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毅 俎德玲 王小同 吳 彬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
老年人跌倒發生率高、后果嚴重〔1〕。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首位傷害原因,除了導致死亡外,還導致大量殘疾,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本文應用衛生部于2011年9月頒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1〕,同時用國外修訂版跌倒風險評估量表作為參照,分析老年人群跌倒危險因素,探討老年人跌倒風險的預防,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浙江省衢州市城鄉楊林、府山街道兩個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202例,男、女各101例,年齡60~90〔平均(74.25±6.72)歲〕。同時應用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訪問調查社區老年人的跌倒風險狀況,進行統計評估。
1.2評定和評價方法
1.2.1調查人員 由地方高校在讀的高等護理專業二年級學員30人組成調查人員隊伍,通過統一評估方法,預先進行量表的使用培訓,確認其對量表理解的一致性。為使老年人對測評量表內容的正確理解,測評前介紹國家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的使用目的和填寫要求。了解研究對象既往跌倒史,查看訪問對象的門診病歷,以縣、市級醫院及以上級別醫院的門診病歷記錄為依據,收集既往病史資料,調查、分析跌倒風險與相關因素,表格記錄。所有被訪問對象均征得同意,自愿參加。
1.2.2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評估方法 依據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作為測評工具〔1〕。該量表包括8個方面的35個子條目,其中:運動3個子條目;跌倒史2個子條目;精神不穩定狀態4個子條目;自控能力3個子條目;感覺障礙4個子條目;睡眠狀況3個子條目;用藥史9個子條目;相關病史7個子條目。每個子條目得分權重分別設定為3、2、1分。各項子條目累計得分,最后可能的總得分為0分~53分。低危:1~2分;中危:3~9分;高危:10分及以上。記錄完成整個量表填寫所需的時間。
1.2.3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的評估方法 根據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作為對照測評工具〔3〕,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包括14項條目,通過對老年人室內日常活動9項:更衣、準備簡單的飯菜、沐浴、從椅子上起坐、上床與下床、應答開門或接電話、在房間里走動、伸手到箱子或抽屜里拿東西、做輕體力家務活;室外活動5項:簡單的購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過馬路、做輕體力園藝或晾曬衣服、上下樓梯;評估在實施14項活動時不跌倒的信心,進行定量分析。每個項目0~10分,共11個等級。0分:完全不能;5分:一般;10分:良好。各項分數的累計平均分為最后得分。記錄完成整個量表填寫所需的時間。
1.2.4跌倒損傷嚴重程度分級 根據國外經驗,將跌倒損傷嚴重程度分為5級。1級:跌倒未發生損傷;2級:跌倒伴有擦傷;3級:跌倒導致皮膚撕裂;4級:跌倒損傷需要急診科處理骨折或可疑骨折;5級:跌倒伴有需要急診處理的頭部損傷〔4〕。

2.1一般情況 本次指南量表202份,對照測評量表202份,回收有效測評量表各202份,回收有效率為100%,慢性病是老年人易于跌倒的風險因素,202例老年人中:高血壓44例,骨質疏松14例,糖尿病12例,高血壓合并骨質疏松31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3例,老年癡呆5例,腦血管意外后遺3例,骨性關節炎4例,白內障2例,帕金森病1例。202例中無跌倒史104例,平均年齡(73.13±6.62)歲,有跌倒史98例,平均年齡(75.58±6.50)歲,后者平均年齡大于前者(t=2.66,P<0.01)。跌倒組中男49例,女49例。跌倒事件的發生地點90%以上在家中。跌倒損傷嚴重程度1級40例;跌倒后出現損傷共58例(59.18%),其中2級19例;3級25例,需住院治療;4級12例;5級1例。因跌倒受傷住院治療共39例。
2.2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量表對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得分 202例中,無跌倒史老年組104例,平均得分(3.30±3.02)分,有跌倒史老年組98例,平均得分(10.65±5.67)分,后者平均得分高于前者(t=11.56,P<0.01)。
2.3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對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得分 202例中,無跌倒史老年組平均得分(9.10±1.33)分,有跌倒史老年組平均得分(6.28±2.88)分,后者平均得分低于前者(t=9.03,P<0.01)。
2.4指南量表與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評估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的評估平均總得分與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評估平均得分之間呈顯著負相關(r=-0.706,P<0.01);指南量表與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的9項室內活動項目平均得分呈顯著負相關(r=-0.655,P<0.01);5項室外活動項目平均得分呈顯著負相關(r=-0.646,P<0.01)。
2.5指南量表與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評估花費時間比較 完成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量表對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所花費時間平均(7.5±2.6)min,完成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評估花費時間平均(6.1±2.4)min,前者花費時間高于后者(t=4.41,P<0.01)。
跌倒是老年人非常普遍和嚴重的問題,其發病率與死亡率相關,也是提早住院的重要因素。在美國,75%與跌倒相關的死亡率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人。約30% 65歲以上的居家老年人每年都發生跌倒;在89歲以上的居家老人每年都發生跌倒比例可以增加到48%;65歲以上的老人中,跌倒相關的并發癥是損傷導致死亡的首位原因〔5〕。跌倒的老年人中25%因所致的損傷需入院治療〔6〕。國內的報道〔7〕,跌倒損傷約占老年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22.5%。本組調查資料提示,高齡是增加跌倒風險的重要因素。近30多年來,國外已研制出多種預測跌倒風險的評估工具,但每一種預測量表涉及的條目都存在局限性,不能覆蓋所有發生跌倒的因素,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針對我國老年病人跌倒的研究尚屬于起步階段〔8〕。國家衛生部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由國內設計,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預測老人跌倒風險的評估工具,為防范老年人跌倒事件的發生提供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評估依據。
風險評估是識別跌倒風險的關鍵工具,理想的風險評估工具應當有效、方便、準確和快捷〔9〕。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設計較全面,涵蓋8個方面的35個子條目,涉及多項跌倒風險因素,其中運動:步態異常/假肢;行走需要輔助設施;行走需要旁人幫助;有跌倒史;因跌倒住院;精神不穩定狀態:譫妄;癡呆;興奮/行為異常;意識恍惚;自控能力:大便/小便失禁;頻率增加;保留導尿;感覺障礙:視覺受損;聽覺受損;感覺性失語;其他情況;睡眠狀況:多醒;失眠;夜游癥;用藥史:新藥;心血管藥物;降壓藥;鎮靜、催眠藥;戒斷治療;糖尿病用藥;抗癲癇藥;麻醉藥;其他;相關病史:神經科疾病;骨質疏松;骨折史;低血壓;藥物/乙醇戒斷;缺氧癥;年齡80歲及以上。指南量表易于操作,敏感度高,跌倒風險預警效果好。根據測試結果,積極地開展老年人跌倒的干預,將有助于降低跌倒的發生,減輕跌倒所致傷害的嚴重程度。
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的中文版,在國內試用,信度佳、效度好,基本可以真實、穩定地對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做出評價〔10〕。以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作為參照指標,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的評估平均得分與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評估平均得分之間的相關性好。以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的跌倒風險評估量表測定老年人跌倒風險,實用、客觀、易于操作,能從不同的測定角度評估老年人跌倒的潛在因素,預警作用強,但是較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的評分稍費時。國外修訂版跌倒功效量表在測評時,會帶有一定主觀性,準確操作難度稍大。兩種量表各有特色,均可用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評估,我們通過測試應用,認為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量表更為適用,具有指導意義。
易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眾多,步態的穩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損,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及本體感覺下降,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變,骨骼肌肉系統功能退化,生理儲備功能下降,伴隨著創傷適應機制的受損〔11〕;多種病理因素的存在,多種疾病的影響;跌倒作為服用多種藥物的結果已被廣泛認為是一種老年綜合征〔12〕;加之高齡、心理與社會因素;控制老年病人跌倒的發生,重在預測及預防。根據國家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預防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干預措施主要有:要增強老年人預防跌倒的意識,加強預防跌倒知識和技能學習;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靈活性;合理用藥;防治骨質疏松;穿著適宜的鞋具;穿合身寬松的衣服;應用輔助保護器械;調整生活方式;感知障礙者要有適當的補償設施;物品放在易于拿到的位置;熟悉生活環境,環境安全的改善。老年人跌倒控制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多部門、公共衛生部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管理、物業部門、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實施針對老年人跌倒危險多因素的干預措施,預防老年人跌倒,減少老年人意外傷害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
4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EB/OL〕.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5888/201109/52857.htm.〔2012-07-08〕.
2張 玉,陳 蔚.老年跌倒研究概況與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9):929-31.
3Hill KD,Schwarz JA,Kalogeropoulos AJ,etal.Fear of falling revisited〔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6;77(10):1125-9.
4Detweiler MB, Murphy PF, Kim KY,etal.Scheduled medications and falls in dementia patients utilizing a wander garden〔J〕.Am J Alzheimers Dis Other Dement,2009;24(4):322-32.
5Boutin T,Kergoat MJ,Latour J,etal.Vision in the global evaluation of older individuals hospitalized following a fall〔J〕.J Am Med Dir Assoc, 2012;13(2):187-19.
6Nelson A,Powellcope G,Gavin-Deschnack D,etal.Technology to promote safe mobility in the elderly〔J〕.Nurs Clin North Am,2004;39(3):649-71.
7王偉雄,馮 駿,劉堅義,等.老年嚴重創傷患者救治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7;16(10):1086-8.
8周君桂,李亞潔.老年病人跌倒危險評估方法及評定量表研究概況〔J〕.護理學報,2008;15(12):11-4.
9Lindus L.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J〕.Nurs Stand,2012;26(20):59.
10郝燕萍,劉雪琴.修訂版跌倒效能量表在我國老年人群中的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19-21.
11Yildiz M,Bozdemir MN,Kilicaaslan I,etal.Elderly trauma:the two years experience of a University-affili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2;16(1):62-7.
12Slomski A.Falls from taking multiple medications may be a risk for both young and old〔J〕.JAMA,2012;307(11):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