among the people with a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of AV,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 family history of AV.Conclusion:The students surveyed have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V and lack of knowledge on AV.Therefore,there is a need in health education on AV in the population of adolescents.
acne;prevalence;influence factor;cognition
1濟南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濟南, 250062
2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濟南,250022
3現工作單位:濟寧市皮膚病防治院,山東兗州,272001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