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鐵巖
(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第三人民醫院,114000)
桃核承氣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第106條:“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自血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下,宜桃核承氣湯”。筆者近年來用此方治療幾個病例,療效較好,現介紹如下。
患者,女性,55歲,2010年3月20日就診。主訴:小便頻數短澀,尿痛伴腰痛,遇勞即發,淋漓不清,舌質暗,苔膩,脈沉澀。病機多與下焦瘀熱互結有關。中醫診斷:勞淋。處方:桃仁15g,大黃9g,桔梗6g,甘草梢9g,芒硝12g,黃芪15g,丹參10g。每日1劑,分2次服,口服10劑,癥狀完全消失,又鞏固7劑,隨訪1年未復發。
患者,男,76歲,2011年8月4日就診。主訴:小腹墜脹不適,排尿不暢,尿末滴白,舌質暗,脈沉澀。經檢查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屬中醫“淋證”范疇。西醫曾用前列康及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今處方如下:桃仁10g,桂枝5g,制大黃10g,天花粉10g,炙甘草5g,石菖蒲10g,川楝子10g,補骨脂10g,桑寄生15g。每日1劑,分2次服,共7劑,癥狀緩解。上方加虎杖10g,肉桂10g,再服10劑,治愈,隨訪1年未復發。
以上2個病例均屬于中醫“淋證”范疇,病機均為病延日久,瘀熱互結下焦之蓄血證,治療以破血下瘀為主,故用桃核承氣湯。方中以桃仁與大黃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黃破瘀瀉熱,兩者相配,瘀熱并治;芒硝泄熱軟堅,桂枝通行血脈,配于寒涼破血方中,可防止寒涼凝血之弊,共為臣藥;炙甘草護胃安中,調和諸藥。現代藥理學研究此方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凝,抗菌,改善腎功能,調節免疫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