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中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
“苗藥學”本科人才注重“三實”能力培養的思考△
何康鄒娟杜江*
貴陽中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
根據苗醫藥學科發展需要和對苗醫藥本科實用型人才的需求,筆者提出要注重實訓、實踐和實驗這“三實”能力的培養,通過對苗藥民族性的深刻認識和充分理解,對苗藥相關技能的掌握以及實驗操作水平的提高,達到培養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適用性強、基礎好、專業思想牢固的苗醫藥現代后繼人才。
苗藥學;本科人才培養;三實;能力培養;教學改革
苗族醫藥具有“方法離奇、器具簡單、經濟適用,療效突出”和“就地取材,隨手行醫”等特點,被譽為“大山深處的瑰寶”。苗醫藥對許多疾病的治療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其追求“天人合一”的觀念,天然樸實的療法和突出的療效使得苗族醫藥越來越受到青睞。近年來苗醫藥在苗醫理論、苗藥藥效、苗藥臨床應用等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均取得了較好成績,特別是苗藥產業化發展面效突出[1],推動了苗藥本科人才的培養。
貴陽中醫學院在多年苗醫藥研究的基礎上于2006年起正式開辦了中藥專業苗藥方向,使苗醫藥本科教育走上了發展之路。但起步較晚的“苗藥學”本科人才培養還必須在教學科研以及生產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和完善[2]。鑒于苗藥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傳承性以及實用性強的特點,在苗醫藥本科人才培養中應強調實訓、實踐和實驗能力的培養,這也是適應當前苗醫藥學科和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苗藥學”本科人才實訓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學生對苗醫藥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對苗族的生鮮藥或原生藥的認識、鑒別和采集的能力,以及在傳統的基礎上用現代的科學手段對苗藥進行研究的能力。“苗藥學”本科人才實訓能力的培養,應強化實踐訓練、通過傳統理論與現代科學方法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路和創新能力以及激發科研興趣、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目前苗醫藥發展的需求。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初步探索和思考。
苗醫藥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來進行研究和探索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為了繼承和宏揚苗醫藥文化,把苗醫藥文化的寶貴財富奉獻和服務于社會,民族醫藥工作者在苗族醫藥的搶救、繼承、研究、整理、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3]。但是由于苗族自身的特點以及歷史的原因,苗醫藥文獻、專著和書本的內容還遠不夠完善,更豐富的苗醫藥文化寶藏依然分布于苗族民間,苗醫藥文化還需繼續深入挖掘整理。苗醫藥研究的起步較晚,苗醫藥的本科教育更是如此。在本科人才培養中,苗藥方向相關文獻和教材的學習還只是苗醫藥文化寶庫的一個引子,最重要的應該是學會怎樣去更深入的挖掘這個文化寶庫,使學生具備對苗醫藥進行調查研究和挖掘的基本能力。
苗醫藥調研不僅是苗醫藥工作收集基礎資料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對于沒有民族文字或沒有歷史醫藥文獻的苗族來說更是最主要的方式,而且對于搶救性地繼承苗醫藥文化、挖掘發展民族醫藥, 造福患者、促進民族和諧及民族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4]。因此,對苗醫藥的深入研究,調研能力是苗醫藥人才培養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本科人才的培養上,可以借鑒我院苗醫藥專家在苗醫藥調研工作方面的寶貴經驗,為學生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民間調研實訓方案。如針對某味或某一類苗藥在苗族地區的使用情況、炮制加工和特殊經驗等問題展開民族民間調研的社會實踐設計。首先可通過擬定調研的主體和內容等方面的要求,要求學生根據調查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自行設計調研方法和步驟,再由指導老師對學生的方案進行評價和修正。通過調研的布點、調查時間的確定、調查線路的擬定、調研的學生分組和區域的分工以及調查具體內容的確定等,來制定詳細的調研實訓方案。最后,在指定的調研實訓地點,按調研計劃完成調研工作,并完成調研工作報告的寫作。通過這樣的苗族民間實地調研,能使學生深切領會到苗醫藥文化繼承和挖掘的重要意義,通過對調研中的信息收集和發現使學生產生對苗醫藥深入研究的濃厚興趣,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和針對民族醫藥調查的一些特殊經驗,培養學生實踐調研能力,為將來苗醫藥的實踐型人才培養奠定扎實基礎。
根據苗醫“藥用生鮮”的用藥特點,對鮮藥的認識、采集和掌握也是苗醫藥工作者研究苗藥的重要基本技能。“苗藥學”本科人才對生鮮藥或原生藥的認識和采集能力的培養不僅能使學生逐漸感悟苗醫藥學的博大精深和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而且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投身苗醫藥事業的敬業精神和引導學生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求是探索的科學精神,是實訓能力培養必不可少的環節。
苗醫對藥材的藥用部位、產地、采集的時間,使用方法等都有嚴格要求,有其自身的一套理論。對苗族生鮮藥的認識、鑒別和采集的實訓課程同樣可以借鑒我院專家對苗藥資源調查的寶貴經驗,針對有代表性的苗藥分布區域和合適的采集季節進行設計。具體實訓方案可通過明確采藥目的和意義、制定采藥計劃、提前進行技術培訓、制定具體詳細的采藥步驟和提交總結報告的方式來進行。學生在對苗藥鮮藥的實地認識鑒別和采集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以求是探索的科學態度仔細認真觀察鮮藥的根、莖、葉、花、果、實的各個細節特征,并能熟練地識辨苗藥鮮藥,以及觀察具體藥材生長的土壤環境、溫濕條件、采光背向、生態形狀、氣味等特征,使學生能結合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地掌握苗藥鮮藥的藥形、藥性和藥效的全面知識。促進學生對苗醫藥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的理解過程。
傳統苗藥經歷數千載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民族智慧,并被證明是具有巨大發展空科的寶庫。但是傳統的苗藥也必須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主要是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其注入科學技術的內涵。因此,對苗藥的研究是要以苗醫藥理論為指導、以傳統方法結合現代的研究手段來研究苗藥,需充分運用現代理論和方法研究苗藥的理論、文獻、質量標準、藥效物質、指紋圖譜、藥理作用、分子生藥學、制劑與開發、臨床驗證等[5]。應用現代科學方法結合傳統苗藥學來研究苗醫藥的能力,這就要求“苗藥學”本科人才具備現代科學知識和科學實驗操作的能力。
對應的實驗課程可以設計應用性較強的有針對性的實訓內容和實驗方案。如:在苗藥學理論學習過程中,發現涉及到一些苗藥在苗族民間使用過程中不同用藥部位的療效有顯著差異,而通過現代的研究證實了其中的一些化學成分為其療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實訓實驗設計中可以設計提取該苗藥不同藥用部位中有效物質,通過現代分析手段比較分析出有效成分差異等的實驗。選取實驗材料后要求學生查閱文獻,先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基礎實驗方法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指導老師對實驗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后再由自己動手實驗,通過提取分離分析后比較有效成分差異。實驗完成后比較實驗結果,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失敗或成功的因素和體會。實驗結束后再由老師查實總結和提出問題,最后由學生帶著問題完成實驗報告。在用現代研究方法結合傳統經驗應用于苗藥研究的整個實驗過程中,能訓練學生查閱文獻、運用現代技術和科研方法研究傳統苗藥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科研興趣,開啟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終上所述,對苗醫藥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探索研究,深切體會苗藥特點的苗醫藥調查能力,對苗族的生鮮藥或原生藥的認識、鑒別和采集加工的能力,以及在傳統理論上應用現代的科學手段對苗藥進行研究的能力是“苗藥學”本科人才“三實”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符合苗醫藥學科發展需要和現代苗醫藥產業發展需要的新一代綜合實用型苗醫藥科研人才的要求。
[1]杜江. 貴州苗族醫藥研究與開發概況[J].世界科學技術, 2005, (2): 103-106.
[2]杜江, 馮詠, 劉文, 等. 苗藥本科教育的開設及特色課程設置[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08, 14(5): 70-71.
[3]田華詠. 苗族醫藥研究20年評述[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 2007, 85(2): 66-69.
[4]杜江. 民族醫藥調查的基本方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08, 14(6): 47-48.
[5]杜江. 苗醫藥學科的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05, 11(4): 43-44.
何康(1982-), 男, 副教授, 主要從事民族醫藥和天然藥物化學的研究工作。
杜江(1959-), 男, 教授, 主要從事民族醫藥教學和科研工作, E-mail: dujang.gz@163.com。
R29
A
1007-8517(2014)13-0001-02
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