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微
(吉林市中心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手部肌腱損傷的臨床護理探討
梁 微
(吉林市中心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目的 本文重點探討手部肌腱損傷的臨床護理。方法 手部肌腱修復術結合臨床護理進行治療。結果 43例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及護理后,優良率共計為88.4%。結論 43例患者通過臨床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心理護理及康復訓練等,手部肌腱功能恢復效果較好,可見臨床護理的重要性。
手部肌腱損傷;臨床護理
手既是運動器官,又是感覺器官和美容器官。手部創傷在臨床上多見,其修復所涉及的范圍廣、十分復雜,處理是否及時和正確,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復情況,應當十分重視,并爭取盡早的實施正確的診斷、治療及護理[1]。肌腱損傷是手外傷中常見的損傷,早期有針對性地給予正確的護理才能使損傷肌腱獲得比較滿意的功能恢復。本文重點探討手部肌腱損傷臨床護理,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5± 0.5)歲。43例患者均符合肌腱損傷診斷標準[2],43例患者均表現為手的休息位發生改變,手指的伸直角度加大,確診為屈指肌腱斷裂。其中銳器切割傷患者16例,撕脫傷患者14例,鈍器傷患者13例。
1.2 治療方法
肌腱是手部關節活動的傳動裝置,具有良好的活動功能,肌腱損傷將導致嚴重的手部功能障礙,故肌腱損傷時應強調一期修復。肌腱縫合方法較多,如Kessler縫合法,端端“8”字縫合法等,臨床上應根據病情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縫合法處理。
1.3 臨床護理
1.3.1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水腫、肌腱粘連及關節僵硬等。術后發生水腫的患者,囑患者用枕頭墊高患側手臂及手指,高位以略高心臟水平為宜,以利于患側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以減輕患側肢體水腫及疼痛。患者坐位或立位時囑咐患者將患肢懸吊于胸前,不能隨意甩動或下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患側手指末梢循環的情況,防止出現因敷料包扎過緊或因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靜脈回流不暢。肌腱在修復術后與周圍組織間有不同程度的粘連,早期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粘連的形成,術后有計劃的康復鍛煉能防止粘連和避免關節僵硬。肌腱修復后應以損傷組織無張力狀態下予以石膏托制動,固定時間為3~4周。術后第4、5天,患者應在醫護人員的嚴格指導下進行被動屈、伸活動。在進行被動活動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患指屈指情況,同時掌握好活動力度,動作宜緩慢、輕柔,活動范圍應保持使肌腱有2 cm滑動度即可,在活動過程中,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和患者溝通,只要是能耐受的疼痛范圍,就應鼓勵患者克服,因為堅持鍛煉才能防止肌腱粘連和關節僵硬。具體的康復訓練為:護理人員站在患者患指側,一手扶住患指掌腕關節處,另一只手自患手的指尖開始向手部按摩3 min后,再對患指指尖及掌指關節進行被動屈伸,3~4次/天,每次伸屈4~6次,1周后增加到每次5 min[3]。
1.3.2 心理護理
肌腱斷裂的患者就診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及緊張心理,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安慰患者,穩住患者的情緒,這樣利于后期患者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患者由于對疾病認識不夠,故術前會有諸多疑問,此時護理人員要耐心的對患者進行術前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正確認識傷情,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擔憂及緊張,積極配合手術;術后患者擔憂患側的康復情況,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時溝通,除告知患者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外,同時應多鼓勵患者要有戰勝疾病及恢復健康的信心。告知患者康復訓練的必要性和對康復訓練時發生的疼痛要有正確的認識,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主動進行康復訓練[4]。
1.4 療效判定標準
按國際手外科聯合會肌腱損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主動活動度之和(TAM) =主動屈曲度之和-主動伸直受限之和。優:TAM>220°,良:TAM為200°~220°,中:TAM為180°~199°,差:TAM<180°[5]。
43例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及護理后,囑患者6個月后復診或術后隨訪,43例患者中肌腱功能恢復優者20例,良者18例,中者4例,差者1例,優良率共計為88.4%。
手外傷多為突發外傷,患者入院時多有明顯的恐慌、焦慮等情緒,在醫師未進行治療前,護理人員應陪同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重視患者術前的心理護理,是減輕患者術前焦慮心理的有效方法。患者不良情緒的減輕,使得手術能更順利的進行。肌腱手術后,醫護人員針對肌腱修復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康復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耐心的向患者講解康復訓練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更好的認識疾病,并樹立克服困難戰勝疾病的信心。本文中,43例患者通過臨床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心理護理及康復訓練等,手部肌腱功能恢復效果較好,可見臨床護理的重要性。
[1] 胡開平.手部肌腱損傷30例臨床護理體會[J].長治醫學院學報, 2011,25(3):229-230.
[2] 高洪輝,李國鵬.手部指屈肌腱損傷修復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3):5-6.
[3] 王玉珍.58例手部肌腱損傷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8,40(7):891-892.
[4] 吳文珠,陳月珍.手部肌腱損傷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5, 14(6):599.
[5] 王澍寰.手外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17-822.
R473.6
:B
:1671-8194(2014)07-0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