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霞 楊 惠
(新疆塔城市人民醫院,834700)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又稱腦溢血。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腦出血患者32例,對其實施腦出血的急救和護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32例腦出血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40~75歲,平均60歲。完全性癱瘓8例,不完全性癱瘓24例。神志清楚12例,神志恍惚10例,淺昏迷4例,深昏迷2例,死亡4例。手術治療5例,其余采用保守方法治療。
1.方法: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使用降壓藥物及控制腦水腫的藥物。必要時使用止血藥及鉆孔引流手術治療。
2.結果:本組共32例腦出血患者,通過臨床治療和精心護理,治愈22例,好轉6例,死亡4例。整個護理過程中未出現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
1.保持安靜,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4~6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控制探視,減少陪護人員,保持室內安靜舒適。避免患者情緒波動,保持情緒穩定。
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瞳孔的變化,并詳細記錄。可通過生命體征的變化來了解患者病情是在好轉還是惡化。如有異常,及時報告主管醫生。
3.日常生活的護理:包括飲食護理、口腔護理、大小便護理及肢體的護理。腦出血急性期發病2d后,患者如出現神志不清或仍不能進食,應鼻飼流質飲食,給予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以保證營養供給。同時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感染。囑患者不可下床解大小便,應用便盆時,應清潔會陰部,以防止感染。如便秘者可給予開塞露、石蠟油及緩瀉劑,切忌灌腸,以免腹壓突然增加,病人煩躁不安,加重腦出血。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患者排便時用力。同時協助患者被動運動,以防止關節強直、攣縮和肌肉萎縮。
4.腦部的護理:腦出血急性期可出現體溫極度升高。應常規給予冰帽持續腦保護或冰袋置于枕部降溫。降低腦細胞的耗氧量,減輕對腦組織的傷害,降低再出血的危險性。
5.并發癥的預防:①預防肺部感染,腦出血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護理人員加強病房管理,控制探視及陪護。嚴禁感冒人員進入病房,引起交叉感染。同時進行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舒適。定時翻身叩背,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按時進行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嚴密觀察體溫及呼吸變化情況。②預防褥瘡,當一種姿勢超過2h時,身體局部皮膚組織受壓,致使受壓組織血液循環變慢,組織缺血、缺氧,即發生褥瘡。所以,一定要加強對患者皮膚的護理及觀察,勤翻身,使用氣墊床或糜袋子放在骶尾部進行減壓。同時保持床單的潔凈,勤更換,保持干燥,并保持皮膚清潔、干燥。③預防泌尿感染,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氣囊導尿管。保留導尿,保持尿管通暢,定期更換尿袋。尿袋不能高于恥骨聯合。每日清潔會陰、肛門。便后及時清潔。保留導尿期間囑患者多飲水,尿道口每日2次碘伏棉球擦洗。
6.心理護理:腦出血的危害性很大,患者患病后易產生恐懼心理,情緒更不穩定,產生憂郁、沮喪、煩躁、易怒、喪失生活信心等不良心理變化。護士應在心理上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心,多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及給予疏導,消除患者及家屬的不良情緒,正確認識,建立信心,從而有利于病情的好轉。
7.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由于長期臥床,肢體癱瘓,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進行肢體按摩,做肢體氣壓治療,以促進靜脈血回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生肢體腫痛,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下列護理措施。①抬高患肢20°~30°,膝關節屈曲15°。②注意保暖,促進靜脈血液回流。③禁忌熱敷和按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防止血栓脫落致肺栓塞。④嚴密觀察患肢皮膚溫度變化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腦出血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病。發病急,病程進展快,并發癥多。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通過對32例腦出血患者進行觀察總結,發現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褥瘡、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在護理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預見性地發現并及時處理并發癥對疾病的恢復尤為重要。腦出血患者長期臥床,咳嗽、排痰能力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導尿時無菌操作觀念不強,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口處因膀胱沖洗,更換尿袋等操作容易造成污染。尿袋內尿液因位置過高,導致尿液反流等。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最終達到使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或部分自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