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
隨著三次采油的不斷深入,三元采出液的處理難度逐步加大,存在破乳難等問題,由于離心泵的剪切,影響了三元采出液的破乳效果,給下游站的處理增加了難度。由于中轉站處理后的外輸液存在較多泡沫,使離心泵泵效降低,不但影響外輸效果,而且增加了耗電量。通過對輸液泵的更換,達到減少影響破乳效果、節能降耗的目的。
螺桿泵是利用螺桿的回轉來吸排液體,泵內部主要由主動螺桿、從動螺桿和包容螺桿的襯套組成密封腔,主動螺桿由電動機帶動回轉,從動螺桿隨主動螺桿作反向旋轉,主、從動螺桿的螺紋均為雙頭螺紋。由于各螺桿的相互嚙合以及螺桿與襯筒內壁的緊密配合,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間,就會被分隔成一個或多個密封空間。隨著螺桿的轉動和嚙合,這些密封空間在泵的吸入端不斷形成,將吸入室中的液體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桿軸向連續地推移至排出端,將封閉在各空間中的液體不斷排出,猶如一螺母在螺紋回轉時被不斷向前推進的情形一樣[1]。
螺桿泵具壓力高而均勻,流量均勻,轉速高等特點。
全廠現有轉油(放水)站50座,放水站3座,其中有3座轉油站和1座放水站的輸液泵為螺桿泵,均為三元站,目前均正常使用。其中三元-3轉油站、三元-4轉油放水站投產時輸液泵即為螺桿泵,聚杏北五轉油站和杏六聯放水站輸油泵,在2013年6月和7月分別進行改造,投運后由于泵剪切引起的乳化得到有效改善,且節電效果明顯。
2.1.1 換泵前后單耗分析
在電動機各項參數和泵的排量不變的工況下,取聚杏北五轉油站和杏六聯放水站換泵前后單耗數據進行分析,其外輸液單耗均有下降,分別由原來的0.73 kWh/t和0.62 kWh/t下降到0.34 kWh/t和0.37 kWh/t,下降了0.39 kWh/t和0.25 kWh/t,應用螺桿泵后節電效果明顯,平均單耗為原來的46%和59%,平均日節電為1278 kWh與1200 kWh,見圖1、圖2。

圖1 聚五轉油站1#輸油泵單耗曲線
2.1.2 相同參數的離心泵與螺桿泵單耗分析
統計全廠與三元-3轉油站和三元-4轉油放水站外輸泵,螺桿泵與離心泵運行時單耗對比:排量280m3/h和150m3/h的螺桿泵比同排量離心泵的平均單耗分別少0.30 kWh/t和0.16 kWh/t,平均日節電為947 kWh和172 kWh,見表1。

圖2 杏六聯放水站2#輸油泵單耗曲線

表1 螺桿泵與離心泵能耗情況對比
換泵后聚杏北五轉油站與杏六聯放水站輸油泵泵效均有明顯提高,分別由換泵前60.13%和61.18%,上升到目前63.91%和74.50%,提高了3.78和13.32個百分點,見圖3、圖4。

2.3.1 三元站換泵前后外輸液乳化對比分析
通過在聚杏北五轉油站、杏六聯放水站外輸離心泵前后取樣,靜止沉降后觀察油水分離情況,外輸離心泵泵后油樣乳化程度明顯加大,油水分離效果明顯比泵前油樣差,見圖5。

圖5 油水分離效果
2013年6月25日和8月12日先后對聚杏北五轉油站與杏六聯放水站的外輸螺桿泵進行投運,運行后分別對兩站外輸螺桿泵前后取樣,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螺桿泵增加乳化程度很小,三元液在經過螺桿泵前后油水分離情況基本無變化。
2.3.2 分析水、聚驅離心泵對外輸液乳化
分別取水驅與聚驅轉油站外輸泵進出口油樣觀察自然沉降,通過觀察得出離心泵對水、聚驅轉油站外輸油破乳效果均有影響,對聚驅轉油站外輸油乳化程度影響較大,且短時間內不容易恢復。而對水驅轉油站外輸油乳化程度影響較小,且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恢復,見圖6。

圖6 外輸離心泵前后外輸液乳化效果
換泵后啟停泵操作簡單化,啟泵時無需關閉泵出口閘門,即可直接啟動。且氣泡對螺桿泵的影響不大,排量穩定。
螺桿泵可以在高黏度、含氣的管道上使用。
通過現場測試和對現場相關生產運行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螺桿泵與離心泵相比輸油效率高,輸油單耗少,節電效果明顯[2]。
2)三元站外輸系統應用螺桿泵,可以有效避免因剪切作用對外輸液破乳效果的影響,完全適用于三元采出液的外輸。
3)離心泵對水驅轉油站外輸油乳化程度影響不大,對聚驅轉油站外輸油乳化程度影響較大。
4)螺桿泵與離心泵相比運轉更平穩,操作更簡單。
[1]宋波.油氣集輸中螺桿泵應用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5):151.
[2]趙金文.雙螺桿泵在集輸泵站中的應用[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9(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