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利 郭慧嫻 張國麗
炮制對中藥四氣五味及歸經的藥性影響分析
張培利 郭慧嫻 張國麗
探討炮制對中藥四氣五味及歸經藥性的影響。作者查閱相關文獻, 歸納、總結炮制對中藥四氣五味、歸經等方面藥性的影響。經分析研究發現, 炮制可緩和、增強、改變中藥的四氣五味藥性以及改變與增強中藥歸經作用。
炮制;中藥;四氣五味;歸經;藥性影響
中藥炮制有增強中藥療效、降低中藥材毒性等作用, 特別是能夠改變、緩和中藥的某些藥性等。本文擬就炮制對中藥四氣五味及歸經藥性的影響作初步探討。
中藥藥性是中藥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其是指各種中藥材本身具有的性質、作用, 是我國歷代醫學名家以陰陽、臟腑、經絡等學說為基礎,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關于中藥材性質、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一般情況下, 中藥都具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和有毒無毒等基本藥性。一般認為,適宜的炮制可以使中藥的某一個或某些藥性占主導地位, 從而發揮其特殊治療功效。總之, 炮制會對中藥藥性產生重要影響, 合理的利用炮制方法可以更好的促進中藥某些藥性的發揮, 使中藥更好的應用于臨床治療。
中藥四氣也稱中藥四性, 主要指中藥材本身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 源于中藥材作用于人的機體后而產生的反應、效果不同而概括總結得出。中藥五味是指中藥材本身的辛、苦、甘、酸、咸五種味道, 反映了中藥材的滋味、功效等。中藥材由于其性味多偏勝或者偏弱, 不能直接用于臨床。為了能夠滿足臨床用藥需求, 需要通過炮制方法改變中藥藥物的大部分偏性后, 才能用于臨床治療。目前公認的炮制會對中藥的四氣五味藥性產生重要影響, 對于其具體產生的影響, 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2.1緩和中藥的寒涼、溫熱之性 中藥藥性如果過熱會對機體之陰造成傷害, 藥性過寒則會對機體之陽造成傷害。實踐證明, 炮制可以緩和中藥材本身的寒熱藥性, 防止由于藥性過強對機體產生傷害。緩和中藥藥性的方法, 可以分為以熱制寒、以寒制熱兩種。如:吳茱萸汁炮制黃連, 雖然經過炮制后黃連本身的生物堿種類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但吳茱萸汁中的酚酸類、苦味素類和生物堿類成分卻有效增加了,上述成分含量的增加則可以減少黃連之寒性;而經甘草汁炮制后的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含量也發了變化, 含量出現了下降, 可以緩和吳茱萸的溫燥藥性。
2.2增強中藥的寒涼、溫熱之性 中藥藥物藥性太勝會對人的機體產生損傷, 但是如中藥藥性太弱則起不到預想的治療效果。炮制方法可以有效增強中藥材的某些藥性。如:當歸藥材性味辛熱, 直接用于臨床治療起不到預想的活血通絡效果, 主要原因是其這方面的藥性不足;已有研究證明, 人體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含量過多是導致人體發生血瘀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人體血液中的氧自由基。事實證明酒炮制能夠增加當歸的藥性, 酒當歸較生品當歸治療血瘀效果更理想。另外, 中藥材本身某些藥性可能已經很強, 但臨床重癥患者藥效需求來說可能還不夠, 可以利用炮制方法嘗試解決。
2.3改變中藥材本身的寒熱之性 中藥材生品的藥性比較固定, 但是經過適當炮制后其藥性會發生部分改變, 這就使中藥材有了生品沒有的治療功能, 擴大了中藥材本身的應用范圍。如:天南星生品性溫和, 經過膽汁炮制后其藥性會轉寒, 原因是由于膽汁成分浸入到天南星內, 影響了天南星的理化性質,使得天南星的藥性發生變化, 即由溫轉寒。再如:地黃經過炮制會降低其內部梓醇含量, 是地黃藥性發生改變的證據。
3.1炮制改變中藥材歸經作用 經過炮制的中藥材其歸經藥性可以發生改變, 并且同一種中藥材經過不同方法的炮制,歸經藥性變化不盡相同, 從而應用于不同病癥的臨床治療。如:生姜入肺經, 有發表散寒之功效;炮姜專入脾經, 有暖脾止瀉之功效;干姜入心經, 有回陽救逆之功效。研究表明,經過炮制生姜中的色氨酸成分會消失, 經過干燥或加熱炮制的生姜的姜辣素會轉變成姜酚, 成為干姜的主要成分, 而干姜經過砂燙炮制后炮姜, 姜酮則成為其主要成分;成分不同其歸經作用也就不同。
3.2炮制增強中藥材歸經作用 同一種中藥材可能會歸幾經, 近而可以作用于人體多個臟腑、經絡, 同時用于治療多種疾病。炮制可以增強中藥材的某一種歸經作用, 從而增強其對某一種疾病的治療效果。事實上中藥炮制都是以歸經理論為指導, 特別是輔料炮制中藥材方法, 如:青皮入肝、膽、胃經, 經過醋炮制的青皮其肝經作用明顯增強;益智仁入脾、腎經, 鹽炮制過的益智仁會以入腎經為主;醋炮制過的柴胡借助醋的酸味可以入肝經, 發揮其疏肝解郁功效;知母入胃、肺、腎經, 經過鹽炮制后主要作用于腎經。
[1] 牛曉軍.淺析當前中藥加工炮制中存在的問題.北方藥學, 2014(03):115-116.
2014-06-11]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張培利 張國麗);河南省鄭州市藥品器械采購服務管理辦公室(郭慧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