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貴洪 張 治 許燦龍
(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ICU,浙江 杭州 3112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一種可以預見和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典型臨床特征為氣流受限持續存在,且呈進行性進展,并伴有肺和氣道對塵埃、顆粒、有害氣體等的炎癥反應性增加〔1,2〕。治療的主要目的為預防病程進展、緩解患者癥狀體征、提高生活質量〔3,4〕。按病程分類,COPD可分為穩定期與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時,部分患者可出現呼吸衰竭。本研究旨在調查納洛酮與無創呼吸機聯合在老年COPD并發呼吸衰竭中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的老年COPD伴發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法隨機分至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60~93〔平均(74.59±10.36)〕歲;病程7~33年,平均(17.38±8.82)年。對照組年齡60~89〔平均(73.84±9.83)〕歲;病程6~35年,平均(18.48±9.02)年。COPD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即二氧化碳分壓≥50 mmHg、氧分壓≤60 mmHg;同時均具有行無創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指征。排除標準:①無無創呼吸機使用禁忌證,如肺大泡、大氣道阻塞;②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腦病、重度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自主呼吸較弱、昏迷。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病程、血氣分析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進行改善通氣、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等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納洛酮與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無創呼吸機主要根據患者呼吸情況進行參數設置;鹽酸納洛酮注射液2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靜滴7 d為1個療程。
1.3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呼吸困難、咳痰、咳嗽、精神神經癥狀及發紺等較治療前明顯好轉,二氧化碳分壓下降10 mmHg以上,且氧分壓增加>10 mmHg,可停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有效:患者上述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但二氧化碳分壓下降及氧分壓增加均未達10 mmHg,需給予無創呼吸機繼續治療;無效:患者上述癥狀體征較前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二氧化碳分壓及氧分壓較治療前無顯著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療效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動脈血氣、呼吸頻率及心率。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13例、15例、2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分別為6例、14例、10例,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動脈血氣變化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pH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分別為(7.20±0.07)、(7.12±0.93)kPa、(8.21±1.42)kPa,治療后分別為(7.39±0.06)、(8.81±1.49)kPa、(6.72±0.76)kPa。對照組治療前pH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分別為(7.19±0.08)、(7.15±1.01)kPa、(8.26±1.32)kPa,治療后分別為(7.27±0.09)、(7.71±0.89)kPa、(7.53±1.27)kPa。兩組患者治療后pH值、氧分壓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二氧化碳分壓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H值、氧分壓明顯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呼吸頻率及心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呼吸頻率、心率分別為(30±8)次/min、(109±14)次/min,治療后分別為(18±3)次/min、(80±6)次/min。對照組治療前呼吸頻率、心率分別為(29±5)次/min、(110±15)次/min,治療后分別為(24±4)次/min、(99±11)次/min。兩組患者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呼吸頻率、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COPD臨床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胸悶等,部分患者會出現呼吸衰竭,其發生率及死亡率均較高,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約為8%,老年患者發病率更高,在所有致死原因中,該疾病居第4位,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該疾病患者一般需長期用藥,給社會、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據WHO統計,COPD居所有疾病經濟負擔的第5位。因此,迫切需要尋找對老年COPD伴發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4~8〕。
納洛酮本身無內在活性,但可通過競爭性的拮抗阿片受體而發揮作用〔9~11〕,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麻醉性鎮痛藥的急性中毒和急性乙醇中毒,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抑制癥狀。將納洛酮用于老年COPD伴發呼吸衰竭的患者時,它可通過拮抗內啡肽的縮血管和呼吸抑制作用,降低肺動脈高壓和提高氧分壓;通過抑制腺體分泌,可減少痰液生成,以免痰液過多堵塞氣道〔12~14〕。此外,納洛酮還可通過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作用減少患者肺內血栓的形成。
與有創呼吸機相比,無創呼吸機可避免侵入性操作,具有費用低、痛苦小的優點〔15,16〕,臨床應用廣泛。隨著無創呼吸機功能的不斷完善、改進,其臨床應用范圍也逐漸增大,它增加患者氣道通氣量,降低呼吸阻力,并可減少患者持續自主呼吸而引起的呼吸疲勞,可保證患者的氧供應,保證其基本活動不受影響。
綜上,納洛酮與無創呼吸機聯合用于治療老年COPD伴發呼吸衰竭時,可顯著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改善患者血氣情況,降低其呼吸頻率及心率,值得臨床推廣、借鑒及使用。
4 參考文獻
1李 霞.納洛酮聯合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4):39-40.
2陳繼紅,黃曉波,許 旺.BIPAP呼吸機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療價值〔J〕.寧夏醫學雜志,2007;29(7):607-8.
3杜 鵬.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2;25(1):45-6.
4王曉紅,汪洪波.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120例臨床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9):1067-8.
5曹啟生.納洛酮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707-8.
6溫 宇.Bipap呼吸機聯合納洛酮治療肺結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24):3689-90.
7敖小軍.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6):62-3.
8劉和平,項 楊.BiPAP呼吸機通氣聯合納洛酮治療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1):29-30.
9李 寧,張繼惠,邵東輝.納洛酮聯合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Ⅱ型呼衰肺性腦病療效觀察〔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0;26(2):50-2.
10林 濤,鄒文英,鄧治平,等.無創呼吸機聯合納洛酮治療COPD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4):263-4.
11徐圣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10):4-6.
12曹林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江西醫藥,2010;45(2):129-31.
13劉 清,李開龍.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1):3934-5.
14郭 偉,張新日.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敗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43(1):38-41.
15徐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無創通氣的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8):3935-7.
16任凱峰.影響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療效的因素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6):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