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文
(山西大同同煤集團三醫院,037017)
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間質的炎癥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肺間質,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細胞及肺血管。目前臨床上發現的肺間質纖維化主要有兩類,一類為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另一類叫做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一般多為其他疾病引發的,最大一組為職業和環境吸入疾病,如矽(塵)肺、藥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我院地處礦山地區,矽肺所致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病率位居肺間質纖維化首位,很多中晚期矽肺患者都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筆者收集了近年來42例矽肺伴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的臨床資料、X線胸片和CT資料,對其影像學表現特點進行回顧分析,旨在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輔助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
選擇近年來我院門診及住院就診的矽肺伴肺間質纖維化患者42例,均為男性,年齡52~77歲,平均63.2歲。均有從事井下采煤等長期接觸粉塵工作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氣短,病程5~20年不等。
影像學檢查方法:全部病例均行X線胸片、普通CT及HRCT掃描檢查。X線胸片采用島津500毫安X光機拍攝;CT掃描采用GE公司單排螺旋CT,患者采用仰臥位,平靜呼吸下屏氣掃描。先行由肺尖至肺底作常規胸部CT掃描,層厚8mm,層距8mm;之后HRCT做選擇性掃描,一般作3個層面,即主動脈弓水平、氣管分叉和膈上1cm水平,掃描層厚1~2mm,采取骨算法重建。
X線胸片顯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矽肺樣改變,彌漫散在分布小結節影37例(88.1%),有結節融合11例(26.2%);肺紋理增多40例(95.2%),磨玻璃狀改變1例(2.4%),網狀及蜂窩影3例(7.1%),肺氣腫29例(69.0%),胸膜肥厚5例(11.9%);病變以雙下肺為明顯。
CT掃描顯示:對本組42病例進行常規CT及HRCT掃描,肺內均可見多發結節陰影,直徑1~3mm,以肺后部較密集,邊緣清晰。其他主要影像表現為:①小葉間隔增厚40例,占95.2%,表現為肺外垂直于胸膜的線狀影,長1~2cm,呈多邊形,部分病變相鄰的胸膜局部增厚,形成“界面征”。②肺氣腫37例,占88.1%,其中9例可見肺大泡形成,肺氣腫多表現為肺內散在圓形無明確邊緣的低密度區或含氣囊腔(肺大泡)。③磨玻璃密度影12例,占28.6%,表現為肺野密度輕度增高,呈霧狀,邊緣模糊,其內可見支氣管和血管紋理。④胸膜下弧線影21例,占50.0%,表現為胸膜下1cm內與胸壁平行的弧帶狀高密度影。⑤囊、蜂窩征11例,占26.2%,表現為多發的圓形或橢圓形含氣囊腔,相互聚集,邊界清楚。⑥肺牽拉性支氣管柱狀及囊狀擴張影17例,占40.5%,表現為外周性支氣管分支的不規則擴張;病變以中下肺、胸膜下區最明顯。
矽肺是長期吸入一定濃度的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粉塵所引起的塵肺,以肺部廣泛的結節性纖維化為主要病理變化[1],是煤礦工人最常見的職業病。隨著矽肺病期的進展,并發癥也隨之增加,而肺間質纖維化是其主要并發癥,是矽肺病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其進展快,對人體危害十分嚴重。
早期矽肺所致肺間質纖維化患者可顯示雙下肺野的模糊如磨玻璃樣密度增高陰影,提示肺泡性浸潤性病變病理變化,為肺泡炎X線特征性表現。隨著病程進展,肺野內出現線樣條索狀紋理,如細網格樣影。晚期則出現粗線條和粗網紋,待肺泡閉鎖,細支氣管代償擴張成囊狀,周圍被大量纖維結締組織包繞時,影像上即出現蜂窩肺。多數胸膜不受侵犯,但常因肺大泡破裂出現氣胸。普通X線檢查因其密度分辨率差,無法觀察細微結構,無從觀察其密度和結構,因此診斷有一定困難。
由于CT沒有組織結構上的重疊,且分辨率高,尤其是HRCT,其效果明顯優于普通X線胸片和常規CT。大量實踐證明,HRCT在肺間質疾病的影像學診斷中能更細致地觀察到肺內結構,對肺間質纖維化具有肯定的診斷價值,且敏感性相當好,可以彌補胸部X線檢查之不足[2]。HRCT可發現普通X線胸片上無異常表現的肺內間質性纖維化,并有助于分析病變的形態、分布和嚴重程度。HRCT掃描呈現不規則線樣改變,伴有囊性小氣腔。當出現斑片狀肺泡性滲出性模糊陰影時,可反映炎癥病變的活動性。小葉間胸膜增厚也是肺間質纖維化的一種常見征象。由于CT能清楚顯示縱隔和胸膜,可為一些易侵犯此處的間質病變提供鑒別診斷的依據。CT可看到小、中結節和網格影,有時可看到大片狀高密度病灶,其中可見到扭曲并攏或擴張含氣的支氣管影像。晚期出現蜂窩狀囊性改變,是肺泡結構嚴重破壞的結果,肺泡內纖維化組織又被增殖的Ⅱ型肺泡上皮重新覆蓋形成新的氣腔結構。這一肺泡反復塌陷-再組合過程的最終結果就是影像可觀察到的蜂窩樣結構。同時在大片纖維化附近可伴隨局限性肺氣腫,表現為局部含氣量增多,肺血管影稀疏,尤以中下肺、胸膜下區明顯呈彌漫性分布。
因此,通過對本組病例觀察發現,矽肺所致肺間質纖維化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現,影像檢查尤其是HRCT可明確顯示肺間質纖維化的基本形態和分布,結合臨床綜合分析可作出診斷。雖然肺活檢是確診矽肺和肺間質纖維化的“金標準”,但有些病例憑CT的特征性表現不需要做活檢即可做出準確診斷。提高對矽肺所致肺間質纖維化影像學特點的認識,加強對矽肺所致肺間質纖維化的預防和治療,對延長矽肺患者的壽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白人駒 .醫學影像診斷學[M].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04-305.
[2]李堅 .高分辨CT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術在慢性間質性肺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5,22(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