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鶴 劉林林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腫瘤血液科,吉林 長春 130041)
氟尿嘧啶類、鉑類、紫杉類及拓撲異構酶抑制劑是胃癌化療中的四大類藥物,在一線化療方案中氟尿嘧啶類、鉑類又是最常用的藥物組合,考慮到兩種新一代氟尿嘧啶類及三代鉑類的聯合可能為胃癌一線化療帶來希望〔1,2〕。本文就我院應用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與奧沙利鉑聯合替加氟一線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評價。
1.1臨床資料 選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診于吉林大學第二臨床醫院經病理或細胞學確診的胃癌患者46例,入組患者為進展期胃癌患者,其中21例患者接受替吉奧+奧沙利鉑方案歸入替吉奧組,25例患者接受替加氟+奧沙利鉑方案歸入替加氟組。兩組患者病理類型、性別、年齡、東部腫瘤合作小組(ECOG)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替吉奧組:奧沙利鉑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持續靜脈滴注1.5 h,第1天;替吉奧40~60 mg/m2(需根據體表面積給藥:>1.5 m2,60 mg/次;1.25~1.5 m2,50 mg/次;<1.25 m2,40 mg/次),2次/d,早、晚餐后口服,第1~14天,21 d為1個周期。替加氟組:奧沙利鉑130 mg/m2,第1天;替加氟1 g,第1~5天,緩慢靜注,21 d為1個周期。每位患者至少行2個周期化療;有效者需化療4個周期以上,直到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反應或病情進展。患者用藥期間每周復査血常規、血生化,2個周期復查一次CT掃描等檢測非靶病灶及靶病灶的變化。
1.3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價標準〔3〕療效評價按實體腫瘤客觀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情穩定(SD)和病情進展(PD)。副反應按WHO標準評價,分為0~Ⅳ級。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以CR+PR統計有效率(RR)。至少完成2個周期后進行療效評價,否則根據具體情況只評價不良反應。療效為SD或CR在病情穩定4 w后復查影像學檢査,如患者在癥狀穩定后再次出現反復的情況則需要及時復查。
1.4生活質量評價 采用EORTC QLQ-C30(第3版)量表及QLQ-STO22問卷調查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EORTC QLQ-C30(第3版)量表是針對癌癥患者生活改善的調查表,含30個條目。 EORTC QLQ-STO22是專門針對胃癌的量表,包括22個條目,用于評價疾病癥狀、治療的毒副作用、性功能和對未來健康的期望等。主要包括了信度、效度及反應度等方面的內容。
2.1近期療效 46例患者最終完成化療177個周期,替吉奧組21例,替加氟組25例,平均每例患者完成 3.9個周期。①化療周期數:替吉奧組平均每個患者完成4.86個周期,替加氟組平均每個患者完成3.0個周期。②臨床療效:替吉奧組有效率38.1%,替加氟組有效率40.0%;疾病控制率分別為76.2%,72.0%,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毒副反應 ①生活改善率方面:改善:替吉奧組(57.1%)優于替加氟組(24%);穩定:替吉奧組(28.6%)與替加氟組(48%)無顯著差異;下降:替吉奧組(14.3%)與替加氟組(28%)無顯著差異。②主要不良反應中,兩組消化道反應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③應用EORTC QLQ-C30調查量表顯示:在功能量表和單項測試方面,替吉奧組的總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P<0.05),并可顯著降低食欲喪失,惡心、嘔吐(P<0.05)。QLQ-STO22顯示替吉奧組在飲食受限和呃逆方面較替加氟組有明顯改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n)
替吉奧的療效與連續靜脈輸注替加氟的效果相似,但副反應較低,主要副反應為消化道癥所以具有良好的藥物經濟學前景〔4〕。替吉奧Ⅱ期臨床研究表明其單藥治療 晚期胃癌的有效率為44%~49%,中位生存期為207~250 d。日本的一項大規模隨機Ⅲ期臨床 JCOG 9912 試驗比較了S-1單藥、CP方案及5-氟尿嘧啶(5-Fu)單藥持續滴注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結果三組的中位無疾病進展期分別為4.2、4.8和2.9個月,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11.4、12.3和10.8 個月,提示 S-1 單藥治療晚期胃癌療效不亞于CP方案及5-Fu 單藥,但毒副反應明顯低于 CP方案〔5〕。SPIRITS 試驗比較了S-1 單藥及 SP(S-1+DDP) 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結果表明SP方案總生存率明顯優于S-1單藥治療晚期胃癌,可作為晚期胃癌的一線化療方案〔6〕。SC-101 試驗比較了SP 方案與 FP(5-Fu + DDP) 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結果顯示FP方案與SP 方案與有效率分別19.2%和37.8%,中位生存期分別為309 d 和433 d,SP方案療效明顯優于FP方案,SP方案有望取代FP方案的地位,成為中國晚期胃癌的患者標準治療方案之一。
本研究結果表明替吉奧作為一線和維持治療均可使患者受益,但由于觀察時間不足,無疾病進展時間(PFS)、疾病進展時間(TTP)等方面未得出具體數據,有待以后繼續隨訪得出結論。考慮較少的消化道反應的發生與使用替吉奧有關。
奧沙利鉑通過破壞DNA發揮細胞毒性,其代謝產物與 DNA 交聯,抑制DNA 和 RNA 合成,觸發機體的免疫學反應來完成的,形成 DNA 復合物,終止腫瘤細胞復制,導致凋亡〔7〕。DNA 損傷奧沙利鉑的主要作用在腫瘤細胞染色體DNA 上。在細胞內,奧沙利鉑能誘導 3 種類型的交聯作用:①DNA 鏈內交聯;②DNA 鏈外交聯;③DNA-蛋白質交聯;④抑制 DNA 合成。新輔助化療作為一種化療模式,有其特殊性和優越性。特殊性是新輔助化療的適應證較窄,不如術后輔助化療適用范圍廣〔8〕。新輔助化療優越性在于:(1)可在術前用無創的方式充分縮小腫瘤負荷,減少手術的創傷,增加治愈的可能;(2)最大限度地減少亞臨床病灶,降低術后的復發率和轉移率;(3)對于瘤灶負荷大,彌漫生長的腫瘤,手術切除若不徹底,則可能使殘存腫瘤的血供發生改變,而影響術后化療療效;(4)手術作為有創操作,對可以無限增值的腫瘤來說無形是一種刺激,特別是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的腫瘤組織,所以給予術前新輔助化療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醫源性引起的腫瘤增殖,控制腫瘤轉移等。所以替吉奧+奧沙利鉑組在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前景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張瑞雪,閆 涵,王 民,等.XELOX 方案與FOLFOXs 方案治療中國晚期胃癌患者的Meta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3;34(3):422-7.
2Sato Y,Takayama T,Sagawa T,etal.PhaseⅡ study of S-Ⅰ,docetaxel and cisplat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0;66(4):721-8.
3孫 燕,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46.
4李 方,焦順昌,楊俊蘭,等.侵犯漿膜層合并淋巴結轉移胃癌術后輔助腹腔聯合全身靜脈化療的生存分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9;30(4):471-3.
5侯小明,范曉涌,張 萍,等.胃癌組織中 HER-2/neu、PTEN 及CD44V6 的表達與預后〔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9;30(4):547-8.
6Iwase H,Tsuzuki T,Shimada M,etal.A phase Ⅱ multi-center study of triple therapy with pacl:taxel,S-1 and cisplatin (CDDP) plus paclitaxel (TX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Oncology,2011;80(1-2):76-83.
7吳勝春,檀碧波,呂品田,等. 胃癌組織鉑類藥物體外化療藥敏與多種耐藥相關因子表達的關系〔J〕. 廣東醫藥,2010;31(4):470-2.
8常方方,高 明,周 云. 奧沙利鉑聯合順鉑對體外培養 BGC-823 細胞增殖、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達的影響〔J〕.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4(2):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