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生產企業之一,近年,集團公司黨組確立把中國石化建設成為人民滿意、高度負責任、高度受尊敬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標,這既是時代的要求,更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只有高度負責任、高度受尊敬的的企業才是人民群眾滿意的企業,只有人民群眾滿意的企業才能贏得世界尊重,躋身世界一流行列。
應該看到,對普光氣田等能源生產企業來說,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資源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企業要在未來發展中贏得資源地人民群眾更大的信任支持,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在推動國家和社會和諧發展中當排頭、做表率,切實做到開發一方資源,造福一方百姓。
能源生產企業要做到造福一方百姓,必須勇于擔當保障能源供應之責。普光氣田開發建設以來,中原石油人牢記“為國爭光、為石化爭氣”的光榮使命,繼承發揚石油石化行業“三老四嚴”、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拼搏奉獻,攻堅克難,在川東北的崇山峻嶺中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含硫大氣田。投產近5年來,普光氣田累計為川氣東送工程輸送近300億立方米潔凈天然氣,為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能源結構優化提供了寶貴的清潔能源。與此同時,氣田千方百計保障資源地工業和生活用氣,為當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做出重要貢獻。但是,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國仍然是一個天然氣能源利用率較低的國家,大力開發利用天然氣資源,不僅是資源地人民群眾的期盼,更是國家能源發展的緊迫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為國家奉獻更多清潔能源作為己任,盡可能多找油氣、多生產油氣,為造福當地百姓,為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多的力量。
能源生產企業要做到造福一方百姓,必須勇于擔當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責,踐行“開發一方資源,帶動一方發展”的理念。作為年產百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大型能源生產企業,普光氣田的開發生產對地方經濟的拉動有目共睹:氣田經營規模相當于所在地達州市GDP的十分之一,成為達州市GDP跨入千億元俱樂部的重要支撐;上繳稅收相當于達州市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依托普光氣田等境內能源生產企業形成的資源優勢,達州市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園區吸引了大批國內知名企業入駐。一個以天然氣化工為龍頭、磷硫化工為支撐、精細化工為特色、物流配送為依托的全新“經濟生態圈”正在形成。普光氣田等能源生產企業已經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能源生產企業要做到造福一方百姓,必須勇于擔當保護生態環境之責,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普光氣田開發是一項生態工程、綠色工程。在建設之初,普光氣田就堅持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的思想,把呵護當地的青山綠水放在首位,把相當大的投入用在周邊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上,實現了普光氣田青山依舊、綠水長流。未來要實現普光氣田與當地環境的永久協調發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我們時刻緊繃生態環保這根弦,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政治責任,繼續深入實施 “碧水藍天工程”,呵護普光的青山綠水,走出一條綠色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之路,為人民享有健康生活、良好生態環境做出新貢獻。
能源生產企業要做到造福一方百姓,還必須勇于擔當構建和諧社會之責,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承擔社會義務。多年來,普光氣田一直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鋪路架橋,援建學校、醫院,抗震救災、解決就業 正由于此,普光氣田開發建設才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支持,提升了中國石化的社會形象。
今天,要建設人民滿意能源生產企業,我們需要及時把握人民滿意新內涵,順應人民新期待,以造福社會、服務人民為目標,以給人民,尤其是資源地人民群眾帶來福祉和價值為己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積極履行國有企業在社會公益、扶危濟困方面的社會責任,創造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業績,為國計民生、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