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姍姍
(濟南軍區青島第二療養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患者,男,44歲。因咳嗽、咳痰10年余,右側肢體活動不靈3年余,以“韋格納肉芽腫”入院。患者于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絲,伴有鼻塞、流涕,初步就診,考慮肺結核,給予激素、抗結核治療,癥狀減輕。8年前再次出現咳嗽、咳痰。胸部CT示:右肺占位,行右肺中葉切除術,病理提示右肺結核性肉芽腫。3年前,再次出現上述癥狀,并突發右側肢體活動不靈,行顱腦MRI示:左殼核、側腦室體旁亞急性腦梗死,雙側基底節腦梗死,左側大腦腳小片異常信號,考慮Wallerian變形可能。診斷:韋格納肉芽腫。給予甲強龍、環磷酰胺等藥物治療,好轉出院,2年后停藥。今年5月因監測肝功異常、右側肢體無力加重,給予潑尼松、沙利度胺、保肝、降糖治療,但右側肢體仍活動障礙,為進一步康復治療今入我院。
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種壞死性肉芽腫性血管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病變累及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偶爾累及大動脈,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癥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腎臟。男性略多于女性,從兒童到老年均可發病,但中年人多發。盡管該病有類似炎性過程,但尚無獨立的致病因素,病因至今不明。病初一般有發熱、疲勞、抑郁、體重下降、關節痛、盜汗及尿色改變等癥狀,大部分患者以上呼吸道病變為首發癥狀。
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累及多系統的疾病,累及臟器的順序也不同,臨床表現多種多樣[1],此病極易誤診。尚無有效的診治方法,現主要以誘導緩解、維持緩解及控制復發為治療原則。治療周期較長,治療藥物主要為細胞毒藥物合用糖皮質激素,首選環磷酰胺[2]。通過用藥和嚴密的隨診,能夠誘導和維持長期的緩解,提高治療效果。但難以控制的感染和不可逆的腎臟損害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診斷、早期合理規范化治療是本病的關鍵。
[1]俞森洋,孫寶君.呼吸內科臨床診治精要[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9.
[2]Brown KK.Pulmonary Vasculitis[J].Proc AM Thorac Soc,2006,3(1):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