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世剛
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緩釋片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觀察
獨世剛
目的探討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緩釋片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9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9例, 觀察組給予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緩釋片聯合治療, 對照組單一給予貝那普利治療, 連續治療1個月后,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的變化。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緩釋片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推廣。
貝那普利;非洛地平緩釋片;高血壓;糖尿病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 高血壓與糖尿病具有相似的病因, 可相互影響而致病, 被稱為同源性疾病[1]。兩者相互作用, 形成惡性循環, 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臨床選擇降壓藥時以不加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為準則。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均是臨床常用降壓藥, 為研究兩藥合用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版)[2]中高血壓診斷標準及《中國糖尿病指南》(2010版)[2]中糖尿病診斷標準, 其中男62例, 女36例, 年齡63~79歲, 平均年齡(68.6±3.2)歲,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觀察指標 觀察組患者給予鹽酸貝那普利片(商品名:洛汀新)10 mg, po, q.d.+非洛地平緩釋片(商品名:波啡克)5 mg, po, q.d., 對照組患者僅給予鹽酸貝那普利片(商品名:洛汀新)10 mg, po, q.d., 兩組患者連續治療1個月, 治療期間每日監測1次收縮壓及舒張壓, 每周查1次空腹血糖及飯后2 h血糖, 并觀察有無并發癥發生。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收縮壓及舒張壓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觀察組:(136.3±11.8)mm Hg (1 mm Hg =0.133 kPa), 對照組:(144.6±15.6)mm Hg]及舒張壓[觀察組:(78.4±8.9)mm Hg, 對照組:(89.3±9.6)mm Hg]均顯著低于治療前收縮壓[觀察組:(158.6±24.8)mm Hg, 對照組:(159.4±23.9)mm Hg]及舒張壓[觀察組:(108.3±25.3)mm Hg,對照組:(109.4±23.8)mm Hg],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對患者身體損傷極大, 兩病均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兩者合并的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是單純患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的2倍, 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臨床糖尿病患者血壓應積極控制在130/85 mm Hg以內, 否則需給予降壓藥物治療, 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應以不加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為原則。臨床常用降壓藥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CCB)、β受體阻滯劑五種。臨床研究表明[2]: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單一給予降壓藥降壓效果有限,聯合用藥可增強降壓效果, 減少副作用并減少藥量, ACEI聯合CCB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時降壓效果較好。本研究中所用藥物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分別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 貝那普利主要是通過抑制激肽酶減少血管擴張物質緩激酶的降解, 提高抗血壓的療效, 非洛地平主要通過抑制小動脈平滑肌細胞外鈣內流, 選擇性擴張小動脈, 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綜上所述, 貝那普利與非洛地平緩釋片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推廣。
[1] 葛均波, 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109-113.
[2] 任書香.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分析.北方藥學, 2012, 9(12):37-38 .
2014-06-20]
221615 江蘇省沛縣鹿樓鎮鴛樓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