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峰 馬金明
(青海省人民醫院藥學部,青海 西寧 810007)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身體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十分重大的社會問題。慢性病是一種病因隱匿、病程較長、病情反復,缺乏確切傳染源的非傳染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等,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4〕。本文結合慢性病老年人生理特點,對近年來慢性病老年人不合理用藥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對策,為慢性病老年人臨床用藥提供一定的參考。
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因長期服用藥物及年齡增長的緣故,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具有自身的特點,如對各種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減退,容易發生疾?。粰C體的適應能力下降,病情比較容易惡化;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影響老年患者的預后等,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各種慢性疾病治療〔5〕,了解慢性病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有利于臨床合理用藥,減少并發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肝腎功能減退 慢性病老年人肝腎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影響藥物正常的新陳代謝。據文獻報道,隨著年齡的增加,肝臟各種微粒體酶的功能下降,對藥物的代謝和解毒作用明顯下降,如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老年患者長期服用吲哚美辛,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肝腎功能不全,引發肝功能損傷,故臨床需定期對老年患者進行肝功能檢查,防止出現肝損傷。老年人腎臟的變化也比較明顯,如出現重量逐漸減輕,腎血流量逐漸減少,腎臟濾過率降低,這一系列變化將導致出現急、重癥時老年人的內環境嚴重紊亂,出現各種并發癥。慢性病老年人的治療周期比較長,臨床選用藥物應盡量使用對肝腎功能副作用較小的藥物,避免出現肝腎功能損傷。
1.2血漿蛋白結合率低 藥物在人體內血液中主要以游離狀態和結合狀態兩種形式存在,兩種基本保持動態的平衡,使藥物儲存在機體內并以一定的速度緩慢釋放發揮治療作用。老年人血漿中血漿蛋白的含量將會逐漸減少,藥物結合相對減少,血液中游離性藥物將會顯著增加。慢性病老年人是一類較為特殊的患者,一般合并有幾種疾病,需要使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或有的醫生為了達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治療藥物的種類或藥物量的增多,勢必造成與血漿蛋白競爭性結合,但慢性病老年患者體內能夠與藥物結合的蛋白有限,導致相當多的藥物以游離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血藥濃度增大,容易引發不良反應,故在對慢性病老年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時,應結合患者的實際狀況,施用適量的藥物。
1.3多種疾病共存 慢性病老年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多種疾病,臨床治療時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結合患者的疾病特點,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如大多數老年男性患者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當慢性病老年患者出現腹痛或腰痛時,應盡量避免使用M受體阻斷藥,防止出現排尿困難;對有帕金森病(PD)的老年人合并有胃食管反流時,如長期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斷劑甲氧氯普胺,因長期阻斷多巴胺受體,導致膽堿能受體相對亢進,容易出現錐體外系癥狀,表現出與PD綜合征相似的臨床癥狀,該類疾病的臨床治療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6〕。
1.4免疫系統功能改變 胸腺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夠合成胸腺激素,選擇性的作用于T細胞,對人體的免疫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慢性病老年人其他生理功能在發生退化的同時,胸腺亦遭受同樣的命運。胸腺退化后血清中的胸腺激素相對降低,導致胸腺依賴性免疫反應逐漸降低,從而出現一系列的胸腺激素缺乏性疾病,如T細胞數量和效應細胞減少,干細胞分化形成B細胞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下降,血清中自身抗體逐漸增加,免疫功能顯著降低,抗病毒、細菌的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感冒、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7〕。另外,慢性病老年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直接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的主要過程,使藥物在體內的過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影響各種疾病的正常治療,用藥不當或用量不適將會導致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因而,臨床用藥應充分考慮慢性病老年人各生理特點,結合各項功能的實際情況,給予正確、適量的藥物,最大程度的減少因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
由于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臨床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藥物品種非常豐富,聯合用藥已成常態化。慢性病老年患者是一類較為特殊的人群,臨床用藥進行治療時,不僅需考慮患者的生理特點,還要了解藥物治療作用的強度及藥物的相互作用,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然而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往往忽略了以上各種影響因素,導致出現不合理用藥,給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8〕。
2.1原因分析
2.1.1醫院管理缺陷 長期以來,我國醫院一直沿用“以藥養醫”的管理策略,醫院收入主要靠高昂的藥物來維持,醫院創收的主要來源為新藥、高價藥、利潤高的藥和醫院制劑,一些醫院為了謀求利益,在實際管理的思想引導等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導致局面比較混亂,甚至有些醫院縱容醫生開大處方,不僅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患者還要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有些藥物還會對患者產生比較嚴重的副作用〔9〕。
2.1.2臨床使用不合理 部分臨床醫生對新藥的藥理知識相對缺乏,影響藥物的合理應用,如未及時更新和了解新藥相關知識,導致使用不當出現不良反應,或只注意其中一種疾病而忽略其他疾病,導致用藥不合理,產生副作用,或對藥物中各成分、含量及注意事項等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部分醫生責任心不夠,出現藥名出錯、跨科開藥、重復用藥等情況,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10〕。
2.1.3藥師執行不力 藥師在調配處方時,未能嚴格按照“四查十對”的原則認真執行,導致藥物發放出現差錯;部分藥師在提供用藥咨詢服務時,未詳細解釋藥物的性質及用法用量等;還有部分藥師自身能力不足,無法為患者提供科學的用藥指導,導致患者不合理用藥,出現不良反應。
2.1.4患者自身的問題 患者未遵循醫囑使用藥物,部分患者可能無法承擔較大的經濟負擔,往往只在醫院就診,在院外藥房買藥,但是許多臨床使用的處方藥,院外藥房缺乏,隨意使用其他藥物替代,有的甚至私自停藥;部分患者因廣告的誤導,不恰當或錯誤使用藥物,導致療效不佳或耽誤正常治療。
2.1.5監督管理不善 當前我國的醫藥市場管理還處于探索和完善階段,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制度上的缺陷,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等謀取暴利,影響了廣大患者的正常治療,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后果。
2.2部分不合理用藥表現
2.2.1濫用抗生素 腎臟是許多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徑,腎功能減退者抗生素不易排出,導致藥物的半衰期延長,臨床使用抗生素時,應對患者的腎功能進行檢查,尤其是慢性病老年患者,其腎臟功能個體差異比較大,臨床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時,應詳細了解抗生素主要的體內藥動學參數,制定合理的個性化給藥方案,防治藥物過量而引起不良反應。聯合應用抗生素時,應注意不同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杜絕同種抗生素的聯合使用,既造成浪費,又影響藥物的抗菌作用,如臨床有青霉素和螺旋霉素聯用的例子,因為青霉素是作用于細菌的繁殖期,螺旋霉素是快速抑菌劑,可快速抑制細菌細胞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處于靜止狀態,減弱了青霉素的活性,無法發揮青霉素的作用,故二者聯用的效果沒有得到有效加強,沒有發揮協同作用〔11〕。
2.2.2大量使用維生素 有相當一部分慢性病老年患者,甚至一部分醫生把維生素視為無任何副作用的營養補充劑,可放心、大膽且長期使用。事實上并非如此,人體需要的維生素非常少,日常的飲食即可補充,無需額外添加〔12〕。慢性病老年患者身體的應激能力比較低,對各種營養補充比較敏感,如部分老年人因維生素C過量補充,引起腹瀉、皮疹、胃酸分泌增多等不良反應,長時間持續過量,將會引起結石,所有老年人補充維生素等物質需十分慎重,需防止過量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影響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2.2.3用量不合理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衰退,尤其是慢性病老年患者,更是因為長期的藥物治療導致機體功能較常人具有較大的差異,臨床用藥時需特別注意藥物的量,藥物過量將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慢性病老年患者口服復方新諾明片,按照正常的藥動學參數結果,服用2次/d,2片/次即可,如果擅自增加服用的次數,將會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出現藥源性毒副作用,如減少服用的次數,則藥物無法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能有效的抑制細菌,導致耐藥性的增加等不良反應〔13〕。
2.2.4聯合用藥不當 聯合用藥可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存在形式,從而導致某些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特別高,引起機體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感染,需要使用復方新諾明等抗菌藥物,需要特別引起注意。因為常用的降血糖藥物具有磺酰脲結構,在體內容易經酶的作用代謝為磺酰胺類,復方新諾明亦具有磺胺結構,兩者競爭性結合血漿蛋白,但復方新諾明與血漿蛋白的結合能力明顯強于磺酰脲類降血糖藥,導致游離性降糖藥的濃度升高,增強磺酰脲類降血糖藥,正常給藥劑量容易導致低血糖等副作用出現,因而兩藥聯用時適當減少降血糖藥的劑量,防止出現低血糖而引起休克。
2.2.5患者擅自停用、更換藥物 慢性病是一種治療周期較長的疾病,某些慢性疾病短期用藥的臨床效果不是非常明顯,從而導致部分患者質疑臨床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往往停藥或迷信偏方、秘方,換用其他藥物治療,從而耽誤病情。如臨床治療老年性癡呆,一般使用安坦,但此藥顯現作用需1個月時間,往往就會有一部分患者因未看到近期的療效,對治療效果產生懷疑,從而放棄使用原有的治療方案,終止用藥〔14〕。還有部分患者因經濟能力無法承受,當自己感覺病情相對穩定就擅自停用藥物或更改原有的治療方案,如高血壓患者一般需要終身服藥,部分醫生為增強患者的順應性,一般會給患者開緩控釋制劑,但費用相對較高,有些患者難以承受,擅自改用同類藥物的普通制劑,用法用量還與原來一樣,會導致血壓反彈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后果,因而,臨床治療疾病時,需要嚴格遵循醫囑,定時、定期、定量服用藥物,不可擅自停用、更改藥物,導致出現比較嚴重的后果,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3.1加強醫院管理 應充分發揮醫院非營利性機構的特點,改變“以藥養醫”的模式,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強醫院管理,防止醫生開大處方,制定嚴格的管理機制,并監督實行,對出現違規行為者,作出一定的處罰,而對能夠執行者,給予適當的獎勵〔15〕。
3.2提高醫生的業務能力及素質 定期組織醫生參加各種臨床知識及新藥知識等的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新藥相關知識的學習,減少新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加強管理,嚴厲打擊不正當藥物銷售;加強醫生業務素質和醫德的培養,減少因業務不熟及責任心缺失造成不良反應。
3.3加強不合理用藥的宣傳 適當加強不合理用藥的宣傳工作,使部分患者意識到遵循醫囑的重要性,防止因患者的原因導致出現不合理用藥,造成不良反應;加強醫藥銷售環節的管理,防止假藥、劣藥進入市場,給醫藥市場帶來較大的隱患。
老年人是一類比較特殊的人群,由于年齡的逐步增長,身體的各項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對藥物的耐受能力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同時,老年人一般罹患不同的慢性疾病,需長期、穩定、規律的服用藥物進行治療,然而,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因生理、心理及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疾病的危害、藥物治療的意義及持續服用藥物的必要性的認知不夠,容易出現用藥依從性的嚴重問題,嚴重影響了疾病的正常治療〔16〕。合理用藥對慢性病老年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個環節均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防止出現不良反應。
4 參考文獻
1黃渤濟,汪彤彤,汪培山,等.美國老年人不合理用藥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2;11(5):243-6.
2王 敏,潘健源,昝培霞,等.安徽省農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1):266-8.
3Fick DM,Waller JL,Madean JR,etal. Cangialose potentially in 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in a medicare managed care population:association with higher costs and utilization〔J〕.J Managed Care Pharm,2001;7(5):407-13.
4尚秀芝,劉振華.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及臨床用藥原則〔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0):169-70.
5樊曉斌,王 喆,潘書權,等.醫院不合理用藥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0):2512-3.
6Mort JR,Aparasu RR. Prescribing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to the ambulatory elderly〔J〕.Arch Intern Med,2000;160(18):2825-31.
7王哲紅,林 紅.醫院門診慢性病老年人用藥依從性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7):1279-81.
8姜慧敏.老年人合理用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9):146-7.
9盧榮枝,肖若媚,黎穎然.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10):784-5.
10Huang B,Wang T,Bachmann KA,etal.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for the aging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1997〔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ety,2002;11(2):127-34.
11郭 華,謝耀峰.老年人生理病理藥理學特點與用藥注意事項〔J〕.鄂州大學學報,2010;17(5):28-31.
12Van Mil JW,Westerlund LO,Hersberger KE,etal. Drug-related problem classification systems〔J〕. Ann Pharmacother,2004;38:859-67.
13張茂云,牟宗毅.非藥物療法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1-4.
14Rosal MC,Ockene JK,Ma Y,etal. Behvaioral risk factor among members of a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J〕.Prevent Med,2001;33(6):586-94.
15張玉梅.老年人不合理用藥問題的干預研究〔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0;6(3):45-7.
16陳慶昭,李德輝.佛山市中心城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