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鳴 胡曉燕 穆永旭 閆瑞強 李啟明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介入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NFH)是骨科臨床多發病、常見病,最有效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1〕。本研究對收治的早期ANFH患者采用介入結合中藥治療,比較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疼痛指數、髖關節功能及股骨頭動脈造影評級情況。
1.1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選擇在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早期ANFH患者84例,男48例,女34例;年齡60~81〔平均(69.58±8.05)〕歲;病程5~20個月,平均(10.21±5.02)個月;其中存在長期飲酒史40例,長期服用激素史19例,外傷致股骨骨折史10例,原因不明者3例。單側56例,雙側16例,左髖53個,右髖35個,共88髖。按照國際骨循環協會(ARCO)的分期標準:Ⅰ~Ⅱ期患者49例,Ⅲ~Ⅳ期患者23例。
1.2納入標準 ①入選的患者均經CT、MRI檢查確診為早期ANFH〔2〕;②全部患者就診前皆有3個月以上髖部疼痛史,否認髖部創傷史;③入選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3排除標準 ①肝腎功能檢查嚴重異常者、精神病患者;②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患者。
1.4方法 入選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情況下選用Seldinger穿刺術,采用穿刺法技術經股動脈插管,經股動脈插管將4F導管選擇地送至旋股內、外動脈,髂內閉孔動脈,注射碘佛醇注射液(碘濃度300 mg/ml,國藥準字H20041796,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造影劑5 ml進行血管造影,以觀察患側股骨頭供血情況;在每條血管內注入鹽酸川芎嗪注射液(國藥準字H23020448,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80 mg,尿激酶(國藥準字H11021259,北京賽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5萬U,鹽酸罌粟堿注射液(國藥準字H21022246,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1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國藥準字H44025314,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生產)80 ml〔3〕。入選患者一般給予1~2次介入溶栓治療,間隔時間視患者凝血功能情況而定。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5~7 d,山莨菪堿注射液(國藥準字H11021694,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 mg。術后患者常規口服腸溶型阿司匹林及復方丹參片,囑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間隔30~40 d后重復治療,治療3次〔4〕。
1.5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進行療效判定,①根據Harris評分對患者的髖關節功能進行評分〔5〕,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以下為差;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分,使用一條游動標尺,正面是無刻度 10 cm 長的滑道,橫線的一端為0,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0,表示劇痛〔6〕;③根據Ficat的異常造影進行股骨頭動脈造影評級〔7〕,經治療6個月后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分為Ⅰ~Ⅳ級,Ⅰ級為排空時間超過5 min,有3條以上主要動脈顯現;Ⅱ級為排空時間超過5 min,有2條以上主要動脈顯現;Ⅲ級為排空時間超過5 min,有1條動脈顯現;Ⅳ級為無骨外動脈顯現,造影劑于內呈現斑塊狀。
1.6療效標準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關節活動不受限,活動后無疼痛,影像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顯效:疼痛完全消失,患肢運動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活動后無疼痛,影像復查壞死區較治療前明顯縮小。有效:疼痛明顯減輕,下肢及髖關節活動改善,僅有活動后輕微疼痛,影像復查股骨頭形態變化不明顯,壞死區較治療前縮小。無效:各項檢查均無變化或病情較前加重。

2.1臨床療效 治愈49例(68.06%),顯效16(22.22%),有效4(5.56%),無效3(4.17%)。
2.2治療前后VAS疼痛評分和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72例患者的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89.18±5.69)較治療前(67.29±6.38)明顯提高,而VAS疼痛評分則明顯下降(1.42±0.75 vs 4.52±2.38)(t=19.68、9.62,P<0.05)。
2.3治療前后股骨頭動脈造影評級比較 治療后患者的股骨頭動脈造影評級中Ⅲ級(37例 vs 15例)和Ⅳ級(14例 vs 7例)數量明顯增多,經Ridit檢驗,治療后股骨頭動脈造影評級(Ⅰ級7例 vs 18例,Ⅱ級14例 vs 32例)較治療前明顯改善(U=4.30,P<0.05)。
ANFH是骨科臨床多發病、常見病,病因多達40余種,是由于不同疾病(大量應用激素、酒精中毒、外傷、脂肪栓子等)引起的股骨頭血液供應破壞或骨細胞變性,最終導致骨的有活力成分(骨細胞、骨髓造血細胞和脂肪細胞)死亡而引起的病理過程,病理復雜性,病程持久性〔8〕。防止病殘的最有效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早期發現的ANFH患者介入治療應是首選的治療方法〔9〕。由于血管內介入治療可以有效活血化瘀,改善股骨頭微循環,通過給予將溶解血栓的藥物直接灌注至股骨頭供血動脈內,維持較高的局部藥物濃度,達到改善股骨頭血供、恢復正常血供的目的,從而有效加快壞死骨質吸收,促進新骨形成〔10〕。在使用的介入治療藥物中鹽酸川芎嗪可以有效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防止血栓形成,而尿激酶可以快速溶栓,低分子右旋糖酐則可以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滯度,罌粟堿可以擴張患者的血管,并有效止痛〔11〕。
4 參考文獻
1侯智通,馬曉霞,趙瑞峰.丹郁骨康丸聯合介入療法治療股骨頭壞死影像學分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0;32(3):286.
2杜國智,盧武勝,汪小舟,等.股骨頭缺血壞死早期影像診斷與介入及康復治療〔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9):1321-3.
3李瑞琦,張國平,任立中,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35):6327-32.
4王 坤,龔躍昆,李 彪,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作用與機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10):1863-6.
5呂亞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臨床應用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2;11(5):394-6.
6何 生,陳 添,黃少輝,等.介入結合中藥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62例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4):1894-5.
7楊 濤,程敬亮,彭 力,等.介入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4):316-7.
8徐國華,田偉明,柴 儀,等.介入配合仙靈骨葆治療激素性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2;7(23):41.
9惠本軍,陳東民,朱蒙蒙,等.經導管灌注綜合治療成人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臨床療效及DSA、MRI評價〔J〕.微創醫學,2013;8(4):462-3.
10余利民,凌 坤,邵 明,等.三聯療法治療中青年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8):736-8.
11賈 濤,余利民,邵 明,等.鉆孔減壓股動脈介入聯合高壓氧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臨床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4;26(2):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