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云普 張士維 劉一鳴
通過貼近員工活動,大慶采油一廠三礦干部不僅為員工解決了實際困難,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益。
“三個面向、五到現場”(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生產指揮到現場、政治思想工作到現場、材料供應到現場、設計科研到現場、生活服務到現場)是大慶石油會戰的老傳統。新時期,好傳統在新一代大慶石油人身上得到了傳承與發揚。如今,在大慶采油一廠三礦,明確要求領導干部下基層要做到“四包”、“五幫”、“六做”。此舉有效地改善了干群關系,并切實提高了采油一廠三礦的生產效益。
大慶采油一廠三礦黨委書記宣偉東是個愛跑基層的領導干部。今年1月22日,是三礦每周例行基層工作日,宣偉東一早就來到中十六站參加早會。
“你們有沒有啥問題,有沒有啥想跟我說的?”這是宣偉東每次例會后必問的問題。“脫水泵房少了個護欄”,“員工培訓取證倒班人員不夠”,“崗位員工有心理問題需要疏導”……宣偉東逐個問題討論、想辦法:“如果脫水泵房不能動火,做個工具把施工點罩上,再鉆眼兒行不行?”“哪個工種在廠里培訓,哪個工種在廠外培訓,我們之后回去逐個協調看看能不能縮短取證時間”……
聽完基層工作人員的問題,宣偉東又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南五采油隊。不久前,南五隊反映一名技術員由于身體原因暫時離崗而出現缺員現象,宣偉東當時立即協調一名在其他隊實習的碩士生進行“補缺”。趕到南五采油隊,宣東偉看到這名“救火隊員”已經到崗,又仔細地對其進行了一番囑咐。
這一天,宣偉東腳步不停、話語不停,連口水也顧不上喝,共為中十六聯合站與南五采油隊解決了7個問題。而這僅僅是眾多干部下基層的一個縮影。
去年9月的一天,凌晨2點,電閃雷鳴的天氣造成第三油礦308隊308轉油注入站雙電源失電,全隊90%的井出現閃停問題。
礦調度接到308站隊值班干部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生產副礦長、站庫副礦長及礦值班人員、保障隊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308隊隊長與已經回家休息的員工得到信息后,也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搶修。一個多小時后,全站恢復正常生產。“關鍵時刻,總會看到礦隊領導干部,給我們做出榜樣,也讓干群關系越來越融洽。”一位現場的基層員工說。
2013年底,冬季安全形勢頗為嚴峻。第三油礦礦領導和礦機關工作人員深入各采油隊安全分享會現場、座談會和采油井場,對安全標準更換抽油機皮帶進行幫教。在中四隊采油井場,第二工作組礦領導與采油技師秦梅一同步行上井,共同討論對違章事件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避免發生類似習慣性違章事件等問題。巡井過程中,礦領導與員工一起查設備、看流程、撥牌、測電流、換皮帶,了解數字化設備在現場中的實際應用情況。秦梅說:“有這樣的領導帶領我們、關愛我們,再苦再累都值。只要把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齊心應對。”
“離員工近些再近些,員工也就與你越來越親近。”作為大慶油田“三老四嚴”的發源地,三礦在秉承優良傳統并對照找差距的同時,又總結形成適應新時代企業發展需要的新感受、新認識。
兩年前,三礦在“機關承包基層”、“一線工作法”的基礎上,設定了“周三基層工作日”,并以此為載體又定下新時期的“新五同”(同開會、同勞動、同就餐、同學習、同研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實行“四包五幫六做”,(包產量任務、包開發指標、包安全生產、包隊伍穩定,幫助宣傳產量形勢、幫助分析開發現狀、幫助制定上產措施、幫助解決生產問題、幫助抓好任務落實,做形勢的宣傳員、產量的調查員、工作的指導員、基層的服務員、員工的信息員、矛盾的調解員)。干部下到基層帶回的是員工的需求和建議。
“這一做法實施8個月,已形成雷打不動的制度。”宣偉東說。8個月來,礦領導干部下基層入一線已經成為常態。
“經常能看到礦領導干部來我們隊,過去是怕見,現在是盼著他們多來,來了就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和我們談心,感覺特親。”中十六聯合站員工李國紅說。
在三礦領導看來,基層的事都是大事。在三礦,每個采油工在巡井后都要填寫一張“巡檢卡”,證明本人到崗,寫明崗位井運行狀況。但巡檢卡始終沒有統一放置地點,有時被風刮跑,有時又被雨淋,而礦、隊檢查時若找不到巡檢卡便會出現諸多問題。對此,員工反映強烈。礦領導下基層了解到這一細節問題后,立即與相關人員研究,利用廢棄礦泉水瓶和PVC管制成筒,統一固定到井上,把巡檢卡放里面,既經濟又方便。“巡檢卡跑不了了,以前的爭議沒了,我們巡井也更認真了。”中四采油隊采油工趙春艷說。
2014年,三礦背負著150.3萬噸的原油生產任務,完成起來“有難度、壓力大”。為能按時完成任務量,生產系統領導干部年初開始,就始終在一線與員工同吃同勞動。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4月,產量幾乎每天都在上漲,如今產量已經踏上計劃線。
要增產,更要保證生產的安全。“安全工作沒有休止符。”這是礦領導干部入一線必講的內容。南五隊技術員付友和曾反映,普通驅的螺桿泵存在安全隱患,建議將繁華區螺桿泵井改成直驅螺桿泵井。副礦長王文清將此情況向礦、廠上報,最終制定螺桿泵井“四不啟機”制度,同時組織各采油隊更換直驅井63口,安裝機械防反轉裝置105口,叢式井排扭轉井口98個,抬高調整配電箱382口,確保了安全生產。“沒想到一個建議,礦、廠隨即進行整改,我們工作安全了,周圍的居民也安全了。”付友和激動地說。
下基層入一線,三礦的領導干部不只是忙生產、講安全,員工思想上的“疙瘩”、生活上的難題也要管,做到“四包”、“五幫”、“六做”。
王曉芬是308采油隊轉油站和注入站大班組站長,平時兩個站的工作均由其一人負責。因工作量較大,王曉芬經常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家庭。親人的不理解,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她的工作。三礦工會主席李慧下基層時,馬上發現王曉芬情緒低落。了解情況后,李慧與主管副礦長協商,為王曉芬分配助手,分擔部分工作量。為此,王曉芬的家人逐漸理解她,并明確表示將全力支持其工作。
“員工三班倒,班班見領導”。在領導干部多次下基層后,三礦逐漸出現貼心的變化:一線員工有了新更衣室、309站采暖管線得以更換、中十六聯合站新配備標準化驗臺、倒班員工有了專屬的飯盒和保溫箱……去年9月以來,采油一廠三礦40余名機關干部深入一線,所有基層站隊實現全覆蓋,解決各類問題800余個。
“我們的工作地點就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干群關系拉近在基層。你離員工越近,員工就對你越親。”一位礦領導干部說出了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