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宏 陸士鳳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中心衛生院,225527)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做法與體會
楊永宏 陸士鳳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中心衛生院,225527)
本文就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張甸鎮的具體實施內容進行總結。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張甸鎮;體會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自2009年啟動以來,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了普遍開展。近年來我們在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開展這項工作的做法與體會總結如下。
張甸鎮轄35個村委會,493個村民小組,人口71 308人,其中男37 002人、女34 306人;流動人口2 544人;戶數21 937戶;0~6歲兒童數5 393人,>65歲老年人9 270人;高血壓患者7 373人,2型糖尿患者3 850人,精神病患者392人;20個村衛生室,80名鄉村醫生,9名鎮防保醫生。
2.1 成立組織 及時成立以院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小組成員由醫教、防保、行政、護理、藥劑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工作,召開專題會議,下發文件;明確鎮村職責、任務和工作要求,保證項目工作高效按序時進度開展;制定實施方案,分項目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工作計劃,根據工作量完成情況每月報告工作報表;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2.2 分解任務 根據項目工作要求,我們將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分為10大類41項,細化鎮村工作任務、經費分配比例、各項工作要求、開展的程序,以及過程的質量控制,明確各級職責和工作內容,做到鎮與村、點與面均有人負責,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2.3 培訓督導 針對項目工作的不同特點,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培訓,選派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同志參加市縣級培訓。組織全體鄉村醫生分期培訓項目各項工作,發揮健康管理團隊服務的職能,對村級各項工作進行督導,通過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利用每月兩次例會經常性剖析發現的共性問題,統一考核標準、統一工作進度。
2.4 考核提高 定期接受上級考核和考核下級村衛生室的各項工作,每個季度接受市級考核一次,分別對鎮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處理,協調衛生院各職能部門進行解決;每個月對轄區內村衛生室進行一次考核,由健康管理團隊對村級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行全面的考核,考核成績與鎮村人員的績效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掛鉤;不定期巡回檢查。通過檢查考核、經費定期發放、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推動了全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工作的快速展開,根據各村衛生室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結合平時檢查,將成績納入績效考核和對村衛生室一體化量化分級管理的依據。切實加強鎮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提升村衛室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
3.1 轉變思路 通過學習《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使鎮村醫務人員明確工作思路、方法、內容;轉變工作方式,及時將工作重點調整到基本公共衛生各項工作上來,變過去坐堂等患者上門,為主動上門服務,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干預,指導轄區居民無病預防,有病干預;村衛生室主要為轄區居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疾病的初級診治,改變過去鄉村醫生重治輕防的現象,以及私診、亂收費及收費不上交、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無人做的局面,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在鎮村二級迅速開展。
3.2 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檔案 規范建立電子健康檔案67 884人,建檔率95%,同時建立紙質和電子健康檔案41 779份;為轄區內居民建立健全健康基礎資料,動態觀察、連續跟蹤,全面了解居民健康本底資料,為相關部門提供可靠依據和科學決策,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
3.3 提高效率 通過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對重點人群進行體檢發現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非傳染病,對其進行健康管理、指導康復、定期監測、控制病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提高生活質量,讓基層醫生真正成為廣大居民健康的保護神。
3.4 健康教育 使居民知道疾病的發生與環境惡化、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遠離疾病的侵擾,只有人人都樹立健康觀念,人人參與防病治病,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慢性病的發病率才能真正降下來,幸福才會“保值”“增值”。
4.1 檔案存放、使用存在的問題 紙質檔案存放不規范,利用率不高,檔案使用效率低。
4.2 宣傳力度不夠 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還需要再加大宣傳力度,用多種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其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平時工作中發現少數居民參與度不高,甚至有些抵觸情緒。
4.3 慢性病管理服務開展不平衡 有些單位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時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未及時納入專項管理系統進行登記管理;對已經管理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未按時進行隨訪,或隨訪內容過于簡單,隨訪表中缺項較多(按規定缺項不得>3項)。
4.4 老年人保健管理率不達標 >65歲老年人體檢率<90%,電子檔案中錄入數與實際體檢表中人數不一致,少數單位沒有將這項工作進行常態化管理,存在工作搞突擊、只重形式、忽視效果等現象。
4.5 基層醫務人員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量相對不足,業務不熟、收入偏低、積極性不高,人員業務素質與實際工作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了解不夠深入、規范理解不透徹,如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項目規范管理掌握不熟練;沒有很好地將慢性病管理與平時門診工作揉合在一起,診療信息記錄不及時。
衛生計生委通報中說,我國目前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達2.6億人。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因此,承擔大量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衛生院與村衛生室有很長、很艱巨的路要走。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責任主體是各級政府,只有各級政府認真行動起來,采取多種手段,逐步落實,就一定能完成既定的目標。因此,需要各級政府的重視,在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經費傾斜等方面必須給予大力支持。
發揮健康管理團隊的作用,轉變工作思路,通過定期巡回督導,鎮村密切配合及時完善居民相關健康資料,利用好健康檔案,確保所有數據真實可信,為各級部門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衛生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在全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環境,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權益與義務,通過多種渠道連續的、動態的對居民資料進行管理。單靠衛生室管理居民健康資料遠不能達到項目要求,鎮衛生院等其他有條件的單位對轄區內患者就診時相關健康信息及時輸入電子檔案,達到多部門連續動態地對健康資料進行更新、完善、豐富。
加強鎮、村醫生的反復培訓,擁有一支合格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團隊是完成項目的關鍵,規范培訓工作需要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盡快予以落實,確保參與醫生熟練掌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內容及網絡電子檔案系統的使用,熟練掌握高血壓、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的業務知識和管理規范,切實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質量。
1672-7185(2014)09-000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9.006
2014-01-20)
R19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