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河南省焦煤集團中央醫院眼科,河南 焦作 454000)
甲基強的松龍 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效果分析
張志明
(河南省焦煤集團中央醫院眼科,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 分析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9例(148眼)確診為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4例、實驗組5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甲基強的松龍聯合醋酸潑尼松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綜合療效和藥物安全性。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1.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7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73%,與對照組的16.67%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療效確切,能夠通過緩解視神經水腫、改善視神經軸漿流、降低原發免疫反應擴展、修復神經髓鞘和阻礙神經元繼續受損等機制促進視力恢復,藥物安全可靠。
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治療;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鼠神經生長因子
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性炎癥性疾病,發病部位位于視神經眶內段和管內段,或位于顱內段視神經,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視力和視野改變,常規糖皮質激素能夠改善視力和視野,但仍存在部分視神經纖維變性和壞死[1]。筆者采用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55例(74眼)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患者,療效確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眼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9例(148眼)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經視野、視覺誘發點位(VEP)、CT或磁共振(MRI)等檢查確診[2],排除藥物禁忌證、急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顱內血腫、視盤血管炎、眶尖部和篩竇占位病變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4例(74眼),其中男29例(39眼)、女25例(35眼);年齡21~54歲,平均(37.6±5.7)歲;發病時間3~29 d,平均(15.4±3.6)d;單眼受累34例、雙眼受累20例。實驗組55例(74眼),其中男29例(39眼)、女26例(35眼);年齡20~56歲,平均(37.5±5.7)歲;發病時間3~28 d,平均(15.5±3.6)d;單眼受累36例、雙眼受累1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和患眼受累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立即完善視野、VEP和影像學等檢查以明確診斷,根據病情需要給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同時預防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3]。對照組患者給予甲基強的松龍500 mg/次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3 d后,晨起加用口服醋酸潑尼松片60 mg/次,1次/d,從第2周開始,每周逐漸減量至最小維持劑量。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鼠生長因子注射液30 μg/次肌內注射,1次/d。所有患者治療4周后對比綜合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 療效判定標準 ①綜合療效[4]:治療后視力恢復正常,或視力恢復提高≥0.8,視野缺損完全恢復者為治愈;治療后視力提高3行或3行以上,視野缺損范圍減少>60%者為顯效;治療后視力提高1行或2行,視野缺損范圍減少30%~60%者為有效;治療后視力提高不足1行,視野缺損范圍減少<30%者為無效。②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綜合療效 見表1。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1.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7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949,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綜合療效比較 眼(%)
2.2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3例輕度頭痛和6例注射部位輕微疼痛;實驗組出現1例輕度頭痛、1例輕度失眠、2例注射側下肢疼痛和3例注射部位疼痛。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73%(7/55),與對照組的16.67%(9/5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376,P=0.5612>0.05)。
急性球后視神經炎又稱急性特發性視神經炎,若病變侵犯球后眶內段視神經中央部分的乳頭黃斑束纖維,臨床稱之為軸性神經炎;若病變從神經鞘膜侵犯神經的周圍神經束,則稱之為神經周圍基質炎;若視神經纖維整個橫斷受累,出現無光感黑狀,則稱之為橫斷性視神經炎[5]。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病因相對復雜,醫學界普遍認為,無論哪種類型的急性球后視神經炎可能與自身免疫缺陷、多發性硬化、神經脊髓炎,以及眼眶周圍炎癥反應等密切相關[6]。單眼發病較為常見,也可累及雙眼,表現為視力不同程度的急劇減退、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眼球運動牽引痛或眼眶深部疼痛等一系列癥狀。美國視神經炎治療試驗(ONTT)對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的研究結果證實,運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配合口服激素為主,以及維生素和血管擴張劑等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可通過減輕視神經炎癥水腫、改善視神經軸漿流,提高視力和恢復視野缺損[7],但仍存在部分視神經纖維變性和壞死。因此,在美國ONTT推薦治療方案基礎上,配合神經再生修復類藥物成為臨床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的新課題。
急性球后視神經炎初期視神經組織水腫嚴重,髓鞘內壓增高而阻礙視神經軸漿流,視神經不同程度萎縮而影響視力恢復。甲基強的松龍屬臨床常見的一種類固醇類藥物,能夠抑制病毒所引起的自體免疫系統過敏反應,靜脈滴注后可迅速減輕炎癥反應,緩解視神經水腫而改善視神經軸漿流[8]。醋酸潑尼松屬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能夠通過抑制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在炎癥部位聚集等作用抑制炎癥反應,同時抑制吞噬作用、溶酶體酶釋放和炎癥物質合成,阻礙或減輕炎癥反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9],醋酸潑尼松能夠通過抑制和阻止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使過敏反應發生延遲,減少嗜酸細胞、單核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數量,降低細胞表面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結合能力,抑制白介素釋放與合成,從而降低原發免疫反應的擴展。本研究顯示,對照組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聯合口服醋酸潑尼松片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73%,證實了甲基強的松龍聯合醋酸潑尼松對于改善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患者視力的效果確切。鼠神經生長因子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蛋白的神經生長因子,也是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典型和研究最清楚的神經營養因子,具有促進中樞神經元和外周神經元存活、生長發育、分化和再生等作用[10],肌內注射后可促進視神經纖維定向生長,誘導軸突、樹突生長發育,強化神經元細胞的有絲分裂、分化和修復能力,快速修復神經髓鞘和阻礙神經元繼續受損,從而減少神經細胞死亡和修復受損神經元。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不僅能夠減輕炎癥反應,發揮自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抑制纖維組織增生、炎癥滲出,同時可有效保護和修復神經元,促進病變視神經纖維再生和視力的恢復[11]。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1.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73%,且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73%(7/55)與對照組16.67%(9/5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實驗組在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效果方面優于對照組,且藥物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甲基強的松龍、醋酸潑尼松聯合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療效確切,能夠通過緩解視神經水腫、改善視神經軸漿流、降低原發免疫反應擴展、修復神經髓鞘和阻礙神經元繼續受損等機制促進視力恢復,藥物安全可靠,值得臨床對其作用機制繼續研究和探討。
[1] 周柏玉,張艷梅,周玉寶.球后視神經炎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8):1518-1521.
[2] 毛彥琪,林盛金,彭偉,等.VEP和視野檢查在急性球后視神經炎臨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0,20(3):163-165.
[3] 李靜.急性球后視神經炎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7):72-73.
[4] 周丹,魏麗娟.中西醫結合治療哺乳期急性視神經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4):615.
[5] 舒正文.中西醫結合治療視神經炎67例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0):40-41.
[6] 李銳,袁慧敏.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AON的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12):2230-2231.
[7] 李潔,徐淑娟,高金霞.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5):65-66.
[8] 陸君華,馬吳波,趙茂竹.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的臨床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13,21(3):255-257.
[9] 謝宗澤.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急性球后視神經炎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吉林醫學,2012,33(36):7910.
[10] 單明華,王云松.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視神經挫傷的療效觀察[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3,41(1):29-30.
[11] 孟佳,郝燕燕.神經生長因子對青光眼視神經保護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9):29-30.
R774
A
1672-7185(2014)09-0053-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9.032
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