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喜忠
112例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分析
陶喜忠
目的探討小兒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臨床特征, 以盡早明確診斷, 避免誤診。方法回顧性分析112例EB病毒感染患兒的臨床特點。結果首發表現發熱75例(67.0%), 咳喘12例(10.7%),眼瞼浮腫10例(8.9%), 頸部淋巴結腫大5例(4.5%), 皮疹6例(5.4%), 腹痛4例(3.6%)。所有患兒經臨床對癥治療, 98例痊愈, 14例好轉, 未發生無效或死亡病例, 所有患兒均順利出院。結論小兒EB病毒感染起病時癥狀多種多樣, 可累及到全身多個系統, 診斷上需綜合全面分析, 以便早期明確診斷。
EB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特點
EB病毒(簡稱EBV)是Epstein Barr Virus病毒簡稱, 首先由非洲淋巴瘤細胞培養中發現, 屬皰疹病毒,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主要病原菌[1]。EB病毒感染是兒科中較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本病可累及多個系統, 且臨床表現復雜、輕重緩急不一, 給早期臨床診斷帶來很大困難, 易漏診、誤診。現對本院收治的112例EB病毒感染患兒臨床特點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 以加深對此病認識, 做到早期診斷, 合理治療。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EB病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均符合EB病毒感染診斷標準[2]。男64例, 女48例, 年齡在3個月~8歲之間, 平均年齡(2.1±1.2)歲, 其中≤1歲5例, 1~2歲15例, 2~6歲70例, 6~8歲22例。首發癥狀:發熱75例,咳喘12例, 頸部淋巴結腫大5例, 眼瞼浮腫10例, 腹痛4例,皮疹6例。其他臨床表現:所有患兒均有咽部充血表現, 99例有扁桃體腫大表現(其中39例扁桃體上有分泌物), 咳嗽32例, 咽部疼痛30例, 淋巴結腫大52例, 以頸部淋巴結為主,乏力、胸悶、氣短16例, 肝、脾增大30例。
1.2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顯示:WBC(白細胞計數)>10×109/L為100例, 淋巴細胞所占百分比>0.5者80例,查出異型淋巴細胞36例, 其中>26%的14例;血紅蛋白<110 g/L的22例;血小板計數<100×109/L的16例, 血小板計數>300×109/L的10例;尿常規:尿蛋白定性(PRO)陽性共13例;AST升高45例, ALT升高35例;CK升高40例, CK-MB升高21例;ESR增快76例, CRP升高35例。
其中60例進行了腹部B超檢查, 結果顯示有40例檢出腹部淋巴結腫大。所有患兒均行胸部X線片檢查, 結果顯示50例存在肺紋理增粗, 9例檢出支氣管肺炎。18例進行心電圖檢查顯示有6例出現T波改變。所有患兒均行EB病毒抗體檢測, EB病毒抗體檢測采用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FQ-PCR值>103拷貝/ml, 則判定為陽性。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常規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其中84例患兒加用更昔洛韋注射液, 用藥劑量為5~10 mg/kg, 2次/d, 持續治療1~2周, 另外28例加用阿昔洛韋注射液, 用藥劑量為10 mg/kg, 1次/d, 持續治療5~10 d。
首診, 有60例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 20例判定為支氣管炎, 8例診斷為肺炎, 13例判定為淋巴結炎, 11例疑似腎炎。后經實驗室相關檢查, 10例最終被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102例確診為EB病毒感染, 其中21例合并支氣管炎, 12例合并肺炎, 8例合并心肌損害, 7例合并肝功能損害, 1例合并急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3例合并貧血, 2例合并腹部淋巴結炎。所有患兒經臨床對癥治療, 98例痊愈, 14例好轉, 未發生無效或死亡病例, 所有患兒均順利出院。
EB病毒是皰疹病毒的亞科類型, 其感染對象主要為B細胞, 人體在感染該病毒后, 全身多個系統均可受累, 臨床癥狀可輕亦可重, 且臨床表現復雜多樣[3]。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4], 全球成年人群中感染過EB病毒者超過90%。幼兒是EB病毒感染的多發人群, 我國5歲以下幼兒的EB感染率在90%以上。在本次研究中, 112例患兒中, 學齡前兒童(<6歲)共有90例, 占80.4%, 這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結果基本一致。
對于EB病毒感染, 臨床醫師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應根據患兒的病史、癥狀、體征及化驗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盡量找出病因, 予以準確診斷。
[1] 彭文偉.現代感染性疾病與傳染病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 563.
[2] 段紅梅, 謝正德, 申昆玲.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的研究進展.臨床兒科雜志, 2007, 25(2):153-156.
[3] 黃志卓, 謝正德, 閆靜, 等.EB病毒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患兒的EB病毒感染特征.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2(3):181-183.
[4] 王彩麗.兒童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臨床研究.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1):89.
2014-07-17]
121000 錦州市婦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