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福娥
(山西省同煤集團二醫院,大同 037031)
顱腦外傷是由直接或間接外力所致,通常傷情比較重,傷后多數有意識喪失而后危及生命。病死率較高,本組就2002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顱腦外傷患者284例,給予術前、術后的評估及護理,將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男263例,女21例;年齡20~50歲居多。致傷原因:砸傷79例,井下運輸、車禍36例,擠傷21例,墜落傷41例,打擊傷38例,交通傷53例,其他16例。損傷類型:開放性損傷37例,閉合性損傷247例。
臨床表現:瞳孔一側散大143例,死亡39例;雙側瞳孔散大58例,死亡34例。肢體運動障礙及椎體術征陽性的198例,肢體運動無反應或去腦干強直16例,共死亡15例。合并傷:合并頜面傷32例,四肢傷35例,胸部及其他傷56例,休克52例。血腫量20~130ml,其中>100ml的12例,死亡5例。
1.一般情況:病人的年齡、性別、婚姻、文化、職業、飲食及睡眠等。女病人應了解其月經史及月經量等。外傷史、既往史。
2.身體狀況:局部:受傷處有無青紫、瘀斑、腫脹、疼痛;有無傷口,大小和深度,污染程度,是否有血腫或留有異物;有無出血,出血量。全身:病人意識是否清醒,有無煩躁、神志淡漠或昏迷;有無體溫升高、呼吸和脈搏增快、脈壓減小、尿量減少等癥狀;有無面色蒼白;皮膚溫度是否濕冷;病人能否自述病史、行走或活動。
3.心理情況:病人及家屬對突受損傷打擊的心理承受程度以及心理變化等。同時了解病人對損傷的認知程度及對治療的信心。
1.預防再次受損和意外受傷:對于煩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應加床旁護欄以防墜床;輸液肢體宜用夾板固定;必要時,四肢以約束帶固定于床旁,避免病人將輸液管道或引流管等拔出[1]。
2.心理和社會支持狀況:病人對麻醉和術后不適(如惡心嘔吐、切口疼痛等)的認識、對術后不適的情緒反應,其家庭和單位對病人麻醉后的身心支持程度。
3.鼻飼管護理:于輸注營養液前后及連續鼻飼過程中每間隔4h都應用30ml溫開水或0.9%氯化鈉溶液沖洗鼻飼管,避免堵塞管腔。
1.一般情況:病人有無面色蒼白、肢端溫度發涼、脈搏細速等表現。若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師并立即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以備快速輸液、交叉配血實驗等處理。
2.局部:頭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及變化,有無誘因及加重因素,頭痛、嘔吐等不適可引起病人煩躁不安、焦慮等心理反應。了解頭痛是否影響病人休息和睡眠。病人有無因肢體功能障礙而影響自理能力。
3.傷口感染:多見于開放性損傷的病人。若傷口出現紅、腫、熱或已減輕的疼痛加重,敷料被血液滲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發生變化,體溫升高、脈速,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等,表明傷口已發生感染,應及時報告醫師并協助處理。
4.顱內壓升高的相關因素:預估是否存在發生顱內壓突然增高的可能,有無呼吸道梗阻、便秘、劇烈咳嗽、癲癇等。
1.一般護理:①體位:抬高床頭20°~30°,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②給氧:持續或間斷吸氧,改善腦缺氧,使腦血管收縮,降低腦血流量。③適當限制入液量。不能進食者,成人每日補液量不超過2 0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神志清醒者,可予普通飲食,但需適當限鹽,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2.引流管的護理:①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引流管開口需高于側腦室平面10~15cm,以維持正常的顱內壓。需要搬動病人時應將引流管暫時關閉,防止腦脊液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②引流速度及量:術后早期應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過快過多,可使顱內壓驟然降低,導致意外發生。術后早期以減低流速。因正常腦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過500 ml為宜。③保持引流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成角、折疊。注意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若引流管內不斷有腦脊液流出、管內的液面隨病人呼吸、脈搏等上下波動,表明引流管通暢;若引流管無腦脊液流出,應查明原因。④拔管:開顱術后腦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d,此時腦水腫期已過,顱內壓開始逐漸降低。拔管前1天應試行抬高引流瓶(袋)或夾閉引流管24h,以了解腦脊液循環是否通暢,有否顱內壓再次升高的表現。若病人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應立即開放夾閉的引流管,并告知醫師。拔管時應先夾閉引流管,以免管內液體逆流入腦室引起感染。
3.防止顱內壓升高護理:①休息:勸慰病人安心休養、避免情緒激動,以免血壓驟升而增加顱內壓。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道梗阻時,因病人用力呼吸,胸腔內壓力及PaCO2增高可致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量增多,也可使顱內壓增高。護理時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嘔吐物;對意識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難者,應配合醫師盡早行氣管切開術;重視基礎護理[2]。③避免劇烈咳嗽和便秘:劇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均可使胸腹腔內壓力驟然升高而導致腦疝。出現大便干結,應鼓勵病人多吃蔬菜和水果,并給緩瀉劑以防止便秘。對已有便秘者,予以開塞露或低壓小劑量灌腸[3]。④藥物治療的護理,使用脫水藥物的護理:注意輸液的速度,觀察脫水治療的效果。使用高滲性液體后,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加重循環系統負擔,導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腫,尤應注意兒童、老年人及心功能不良者。為防止顱內壓反跳現象,脫水藥物應按醫囑定時使用[4]。⑤預防褥瘡:病情許可時,為病人每2h翻身1次,按摩受壓部位的皮膚,預防皮膚褥瘡的發生。⑥激素治療的護理:遵醫囑給藥。注意觀察有無因應用激素誘發應激性潰瘍出血、感染等不良反應。
護理人員的職責是治病救人、維護生命和促進健康。如果護士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掉以輕心,就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喪失搶救治療病人的有利時機。生命是寶貴的,每個護士都應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樹立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1]秦儀.急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的診療體會[J].北方藥學,2011,8(8):103.
[2]秦宗和,方玉明.亞低溫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華創傷雜志,2006,22(4):243-345.
[3]馬寶生,石克,李培林,等.重型顱腦損傷284例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2):96-97.
[4]秦儀,張寶強.側腦室外引流在急診搶救中的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