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國, 劉慶芳
(1.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 河南 開封 475001; 2.河南大學臨床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甘草瀉心湯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
張保國1, 劉慶芳2
(1.河南大學中藥研究所, 河南 開封 475001; 2.河南大學臨床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傷寒論》 甘草瀉心湯具有調節胃黏液分泌、 抗反流性食管炎、 抗潰瘍性結腸炎、 抗口腔潰瘍、 保護肝臟,增強機體免疫和提高機體抗缺氧能力等藥理學作用;目前臨床已拓展運用于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皮膚性病、口腔、婦科等疾病的治療。
甘草瀉心湯;藥理研究;臨床應用
甘草瀉心湯出自 《傷寒論》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太陽病變證篇,為半夏瀉心湯加重甘草劑量而成。本方為仲景五個瀉心湯類方之一。近年,對該方的藥理及臨床應用有較多研究,現概述如下。
1.1 調節胃黏液分泌作用 高艷青等[1]以胃黏液分泌量為藥理學指標,對瀉心湯類方進行組方藥量變化研究,認為甘草瀉心湯能降低正常大鼠胃黏液分泌量,與胃黏液分泌量關聯度最大是方劑中的黃連,可以顯著降低其分泌量,其次為半夏、大棗和甘草的交互項,可增加胃黏液分泌量。宋小莉等[2]以藥味為考察因子, 以藥味劑量為考察水平,按均勻設計對藥味及劑量進行分組,測定本方配伍對正常大鼠胃黏液分泌的影響。結果顯示,隨半夏、黃芩、黃連劑量的增加,大鼠胃黏液分泌抑制作用增強;隨黨參、干姜劑量的增加,大鼠胃黏液分泌促進作用增強??梢娒课端幬镌诓煌瑥头街械呢暙I是不同的,通過改變單味藥物的劑量,可以促進和調節甘草瀉心湯促胃黏液分泌作用的效應。
1.2 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 劉曉霓等[3]通過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用甘草瀉心湯予以治療,結果模型組死亡率為20%, 治療組死亡率為 10%, 實驗組食管壁明顯增厚, 下段擴張,與模型組相比,可以明顯改善治療組大鼠食管黏膜損傷程度,顯著提高食管局部抗氧化能力。組織學觀察發現,治療組大鼠食管炎性細胞浸潤、鱗狀上皮過度增生、固有層乳頭延伸等組織病理改變有不同程度減輕。
1.3 抗潰瘍性結腸炎作用 趙秋楓等[4]研究發現, 甘草瀉心湯能夠調整復發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道菌群的失調狀態、可減少血清中促炎因子白介素 6的水平,其作用皆與美沙拉秦組相似; 能使血清中的抗炎因子白介素 10上升, 其抗炎因子的提升作用比美沙拉秦更為明顯 (P<0.05)。 表明該方有調整腸道菌群、促進血清中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向有益的方向變化的作用。
1.4 抗口腔潰 瘍 作 用 胡 渝 芳 等[5-6]研 究 發 現, 甘 草 瀉 心湯可改善大鼠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模型 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 治療后 CD4+細胞和 CD4+/CD8+比值均升高, CD8+細胞數量及一氧化碳 (NO) 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 水平均下降,與健康對照組接近。該方還可降低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患者血清 NO和 NOS水平, 對復發 性阿弗他潰瘍治療作用明顯。
1.5 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趙江寧等[7]用甘草瀉心湯配成100%、 50%煎液對昆明種小白鼠灌胃, 實驗表明該方能縮短 CCl4致肝損小鼠戊 巴 比妥鈉入 睡 時間, 降低 CCl4和撲熱息痛致肝損后的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活性和甘油三酯水平。其機制可能與它激活或促進肝微粒藥酶生成,增強肝臟轉化毒物或藥物的功能有關。
1.6 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和提高抗缺氧能力 張守峰等[8]用甘草瀉心 湯煎液 對 BALc/b 小鼠 灌 胃, 實驗 顯 示 20、 10 g/kg甘草瀉心湯均可增高小鼠脾指數, 20 g/kg還可增高胸腺指數并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率;對昆明種小鼠常壓缺氧耐受力的實驗顯示, 灌胃30、 15 g/kg甘草瀉心湯煎液均能延長小鼠常壓缺氧下的生存時間。
2.1 消化系統疾病 范愛香[9]選擇反流性食管炎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6例, 對照組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和多潘立酮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用甘草瀉心湯治療。結果治療組經內鏡觀察痊愈者 12 例, 總有效率 94.44%; 對照組痊愈 6 例, 總有效率 72.22% (P<0.05)。 治 療 組復發率8.82%, 對照組為 19.2%。 蘇修輝[10]選擇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治療組 62 例和對 照組 58 例, 治療 組服用 甘草瀉心湯煎劑,對照組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多潘立酮治療。結果經 90 d 治療, 治療組癥狀、 體征有效率 87.1%, 對照組65.52%; 治療組改善慢性炎癥、 腺體萎縮、 腸化生、 不典型增生總有效率 90.32%, 對照組 68.97% (P<0.01)。 路英等[11]用甘草瀉心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 31 例, 結果主要癥狀消失,胃鏡復查活動性炎癥消失,慢性炎癥好轉者14 例, 總有效率 90.3%。 莊洪順[12]將胃切除后并發殘胃炎患者分為實驗組 48 例和對照組 46 例, 實驗組服用甘草瀉心湯,對照組以嗎叮啉、氫氧化鉛凝膠治療。結果治療組臨床癥狀消失, 胃鏡檢查殘胃炎已愈者24例, 總有效率91.67%; 對照組痊愈 13 例, 總 有 效 率 76.09% ( P<0.05)。 趙翠麗等[13]選擇偽膜性腸炎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 2組均停用一切抗菌素及抑制腸蠕動藥物。 對照組靜滴甲硝唑,治療組在此治療基礎上加用甘草瀉心湯。結果治療組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正常,腸鏡復查腸黏膜恢復正常治愈者 20 例, 總有效率 93.33%; 對照組治愈者 10例, 總有效率 80.00% (P<0.05)。 治療組止瀉時間、 腹痛停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1)。 復發率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 崔風魁[14]用甘草瀉心湯為主方治療慢性結腸炎 72 例, 經4 ~8周治療后,大便恢復正常,腹痛癥狀消失,半年無復發治愈者 49 例, 總有效率 87.5%。 李榮[15]用甘草瀉心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18例, 用藥4 ~6 周后大便恢復正常, 隨訪1年無復發治愈者 12 例, 總有效率 91.0%。 朱豫珊[16]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治療急性胃腸炎 200 例, 患者經服 1 ~3 劑后, 泄瀉停止, 腹脹、 腹痛解除病愈者 182 例, 總有效率96.0%。 李恒等[17]用甘草瀉心湯治療消化性潰瘍 ( 寒熱錯雜型) 65例,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胃鏡復查潰瘍為瘢痕期變化病愈者 41 例, 總有效率為 92.3%。 1 年后隨訪, 復發率為 15.4%。 易躍華[18]選擇功能性消化不良 ( 寒熱錯雜型) 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43例, 在調節心理狀態基礎上,治療組用甘草瀉心湯煎服,對照組用西沙比利片治療。結果治療組厭食、惡心嘔吐、燒心、胸骨后痛、反胃消除者 24 例, 總有效率 90.7%; 對照組顯效 12 例, 總有效率72.1% (P<0.05)。
2.2 神經系統疾病 張麗等[19]選擇病程在 8 個月 ~6 年不等胃腸神經官能癥患者39例, 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加減煎服。7劑為1個療程。 經2~5個療程治療后, 自覺癥狀完全消失, 隨訪半年未復發病愈者 19 例, 總有效率 100%。朱弋黔等[20]選擇原發性失眠癥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34例, 2組分別以甘草瀉心湯和阿普唑侖治療。 結果經 12周治療后,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 PSQI)、 自評抑郁量表(SDS)、 自評焦慮量表 (SAS) 評分與治療前均有顯著差異 (P<0.01)。 治療組痊愈 10 例, 總有效率 85.29%; 對照組痊愈 9 例, 總有效率 79.41% (P<0.01)。
2.3 免疫系統疾病 國明俊等[21]治療白塞氏綜合征 27例, 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隨證加減。7 d為1個療程。 結果經3個療程治療,口腔黏膜及外陰部潰瘍及皮膚損害消失,針刺反應陰性, 虹膜睫狀體炎消除病愈者 26例, 治愈率96.3%。 林永等[22]選擇白塞病患者分為治療組 32 例和對照組28例, 治療組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隨證加減, 同時前后陰蝕爛的用苦參湯熏洗。對照組口服強的松、硫唑嘌呤。2組均以2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病愈者 12 例, 總有效率 94.10%; 對照組治愈者 6 例,總有效率 71.43% (P<0.05)。 在降低血沉 (ESR)、 C反應蛋白 (CRP) 方面2 組均有效, 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4 內分泌疾病 王聰一[23]選擇糖尿病胃輕癱患者 32例, 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煎服, 并隨證加減。7 d為1個療程。 結果經1~3個療程治療, 諸癥消失, 胃鏡或胃腸鋇透檢查胃排空正常痊愈者 18 例, 總有效率 87.50%。
2.5 口腔疾病 張連東等[24]選擇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患者分為治療組 51 例和對照組 52 例, 治療組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煎服, 對照組用維生素 B12、 C片, 同時加用錫類散外敷。 結果治療組口腔潰瘍終止復發 1年以上病愈者 36 例,總有效率 96.08%, 對照組痊愈 11 例, 總有效率 63.46%(P<0.05)。 胡愛群[25]選擇即將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 治療組用甘草瀉心湯方漱口及口服,對照組用復方洗必泰含漱液漱口。2組均于化療前1 d開始用藥物干預, 結果治療組口腔潰瘍發生率 33.3%, 對照組 83.3% (P<0.001)。 2 組口腔潰瘍分級、 疼痛評分有差異 (P<0.05, P<0.001)。 鄭明[26]選擇口腔黏膜病患兒62例, 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治療。 結果經 2~5劑治療, 治愈率為 98.4%。
2.6 皮膚性病 劉敏等[27]選擇帶狀皰疹患者分為治療組40 例和對照組 15 例, 治療組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煎服,對照組用病毒靈、 消炎痛、 維生素 B1治療, 另用 2%龍膽紫外涂。 結果治療組痊愈天數 4 ~22 d, 平均 7.5 d; 對照組痊愈天數 15 ~22 d, 平均 18 d。 覃永健等[28]選擇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 治療組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煎服,對照組服泛昔洛韋片。2組均用藥3個月。 結果治療組痊愈有效患者31 例, 有效率77.5%, 對照組分別為 20 例和 50.0%; 多聚酶鏈反應 (PCR) 檢測HSV-DNA陽性率 2 組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 (P<0.05)。
2.7 其他 以甘草瀉心湯為主方還可治療干燥綜合征[29],自律神經失調[30], 藥物過敏 反應[31], 慢性咽 炎[32], 艾滋病口腔潰瘍[33], 心 房 纖顫、 竇性心 動 過 緩[34], 口 腔 扁 平苔蘚[35], 實驗 性肝損傷、 妊娠惡阻、 產后 下利、 乳頭瘙癢、 維生素缺乏 癥、 神 經 衰 弱[36], 百 合?。?7], 固 定 型 藥疹[38], 濕 熱 質 之 色 斑、 低 熱[39], 糖 尿 病 并 皮 膚 瘙 癢癥[40], 便血、 糜爛性胃炎伴陳舊性出血、 泄瀉、 食道癌術后排便異常[41], 小兒病毒性腹瀉[42], 低血 鉀癥[43]等多種病癥。
甘草瀉心湯具有寒溫并用,補瀉并施,辛開苦降的用藥特點,所主病證與半夏瀉心湯證、生姜瀉心湯證比較均為寒熱錯雜之心下痞證,但該方證以胃虛而見干嘔心煩,痞滿,腸鳴下利等為主。藥理研究證明,本方具有調節胃黏液分泌,改善食管黏膜損傷,提高食管局部抗氧化能力,對反流性食管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且能抗潰瘍性結腸炎、保護肝臟,抗口腔潰瘍,增強機體免疫和提高機能抗缺氧能力。結合現代研究結論,目前臨床已拓展運用于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皮膚性病、口腔等多種疾病。
[1] 高艷青,司銀楚,尚景盛,等.三種瀉心湯及其類方不同配伍對正常大鼠胃粘液成分的影響[J].中成藥, 2005,27(1): 69-74.
[2] 宋小莉, 牛 欣, 司銀楚.基于 BP神經網絡的半夏、 生姜、 甘草三瀉心湯配伍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05, 10(5): 527-531.
[3] 劉曉霓,高艷青,司銀楚,等.半夏瀉心湯及類方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機理的研究[ J].中醫藥學刊, 2004, 22(3): 423, 432.
[4] 趙秋楓,王 實,夏 亮.甘草瀉心湯治療復發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及其對腸道菌群和血清白介素 6、 10 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3, 31(4): 944-946.
[5 ] 胡渝芳, 張永忠.甘草瀉心湯灌胃對大鼠 RAU模型外周血 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J].遼寧醫學雜志, 2008, 22(3): 115-116.
[6] 胡渝芳,張永忠.甘草瀉心湯對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患者血清 NO及 NOS 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 2008, 11(3): 143-144.
[7] 趙江寧,龔傳美,宋憶菊,等.甘草瀉心湯對實驗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8, 14 (5):13-14.
[8] 張守峰,郝莉萍,龔傳美,等.甘草瀉心湯對小鼠的免疫機能和常壓缺氧耐受力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 13(2): 12-13.
[ 9 ] 范愛香.甘草瀉心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36 例[J].中醫研究, 2009, 22(12): 19-20.
[10] 蘇修輝.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62 例臨床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9, 25(6): 859-860.
[11] 路 英, 王文耀.甘草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 31 例[J].中醫臨床研究, 2012, 4(7): 108.
[12] 莊洪順.甘草瀉心湯治療胃虛痞結型殘胃炎 48 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 2011, 3(22): 63, 66.
[13] 趙翠麗, 蔡智剛, 鄧 鳴.甘草瀉心湯加味治療偽膜性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 2013, 22(1): 117-118.
[14] 崔風魁.甘草瀉心湯治療慢性結腸炎 72 例[J].新疆中醫藥, 2010, 28(3): 18-19.
[15] 李 榮.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腸易激綜合征 18 例小結[J].甘肅中醫, 2000(4): 41-42.
[16] 朱豫珊.甘草瀉心湯治療急性胃腸炎 200 例[J].湖北中醫學院學報, 2002, 4 (3): 51-52.
[17] 李 恒, 樊 振.甘草瀉心湯加味治療消化性潰瘍寒熱錯雜型 65 例[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 2006, 23(4): 19-20.
[18] 易躍華.甘草瀉心湯治療寒熱錯雜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 J] .中外醫療, 2011(3) : 112-113.
[19] 張 麗, 徐承德.甘草瀉心湯治療胃腸神經官能癥[J].浙江中醫雜志, 2006, 41(4): 190.
[20] 朱弋黔, 唐榮芬.甘草瀉心湯加味治療中年失眠癥的療效觀察[ J] .內蒙古中醫藥, 2012(4) : 16-17.
[21] 國明俊, 盛玉和, 劉金娥.從瀉心火論治白塞氏綜合征 27例[J].江蘇中醫藥, 2009, 41(12): 40.
[22] 林 永.甘草瀉心湯加味配合苦參湯外洗治療白塞病 32例[J].現代中醫藥, 2011, 31(1): 21-22.
[23] 王聰一.甘草瀉心湯加味治療糖尿病胃輕癱 32 例[J].國醫論壇, 2001, 16(5): 9.
[24] 張連東, 裴新軍.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14(5): 27-28.
[25] 胡愛群.甘草瀉心湯加減方預防化療所致口腔潰瘍臨床觀察[J].新中醫, 2012, 44 (8): 69-70.
[26] 鄭 明.甘草瀉心湯治療小兒口腔黏膜病 62 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0, 2 (5): 443-444.
[27] 劉 敏, 李義君.甘草瀉心湯治療帶狀皰疹 40 例療效分析[ J].皮膚病與性病, 1996, 18(3) : 17-18.
[28] 覃永健, 胡賽升.經方甘草瀉心湯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 2011, 26(6): 437-438.
[29] 臧海洋, 楊曉慧.甘草瀉心湯臨證治驗 3 則[J].世界中醫藥, 2010, 15(2): 128.
[30] 松本一男.甘草瀉心湯治眩暈[ J].漢方臨床, 1990, 37(6): 41.
[31] 白峻峰.甘草瀉心湯治療藥物過敏反應 [ J].新 中醫,1991(2): 47.
[32] 吳孝愷.甘草瀉心湯治療慢性咽炎[J].四川中醫, 1984(1): 45.
[33] 靳 華, 李長坡, 張明利.益艾康膠囊合甘草瀉心湯治療艾滋病口腔潰瘍臨床觀察[J].中醫學報, 2010, 25(3):383-384.
[34] 朱冬霞, 柳慶明.甘草瀉心湯治驗 3 則[J].中國社區醫師, 2010, 12(3): 94.
[35] 鄧劍蘭, 劉建國.甘草瀉心湯在口腔科的應用[ 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1, 18 (3): 88-89.
[36] 劉云霞.張仲景甘草瀉心湯運用發微[J].浙江中醫雜志,2012, 9(47): 653-654.
[37] 韓 斐.百合狐惑病臨床診治舉隅[J].中國醫藥導報,2012, 9(33): 109-110.
[38] 孫守信, 石淑慧.中西醫結合治療固定型藥疹療效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 2012, 29(5): 40-42.
[39] 邵明義, 魏 明, 李發枝.甘草瀉心湯調節濕熱內蘊體質的臨證應用[J].中醫學報, 2011, 26(6): 723-724.
[40] 譚宏韜, 蔡文就.蔡文就教授運用甘草瀉心湯治療糖尿病并皮膚瘙癢癥驗案 2 則 [J].新中醫, 2012, 44 (8):229-230.
[41] 陳太全 楊 艷.甘草瀉心湯在消化內科的臨床應用舉隅[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23): 84-85.
[42] 單鵬翼.甘草瀉心湯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04, 11(5): 32-33.
[43] 沈海萍, 李風云.甘草瀉心湯治療低血鉀 5 例[ J].河北中醫, 1991, 3(6): 32.
R285.5; R289
: A
: 1001-1528(2014)05-1048-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5.036
2013-04-15
河南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122102310273)
張保國 (1955—) , 男,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中藥復方。 Tel: (0378) 2859721, E-mail: zbg@h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