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宣軍
(河南省新鄉縣人民醫院,河南 新鄉 453700)
急診科心肺復蘇效果的相關因素及影響分析
趙宣軍
(河南省新鄉縣人民醫院,河南 新鄉 453700)
目的 分析急診科心肺復蘇效果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間收治的50例在急診科行心肺復蘇的心臟停搏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的方式分析其相關因素。結果 心肺復蘇效果與患者的性別無關,與年齡有關,年齡小的患者其效果愈好。同時還與腎上腺素累積劑量和急救方法有著較大的關系。結論 影響急診科心肺復蘇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常見是患者的年齡、急救方法等,掌握這些因素對于挽救患者生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急診科;心肺復蘇;效果;相關因素
眾所周知,心率與一個人的生命持續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對急診患者進行救治的時候,由于很多外界因素都會影響心肺復蘇效果,從而對整個救治效果產生影響,了解和掌握這些影響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進一步分析急診科心肺復蘇效果的相關因素,本文選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間收治的50例在急診科行心肺復蘇的心臟停搏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間收治的50例在急診科行心肺復蘇的心臟停搏患者,本組患者中有34例為男性,16例為女性,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2歲,平均年齡(44.56±3.11)歲。對患者的人工通氣方法主要有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面罩給氧等方式。心臟停搏時候的心率為:有40例心臟停止,6例VF,4例PEA。有36例患者的腎上腺素累積劑量在4 mg及4 mg以下,剩余14例患者的腎上腺素累積劑量均超過4 mg。有22例患者實施了電擊,另外28例患者未實施電擊。10例患者為附近有目擊進行急救,40例為無目擊急救。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徒手心肺復蘇急救,急救方法參照美國心臟病學會心肺復蘇指南,使用雙相波電擊除顫,設定每一次電擊的能量為100~360 J。
1.2 診斷標準
心肺復蘇成功:患者的心跳恢復,面色或唇部有發給轉為正常,患者能夠自主進行呼吸,檢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為95%以上;恢復自主循環:檢查患者的脈搏和灌注節律超過了5 min[1]。
1.3 數據處理
將本次統計調查的實驗數據均錄入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肺復蘇效果與性別的關系
患者在入院之前急救中女性效果要比男性更好,然而在入院后的急救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
2.2 心肺復蘇效果與年齡的關系
本次選取的實施心肺復蘇的心臟停搏患者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2歲,平均年齡(44.56±3.11)歲。患者入院之前其平均年齡為(46.1±1.9)歲,急救之后患者平均年齡為(37.5±1.8)歲。由此可以說明,心肺復蘇效果與年齡具有一定的關系,年齡較小的患者救治率更高。對比入院前患者和和急診科年齡,數據結果具有明顯差異對比具有差異(P<0.05)[2]。
2.3 心肺復蘇效果與是否有急救的關系
在本組50例患者中,10例患者為附近有目擊進行急救,40例為無目擊急救。最終統計結果顯示,院前和急診科急救心肺復蘇效果比無目擊急救效果好,說明心肺復蘇效果與是否有急救有一定的關系[3]。
2.4 心肺復蘇效果與人工急救方法的關系
在本組患者中,分別采用人工呼吸、面罩給養、氣管插管進行急救。最終統計結果顯示,患者入院之前采用氣管插管的方式其生存率最高,急診之后三種急救方式的數據結果無明顯差異,說明心肺復蘇效果與人工急救方法沒有較大的關系。
2.5 心肺復蘇效果與電擊的關系
本組患者有22例患者實施了電擊,另外28例患者未實施電擊,結果顯示實施了電擊的患者生存率高,說明心肺復蘇效果與是否電擊有一定的關系。
2.6 心肺復蘇效果與腎上腺素累積劑量的關系
本組患者中有36例患者的腎上腺素累積劑量在4 mg及4 mg以下,剩余14例患者的腎上腺素累積劑量均超過4 mg,結果顯示腎上腺素劑量在4 mg及4 mg以下的生存率較高,說明心肺復蘇效果受腎上腺素累積劑量的影響[4]。
本次研究主要對患者入院前的性別、年齡、是否有急救、人工急救方法、是否實施電擊以及腎上腺素累積劑量的數量進行了研究分析,對比分析數據結果,最終得出結論,心肺復蘇效果與患者的性別和人工急救方法無關,與年齡、是否有急救、是否實施電擊以及腎上腺素累積劑量的數量有關。
[1] 于強,鄭興珍,朱簡,等.影響心肺復蘇成敗的相關因素分析[J].天津醫藥,2010,38(9):811-812.
[2] 高嶺燕,楊玉玲,張其霞,等.非心源性心臟停搏患者應用心肺復蘇機復蘇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17(22):54-55.
[3] 洪海斌,莊炯宇,蔡家驥,等.心肺復蘇機在急診CPR中對PetCO2、有創動脈舒張壓的影響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0):51-52.
[4] 張敏,王文君.心肺復蘇器復蘇效果與臨床應用價值分析[C].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心臟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9.
R605.974
:B
:1671-8194(2014)07-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