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93
自擬潤腸湯配合耳穴治療便秘30例體會
洪敏申吳秀清韓琦
上海延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93
目的觀察中藥聯合耳穴治療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30例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口服中藥湯劑通便同時聯合耳穴治療便秘。結果30例患者中治愈9例(占30%),好轉18例(占60%),未愈3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結論中藥湯劑配合耳穴治療便秘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便秘;陰虛腸燥;耳穴;潤腸湯
便秘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癥,是指排便困難,硬便,排便頻率減少或排便不盡感。筆者于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對臨床功能性便秘的病例運用自擬潤腸配合耳穴聯合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30例患者均為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的門診病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46~80歲,病程1~15年不等。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選取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羅馬III診斷標準,診斷之前癥狀出現至少已有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即必須符合以下2項或2項以上: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費力;②至少25%的排便為干球狀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阻塞感或梗阻感;④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幫助(如用手指助便、盆底支持);⑤至少25%的排便感到費力;⑥便次<3次/周。
中醫診斷標準:根據《上海市中醫病癥診療常規》便秘[1]診斷依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3日以上1次,糞便干燥堅硬。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粟,可伴少腹脹急,神倦乏力,胃納減退等癥。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選取證候屬于陰虛腸燥者。臨床表現主要為:大便干結,狀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納呆。舌質紅,舌苔薄,脈細數。
1.2 治療方法 口服自擬潤腸湯。組成:生熟地各15~30g,當歸15g,火麻仁30g,桃仁10g,枳實15~30g,肉蓯蓉15g,知母12g,黃柏6g,生首烏15g,山藥30g,山茱萸9g,黃芪12克。每天1劑,水煎2次,分次服用,連服14天。同時配合耳穴敷貼:取0.6cm2×0.8cm2的膠布,將王不留行籽貼于膠布上,貼至耳穴,貼緊后加壓力,讓患者感到局部有酸、麻、脹、痛或發熱感。穴位:神門、十二指腸、大腸、直腸、肺、三焦、內分泌。雙耳交替。每周更換1次。連續1月。
1.3 療效判斷標準[1]治愈:2天以內排便1次,便質轉軟,解時通暢,短期無復發。好轉:3天以內排便,便質較軟,排便欠暢。未愈:癥狀無改善。
30例患者中治愈9例(占30%),好轉18例(占60%),未愈3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
便秘,常指習慣性便秘,主要是因為氣陰不足,或燥熱內結,或腑氣不暢所致,以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干結難解為主要表現,是臨床經常遇到的消化系統疾病。本病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困擾一直未受到重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轉變,其醫學地位及重要性逐漸提高。
有的患者便秘程度輕,不影響生活,自行服藥能夠緩解,有的經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大約5%的患者需要依靠藥物治療,否則便秘嚴重影響了生活,還因為排便時間長、排便費力、排便時肛門疼痛等帶來很多痛苦,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如食欲下降、口臭、頭痛、腹脹等癥狀,甚至可誘發腸梗阻、直腸脫垂、肛裂、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癥、大腸癌等疾病。同時,便秘患者長期焦慮,在精神、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所以,需要認真對待便秘的治療。
許多便秘患者都采用瀉藥來輔助排便。對一般便秘者偶用瀉藥是不會造成不良后果的,但長期使用瀉藥,有產生藥物依賴的可能。同時長期運用刺激性瀉劑,可引起腸壁黑化。筆者之所以運用自擬潤腸湯同時配合耳穴聯合治療便秘,其中予知母、黃柏、生熟地、山藥、山茱萸滋陰瀉火,當歸、黃芪補氣養血,火麻仁、桃仁潤腸通便,同時配合耳穴治療,可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
在治療的同時,可以讓患者同時做到:①飲食規律,多吃含有纖維的食物,包括木耳、菌菇類、全麥食品、白菜一類的蔬菜等。②適當的運動,比如散步、快走等。③順時針、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④按時排便。每天找一個相對固定的,比較空閑的時間作為排便時間,不論有無便意,在馬桶上端坐5min,一般不超過10min,以防止脫肛。連續堅持6個月后,最后形成自然的生物反射,防止便秘的產生。
綜上所述,中藥湯劑配合耳穴治療便秘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國華,張明導.上海市中醫病癥診療常規[M].2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30-31
洪敏申(1968-),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療系, 副主任醫師。
R256.35
A
1007-8517(2014)20-0124-01
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