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日貴 陳沙娜
1.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2.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血液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665
過敏性紫癜(HSP)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血管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可觸性紫癜、關節炎、腹痛及腎損害。紫癜性腎炎(HSPN)是指HSP引起的繼發性腎炎。目前治療的方法有激素、免疫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抗凝劑治療等。其中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聯合應用免疫抑制劑為最常用的方法。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癥候群,用以概括因多種腎臟病理損害所致的嚴重蛋白尿等一組臨床表現。臨床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重度水腫為特征。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是常見難治性疾病。西醫臨床常用細胞毒類藥物及激素治療。
患者女性,56歲,主因“診斷過敏性紫癜5月,血尿、蛋白尿4月”于2013年2月25日入院。患者在45d以前因服用止痛藥后雙下肢出現皮膚出血點、腹痛、便血等癥狀,在當地醫院治療未見好轉。后到內蒙古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病情逐漸好轉,出院時尿檢示:蛋白++。2013年2月14日在門診檢查尿常規示:潛血+++,蛋白500mg/dl。為進一步系統治療而入院。病程中患者咳嗽、咳痰,伴高血壓、雙下肢重度水腫。入院后查輔助檢查:血常規WBC13.3×109/L,中性粒細胞67.7%,淋巴細胞27.9%,HB103g/L,PLT452×109/L。尿常規:尿蛋白500mg/dl,潛血+++,鏡檢紅細胞滿視野。ESR40mm/h。生化:GGT36.0U/L,總蛋白 45g/L,白蛋白24g/L,總膽固醇7.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2mmol/L,鉀3.28mmol/L,鈣 1.76mmol/L,磷 0.73mmol/L。腎血管彩超示:雙腎主腎動脈阻力指數偏高,余未見異常。早晨蒙藥止咳、清肺熱、消腫予哈日布日-16、午晚蒙藥保腎護腎、利尿治療,同時給予西藥抗感染、補充人血白蛋白等支持對癥治療。第3d患者咳嗽、咳痰癥狀明顯好轉,無皮膚出血點,雙下肢水腫明顯消散,血壓140 mmHg/90mmHg,24h尿蛋白定量6.8g。輔助檢查:血常規WBC15.45×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80%、淋巴細胞百分比 16.3%、HB96.1g/L、PLT354.5×109/L。尿常規:尿蛋白500mg/dl、潛血 +++。生化:總蛋白51g/L、白蛋白26.9g/L、CRP11mg/L、總膽固醇5.57mmol/L、鉀3.19mmol/L,鈣1.95mmol/L。調整蒙藥早護腎、利尿給予蘇格木樂-10、午清腎熱給予布仁阿如-10(清腎熱十味散)、晚清腎熱、消粘、利尿、消腫給予益腎十七味丸+利尿八味散,當日停用人血白蛋白,繼續抗感染等支持對癥治療。第六天患者雙下肢水腫減輕,小便量可,為血尿。復查血常規:WBC15.34×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7.5%、淋巴細胞百分比18%、HB93.2g/L、PLT316×109/L。24h尿蛋白定量6.55g。生化:總蛋白49.1g/L、白蛋白24.9g/L、CRP79.6mg/L、鉀 2.74mmol/L,鈣 1.8mmol/L。患者血鉀明顯降低,給予靜脈泵鉀。同時調整蒙藥早護腎給予蘇格木樂-10、午沙日毛都、晚抑赫依給予阿嘎日-35。第九天患者雙下肢浮腫基本消失,小便量正常,顏色變淺,無其余不適。第11d,患者雙下肢浮腫完全消失,血常規WBC13.99×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淋巴細胞百分比正常、HB98.8g/L、PLT497.9×109/L。尿常規:尿蛋白500mg/dl、潛血+++。生化:總蛋白59g/L、白蛋白26.1g/L、CRP7.1mg/L、鉀正常,鈣1.93mmol/L。第44d出院時,患者無感冒咳嗽,無皮膚出血點,無雙下肢出血點,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正常。復查血常規白細胞、血小板偏高,尿常規:蛋白100mg/dl、潛血+++,生化白蛋白偏低。隨訪癥狀未再復發,尿常規無蛋白及潛血,生化正常。
HSP是一種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紫癜性腎炎是指在過敏性紫癜病程6個月內,出現血尿和(或)蛋白尿。雖然紫癜性腎炎患者病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部分患者病程遷延,甚至可進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NS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癥候群,用以概括因多種腎臟病理損害所致的嚴重蛋白尿等一組臨床表現。臨床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重度水腫為特征。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是常見難治性疾病,西醫臨床常用細胞毒類藥物及激素治療[4]。蒙醫認為過敏性紫癜是機體三根之間的平衡失調,使溫毒有機可乘,繼之引起瘟熱傳入血液,血與協日增多,擴散于皮膚,穿行于脈道,滲透于骨骼,降于臟,落于俯引起。過敏性紫癜腎炎屬蒙醫“腎臟隱伏熱”范疇,由于飲食、起居不調,惡血偏盛,擴散于皮膚,竄行于脈道,積于腎臟,被巴達干敷著而惡血熱隱伏而引發本病。現今蒙醫對此病的認識調節體素治本的基礎上采取清血協日熱、調理體素、鎖脈竅、止血等治療方法。表現血熱的典型特征,故在治療上清血協日熱,鎖脈原則為主[5]。為此,治療原則一般是:早:益胃火、消食化滯、促進消化吸收;午、晚:溫腎利尿、祛寒散結、疏通血脈。結果表明蒙藥治療對過敏性紫癜腎炎合并腎病綜合征有較好的療效。還說明蒙藥具有無毒副作用、復發率低、安全性好等優點。
[1]白清云.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50 -52.
[2]高鈺思.蒙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的特點[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7(7).61-62.
[3]何旭.兒童腎病綜合征型過敏性紫癜性腎炎中醫辯證分型與腎臟病理分型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2008,12(30).1256 -1258.
[4]彭璟輝,莫新民.腎病綜合征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1.77 -79.
[5]哈申高娃.蒙藥治療過敏性紫癜腎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4.2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