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豐城礦務局總醫院外科,江西 豐城 331100
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
盧倩林
江西省豐城礦務局總醫院外科,江西 豐城 331100
目的分析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方法選取100例外科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滿意率,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平均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住院時間觀察組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外科手術圍手術期加強心理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外科手術;圍手術期;心理護理
手術是治療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有創的治療方式,手術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1]。圍手術期患者心理壓力大,心理改變易對治療產生影響。本文探討了心理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外科手術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16~76歲,平均年齡( 54.2±10.9) 歲。骨科手術25例,胃腸穿孔修補術22例,闌尾切除術20 例,膽囊切除術13例,結直腸癌根治術8例,乳腺癌根治術8例,胃癌根治術4例。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為:做好術后觀察記錄、圍手術期的護理、簡單的護患交流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2.1.1 護患溝通 護理人員應以熱忱、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位患者。患者入院后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和病例,向患者介紹病房情況、注意事項、護理責任人等,減輕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使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為手術做好心理準備。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通過查閱病例,相互交流、溝通,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初步的評估,掌握患者心理特點,消除患者緊張、焦慮心理,確保患者手術前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此外還應注意,對于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在安撫患者情緒的同時也要安撫患者家屬的情緒。良好的溝通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醫護患糾紛,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
1.2.1.2 手術相關知識指導 由于患者對醫學知識認知度的不同,有些患者不能認識手術的必要性、安全性,護理人員通過面對面的講解、發放宣傳冊、視頻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科學、全面的醫學指導,讓患者對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及手術前的準備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減少患者疑慮,使患者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從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2]。
1.2.2 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在一旁鼓勵患者,觀察患者心理變化,確保患者在放松、積極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局部或全身麻醉。護理人員在鼓勵患者時,可以適當使用微笑或其他肢體語言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
1.2.3 術后護理 患者在手術后一般都會對手術效果及手術預后有所疑慮,且一般都會出現焦慮的狀況。護理人員應及時和患者溝通手術進行情況及效果,并告知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身體會有一定的疼痛反應,觀察患者手術切口及病情恢復情況。術后適當安排患者做些恢復性訓練,但對于手術后創口較為疼痛的患者,盡量減少患者活動量。
1.3 滿意率評價標準 術后3 個月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調查分為三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通過統計各指標的滿意程度,計算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觀察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滿意度調查 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38人,基本滿意2人,不滿意10人,滿意度為80%;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45人,基本滿意3人,不滿意2人,滿意度為96%,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患者滿意度評價表(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患者術后并發癥及住院時間 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通過加強心理護理,患者術后并發癥明顯減少,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患者術后并發癥與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心理護理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心理護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將心理護理和技術護理有機結合起來;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認真學習技術及心理護理知識。此外,護理人員還應注意掌握相關的溝通技巧,態度誠懇,盡職盡責,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
圍手術期患者一般情緒波動較大,所以相比較常規的臨床護理,護理人員要有加強心理護理的工作意識。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能明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患者術后并發癥明顯減少,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與常規護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人員的態度、言語、行為等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從小事做起,積極引導患者,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焦慮情緒,正確對待手術。患者良好的心態不僅能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減少護患矛盾的發生,還能有效幫助患者康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 劉立瓊.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分析和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1):89-90.
[2] 黃建嫦,馬珊.普外科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心理護理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18):2912.
R473.6
A
1007-8517(2014)20-0120-01
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