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楊麗華 馬 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老年病2內科,吉林 長春 130021)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 是導致老年人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1〕,不僅損害了患者身體健康,還帶來了諸多精神、心理及社會領域的不利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有效治療老年CVA已成為了內科臨床熱門話題〔2〕。本文就于三伏天外用中藥穴位貼敷干預老年CVA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老年病科門診確診為老年CVA的患者12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齡60~75歲〔平均(65.2±2.37)〕歲。對照組58例,男28例,女30例,年齡60~75〔平均(65.5±2.71)〕歲。兩組性別、年齡、疾病程度方面無差異 (P> 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全球哮喘防治的創議》(GINA)(1998美國國立衛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制定診斷標準。基本診斷條件:(1)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以上,常見清晨和(或)夜間發作性咳嗽,運動或冷空氣刺激后加重;(2)查體臨床無感染陽性體征,經長期抗生素治療無效;(3)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可使咳嗽發作緩解,但停藥后短時間內復發。輔助診斷條件:(1)有個人過敏史或家族過敏史;(2)氣道呈高反應性特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2.2納入標準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符合診斷標準, 年齡60~75歲者。
1.2.3排除標準 (1)不符合納入標準;(2)典型哮喘、咽炎、外感發熱患者;(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結核等嚴重肺系疾病患者;(4)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5)依從性較差, 不能配合者;(6) 1個月內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7)對本藥物皮膚過敏者。
1.3治療方法 治療組:三伏天外用中藥穴位貼敷,將蘇子、白前、貝母、萊菔子、桑白皮、款冬花、沉香和甘草各等粉碎成粉末,加蜂蜜調勻成糊狀,制成直徑2 cm,厚2 mm的中藥糊狀餅,均勻涂敷于醫學上可以接受的無菌膠布上,分別于中國農歷一伏、二伏、三伏的前7天的5~9時敷于人體天突穴,雙側肺俞穴、定喘穴、豐隆穴、腎俞穴,留置4 h后揭下;7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對照組: 口服復方甘草片(石家莊科迪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210960007),3粒/次,2次/d口服,連續服藥21 d。兩組在治療期間均停用其他藥物。
1.4療效標準〔3〕以咳嗽癥狀計分根據患者24 h 的咳嗽癥狀, 對照計分表進行判斷和記錄,總分值=日間計分+夜間計分。痊愈: 咳嗽癥狀完全消失(治療后降至0分)。顯效: 咳嗽癥狀明顯減輕(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6~9分)。有效: 咳嗽癥狀減輕(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2~5分)。無效: 咳嗽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
治療組痊愈3例,顯效9例, 有效44例, 無效6例,總有效率90.32%。對照組顯效為3例,有效39例, 無效為16例, 總有效率72.4%。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3個月后隨訪,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治療組臨床療效穩定持久, 且遠期療效較好。
CVA雖無確切的中醫病名,根據其干咳、少痰、咽癢等癥狀,慢性遷延、頑固難治及反復發作等特點,可將其歸屬于“咳嗽”范疇。不論外感內傷,咳嗽病在肺,肺為嬌臟, 易受內外之邪侵襲而為病。然而,咳嗽不止于肺, 而不高于肺, 總歸于邪客于肺。病理因素以痰為主,痰的產生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肺主氣,具有調整全身氣機,敷布津液以及通調水道等作用,肺病日久,水液不能正常輸布,聚而為飲,繼而成痰,肺為儲痰之器;脾主運化水濕,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而成痰,脾為生痰之源;腎為水臟,水液的正常輸布有賴于腎的氣化蒸騰,若腎虛水液不化,則凝而成痰,因此,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均可致“痰飲內生”。治療時,除直接治肺外,還應從整體出發,注意治脾、治腎。
夏季三伏,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腠理開泄,榮衛通達,伏于肺內之陰寒宿痰之邪易解,同時,腠理開泄,藥物吸收迅速,藥力易于達到深部臟腑而發揮治療作用〔4〕。依據“春夏養陽”、“天人相應”的理論,在夏季三伏天,人體之陽氣得天陽相助,“兩陽相加”,溫補人體的陽氣,陽氣盛則痰飲去,疾病自然康復〔5〕。
本文以蘇子和白前為君藥,貝母、萊菔子、桑白皮、款冬花為臣藥,沉香為佐藥,甘草為使藥。諸藥合用可使氣降、痰消、咳止。天突穴為任脈穴,是治療咳喘的主穴之一。《玉龍歌》曰:“哮喘之證最難當,夜間無睡氣遑遑,天突妙穴宜尋得……”,任脈入咽喉,藥物作用于天突可疏導咽喉及肺系氣血,降氣止咳;同時,取肺俞穴以宣肺祛痰,標本同治;定喘穴為止咳平喘之效穴,豐隆穴為祛痰特定穴,二者合用加強祛痰止咳平喘之效。腎為氣之根,先天之本,故取腎俞穴培元固本以納腎氣;腎俞穴又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膀胱經主一身之表,經氣變動,影響肺的肅降宣發,同時腎俞為背腧穴之一,背腧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穴位,可以更好地發揮藥物對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的調整作用。
人進入老年以后, 五臟功能日趨減弱,老年體質表現虛實兩個方面, 虛是根本, 痰瘀是其病理產物和潛在病理因素,攻補兼施是治療老年病的一個基本原則〔6〕。將上述藥物外敷于穴位,通過經絡傳導,振奮人體陽氣,驅散體內陰寒,溫化痰飲、扶正固本,防病治病,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尤其是以中醫經絡理論和“天時節氣”的中醫時間理論為指導,順應自然的陰陽變化,冬病夏治,將所述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在自然界陽氣最盛的三伏天,采用穴位貼敷,根據同氣相求,鼓舞人體正氣,扶正固本,防病治病,治療老年CVA更具有特殊療效。
4 參考文獻
1蘇 琴,彭朝津.老年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09;23(3):200-2.
2李方治,王笑歌,侯春陽. 老年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普適性和特異性生活質量問卷評分調查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9):483-5.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中醫臨床診療方案22個專業95個病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9-81.
4崔宴醫.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貼敷治療緩解期哮喘500例〔J〕.中醫雜志,2009;50(5):438-9.
5牟曉華,沈 寧,邱夢茹.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臨床觀察〔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6):502-3.
6李 志,王文兵.老年體質研究及其應用初探〔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0;23(2):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