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麗 朱娟芳 王 靜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 450052)
楔狀缺損是牙體硬組織不可逆性慢性損傷,繼續發展可導致冠折或牙髓炎等疾病〔1〕。臨床治療時往往采用玻璃離子類或者樹脂類材料直接進行填充修復,但是在治療時破壞了牙體釉質完整性,使得牙本質暴露,從而在修復術后仍有可能出現牙本質過敏等〔2〕。因此,在治療楔狀缺損時降低牙本質敏感性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比較自酸蝕粘接系統和全酸蝕粘接系統在修復楔狀缺損術后患者牙本質敏感性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楔狀缺損患者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齡61~77歲,平均(68.5±5.4)歲;共117顆患牙。缺損深度在1~2 mm之間,牙周、根尖及牙髓均正常,患牙敏感,無牙齦炎。根據粘接系統不同分為觀察組(58顆患牙)與對照組(59顆患牙)。
1.2材料 可樂麗菲露 SE BOND自酸蝕粘接系統與可樂麗菲露 AP-X 復合樹脂(日本可樂麗化學有限公司),傳統全酸蝕粘接系統(廣州市樺南齒科器材有限公司),3 m Filtek 復合樹脂(3 MESPE DENTAL PRODUCTS)。
1.3修復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徹底清除缺損部位的唾液蛋白、食物殘屑以及牙菌斑等,并使用低速手機小球鉆將新鮮牙體組織充分暴露,以增強粘接強度。觀察組采取可樂麗菲露 SE BOND自酸蝕粘接系統,術前將缺損區牙面清潔干凈,隔濕并消毒,然后進行干燥,使用小棉棒加壓涂布20 s,再用氣槍輕吹5 s,保證粘接劑涂布均勻,然后使用光固化燈照射15 s,最后用可樂麗菲露 AP-X 復合樹脂分層充填,再照射30 s。對照組使用傳統全酸蝕粘接系統,術前將缺損區牙面清潔干凈,隔濕并消毒,然后進行干燥,先將30%磷酸酸蝕劑涂布于缺損區窩洞,然后徹底沖洗牙面,再用干棉球擦干,將粘接劑均勻涂布于缺損部位窩洞后輕吹5 s,然后使用光固化燈照射15 s,3M Filtek 復合樹脂分層充填,再照射30 s。
1.4效果評價 ①觀察兩組患者術后7 d、6個月、1年有無繼發齲、充填體脫落以及密合度情況。②觀察兩組患者術后7 d、1個月、3個月敏感性,采用 Ryge 評價標準評價〔3〕,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為不敏感,B級為一過性敏感(刺激去除后敏感消失),C級為敏感(刺激去除后敏感仍存在)。③觀察兩組患者術后7 d、1個月、3個月疼痛程度,采用疼痛程度標尺(VAS)評價〔4〕,用0~10表示,其中0為無疼痛感,10為最嚴重疼痛。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秩和檢驗。
2.1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7 d、6個月、1年均無繼發齲、充填體脫落發生,僅在術后1年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出現3例(5.2%)及4例(6.8%)密合度差患者,差異不顯著(P>0.05)。
2.2術后敏感性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7 d敏感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3個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敏感性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自覺疼痛程度比較分)
2.3術后自覺疼痛程度比較 見表2。兩組術后7 d敏感性差異顯著(P<0.01),術后1、3個月差異不顯著(P>0.05)。
目前,關于楔狀缺損修復中粘接技術正在發生變化,杜雅等〔5〕的調查統計發現,自酸蝕粘接技術應用比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自酸蝕粘接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可同時處理牙本質玷污層和牙釉質等特點,發展潛力較全酸蝕粘接技術更突出。
本研究提示自酸蝕粘接系統在短時間內降低了牙本質敏感性。其作用機制可能為:①自酸蝕粘接系統不需要沖洗殘留的磷酸酯或者反應產物,從而就避免了沖洗后造成過度干燥問題,因為過度干燥往往容易引起牙本質膠原纖維塌陷〔6〕,因而減少了術后牙本質敏感性的發生。②樹脂修復材料的滲透深度與自酸蝕粘接系統幾乎一致〔7〕,避免發生微滲透,也使得術后牙本質敏感性發生率降低。③自酸蝕粘接技術所采用的酸性功能單體可以輕松滲透至牙本質小管的內部,并與其中的蛋白質進行結合〔8〕,從而阻止了小管內液體不斷流動,減輕了術后敏感性。而且酸性功能單體能夠溶解于親水性溶劑如乙醇等當中〔9〕,而溶劑的揮發可以排出牙本質膠原網以及表面中的空氣與水,利于酸性功能單體不斷滲入,在滲入支膠原纖維微孔中后形成了樹脂突〔10〕,進而封閉了牙本質小管,減少了術后敏感性的發生。
劉佼佼等〔11〕調查中發現,年齡、偏側咀嚼、牙齦退縮、刷牙頻率、刷牙方法以及咬合面磨損等是楔狀缺損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在生活當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控制好刷牙頻率,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在飲食等時要盡量減少偏側咀嚼等,從而降低楔狀缺損發病率,提高生活質量。
4 參考文獻
1趙良營,張 娟.兩種自酸蝕黏接劑修復牙頸部楔狀缺損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5(9):558-9.
2陳 平.3種方法修復深度楔狀缺損的臨床觀察〔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2;39(2):153-4.
3趙應樓,魏 莉,季從容.舒適達抗楔狀缺損致牙本質過敏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0;8(5):517-8.
4楊金霞,王宗站,邢曉波.金因肽治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4):299-302.
5杜 雅,黃克強,蘆 琳,等.四種烤瓷基底冠金屬對人牙齦成纖維細胞分泌前列腺素E2和環加氧酶2的影響〔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2;47(7):107-8.
6Albashaireh ZS,Alnegrish AS.Postobturation pain after 1-visit root canal therapy〔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10;93(4):605-10.
7張占卿,陸 偉,史連國,等.GRADIA DIRECT幻彩納米復合樹脂修復中老年人楔狀缺損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95-6.
8杜珊珊,周 娟,許明蓮,等.Gluma脫敏劑和極固寧TM用于楔狀缺損牙本質敏感修復的療效比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0):6544-6.
9胡錦云,Albarelli ZS,Alnegrish AS.Postobturation pain after single-and multiple-visit endoclotic therapy.Prospective study〔J〕.J Dent,2009;26(2):227-32.
10劉琪亮,邵海賓,李碧娥.兩種樹脂修復老年人楔狀缺損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2;6(20):6544-6.
11劉佼佼,劉榮森,王 晨.老年人牙齒楔狀缺損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9;6(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