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紅 景忠良 邵玉玲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463000)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咳嗽、咯痰、喘息及反復發作,尤其在寒冷時節、吸煙、勞累、風寒感冒后可不同程度引起急性發作或癥狀加重。重癥患者四季間斷性癥狀發作,冬春季節加重,早晚更甚。
咳嗽:一般晨起時咳嗽加重,白天較輕,睡眠時有陣咳或排痰。
咯痰:痰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泡沫痰,偶可見帶有血絲,如為膿黃痰則為急性細菌性感染所致,清晨排痰較多是由于體位改變后刺激所致。
喘息或氣喘: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伴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表現為勞動或活動后氣急。重者休息時氣喘,生活無法自理。
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每天上、下午開窗通風各半小時,室外霧霾嚴重時禁止通風換氣和室外活動,否則會使癥狀加重。室內宜安靜,床鋪舒適,溫度22~24℃,濕度50%~60%,冬天外出時戴口罩和圍巾,預防冷空氣刺激及外傷感冒。
休息:急性發作期絕對臥床休息,取半臥位。
吸氧:持續低流量氧氣吸入(2~4L/min)。
飲食: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抽煙者喝牛奶者比不喝牛奶者癥狀大大降低。注意飲用白開水或茶水可起到清肺熱作用,以利于化痰排痰。新鮮蔬菜汁及果汁宜溫熱服,果菜汁對慢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它不僅能止咳化痰,而且還能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如將生蘿卜、鮮藕、梨切碎絞汁,加蜂蜜調服,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熱咳、燥咳療效顯著。另外,每餐可多吃豆制品、胡蘿卜及綠色蔬菜等清淡易消化飲食。長期大量咳痰者蛋白質消耗較多,宜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品,要控制食鹽攝入,避免刺激性食品。飲食調護也可有效地止咳平喘,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子、山藥、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應避免進食以下食物:過咸、生冷、辛辣、油膩食品及煙、酒,以免加重癥狀。不要急于進補:人參、鹿茸等補品在急性發作期或痰多、苔膩時都不要用,否則胸悶氣急更甚,病情反而加重。
建立靜脈通道:輸液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液體的溫度不可太低,適宜加熱輸液部位,體內攝入液體溫度過低會加重癥狀。
有效解除氣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痰液,神志清醒者鼓勵病人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力咯出,痰稠不易咯出者,給予止咳化痰藥物霧化吸入,以利于痰液排出。危重體虛患者,定時更換體位,用空心拳叩擊背部,使痰液松動易于咯出,叩擊應于餐前進行。方法:患者取側臥位,護士兩手手指并攏,手背隆起,指關節微屈,自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叩拍胸壁震動氣管,邊拍邊鼓勵病人咳嗽,以促進痰液的排出,每側肺葉叩擊3~5min。對神志不清者可給予電動吸引器吸痰,需注意無菌操作,吸引壓力要適度,動作輕柔,每次吸引時間不超過15s,以免加重缺氧。
合理用氧,減輕呼吸困難。根據缺氧和二氧化碳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2~4L/min),如病情需要提高氧濃度,應輔以呼吸興奮劑刺激通氣或使用呼吸機改善通氣,吸氧后如呼吸困難緩解、呼吸頻率減慢、節侓正常、血壓上升、心率減慢、發紺減輕、皮膚轉暖、神志轉清、尿量增加等,表示氧療有效。若呼吸過緩、意識障礙加深、需考慮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時采取增加通氣量措施。
咳嗽、咯痰的護理。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容易發生反復的呼吸道感染,此時病人癥狀、痰量明顯增加呈膿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發熱等及時送檢新鮮痰液,做細菌培養或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查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等,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變化,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備好搶救儀器及各種搶救用藥,如有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搶救工作。
觀察患者的呼吸困難、發紺的程度、痰液的顏色及量,癥狀發作的時間。
嚴格按醫囑用藥,觀察止咳祛痰藥物及抗感染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
定時測體溫變化并記錄,準確記錄24h液體出入量。
并發癥的情況,有無阻塞性肺氣腫、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
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共同學習本病發生的原因、治療過程、預防措施,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主動配合、堅持治療,督促協助患者按醫囑用藥。
鼓勵患者堅持鍛煉,以增加機體免疫力和主動咳痰排痰的能力,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
向吸煙患者宣傳吸煙的危害,積極戒煙,注意改善環境衛生,消除及避免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等誘發因素對呼吸道的影響。
鼓勵病人多飲水,除補充機體每日需要量外,須根據體溫、痰液黏稠度估計每日水分補充量,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保證每日攝入量在1 500~2 000mL。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慢性支氣管炎病程長,反復發作,患者痛苦大,治療費用高,病人往往產生悲觀、失望、易怒情緒,不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結合臨床特點,通過采取常規護理、專科護理、康復指導等精心的護理措施,并在護理過程中多和患者溝通交流,增加其信任感,鼓勵病人,樹立其增加治療疾病的信心,消除緊張、顧慮,使病人心胸寬廣、樂觀、豁達,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治愈率,臨床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