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方
(山東省安丘市人民醫院,262199)
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經口鼻內鏡下電動切吸器切除腺樣體100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本組100例患者,男70例,女30例;年齡3.5~12歲,平均7歲;病程6個月~5年。患者表現為張口呼吸,睡眠打鼾。伴睡眠時有憋醒者26例,伴鼻塞、膿涕、鼻竇炎者(CT證實)25例,伴聽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者(鼓室導抗圖B型或C型證實)14例(25耳),伴扁桃體肥大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咽側位片或CT檢查證實腺樣體不同肥大。
均采用經口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患者取仰臥位,全麻成功后,常規消毒鋪巾。上Davis開口器張開口腔,35例先行扁桃體剝離術,并徹底止血。經一側鼻腔導入細導尿管,從口腔引出,口外打結拉起軟腭,70°C內鏡經口觀察鼻咽部腺體增生情況及咽鼓管和后鼻孔之間的解剖關系,向腺樣體注入含少許0.1%腎上腺素的生理鹽水做局部浸潤,以減少術中出血。直視下應用彎頭電動切吸器,自前下向后上準確完整地切除腺樣體,創面腎上腺素棉球壓迫止血。分泌性中耳炎術中同時行鼓膜切開或置管。慢性鼻竇炎者行術中上頜竇穿刺。術后均行抗生素治療。
100例患者隨訪6個月,無1例發生術后出血感染,睡眠打鼾、張口呼吸消失。鼻涕、鼻塞明顯改善,聽力明顯提高。鼻內鏡檢查無腺樣體殘留,無圓枕咽鼓管損傷及鼻咽狹窄或閉鎖、鼻咽關閉不全、發音障礙等并發癥。術后2周鼻咽部假膜脫落,創面開始上皮化。術前14例分泌性中耳炎經鼓膜切開置管3~6個月,25例鼻竇炎經抗炎等綜合治療3~5周,均全部治愈。
腺樣體肥大是兒童常見病之一,可引起耳鼻咽喉及呼吸道癥狀,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以往多采用傳統的刮匙刮除,不僅損傷大出血多,且腺樣體易殘留,殘留部位多數位于后鼻孔區及咽鼓管周圍。而經鼻腔行腺樣體切除術,易損傷鼻腔黏膜,且有造成鼻腔粘連的可能,也存在手術操作受限的弊端。經口鼻內鏡下電動切吸器切除腺樣體存在以下優點:①直視下切除腺樣體,術野清晰,切除范圍準確完整徹底干凈。②入路寬闊,操作靈活。③出血少,無殘留,不損傷咽鼓管及其周圍組織,避免了以前傳統手術的并發癥。經口鼻內鏡下電動切吸器切除腺樣體,療效確切,被視為腺樣體切除術較為滿意的手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