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珊珊 (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 450002)
我們在談到形式美法則時常常要說到數比關系,這是美的結構的很重要一面,很多設計家常利用“數”的原理進行創作,“數”不僅是形式的視覺因素,也是內在的心理因素。一到十這十個數字是中國人民的智慧所創造的,1~10是古代印度人所創造的數字,后經阿拉伯國家傳出,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當人類社會進化到開始用“數”的概念來看待周圍事物時,世界在人類的眼中不再是那么的雜亂無章,而是有了一定的序,“數”使人類對世界獲得了比較準確地表達,這是一個偉大的創造和飛躍。當然,最初也只是簡單的數和數運算,最早能夠夠運用三個數的人也許就是數學家鼻祖了。用來表示多少的數字,如今已成為全我們使用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符號。它上至天下至地,包裹六級,數字不僅僅用來表示量,它的功能和內涵還在不斷的延伸和擴大,成為一個內涵多元素的符號。
一
中國的數從一開始,一開天地、化萬物。數字一明顯帶有自然原形的影子,義從形來,是一個桃子、一條繩子、一條馬路……一的創造是對最初自然形最高度的概括。二是一的翻倍,是一個又一個的重復。三是一的三次累加。一二三簡單明白,只要對單個物體有對應能力的人,都可以看懂它。
數四,不再是一的簡單添加和反復,其造型是幾何正方形體感覺,它就是以某種方形事物為參照,表明前人已經具有空間思維的觀念。數五,要找出它描寫的對應物就困難了,只感到它的劃道較多,我們仿佛感覺到表示的數量越大筆畫就應該越多這個道理。但事實并非如此后面的數字則發生了變化,六七八九十有的是兩劃有的是三劃,卻表示著比較大的數量。這又是為什么呢?
從數字一二三從形態上看就是是簡單地重復,它們帶有自然生活的氣息,我們可以把它當成這是人類最早的“繪畫”表現。從這些形態表現上看,任何沒有情感的繪畫都是很狹隘的理性“亂畫”。這時只有直線條單純抽象的變現力,我們可以看做這是人類早起的心理狀態表現。而從四五開始發生了大的變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從現實向形象的轉移,四與五的形式還保留一些現實生活的描寫。而六七八九十完全是意義上的符號了,它們表達出超常的形式和觀念。將現實生活和人類的想象及感悟而成。它們在價值取向上是多項思維。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它們超越了現實的具體生活對象。我們來分析下看它們是如何超越的。
數字六的形態既不像一二三那樣單一的橫線,也不像四五那樣的幾何形體,它是一條橫線,線上一點如頭,左右兩條視覺張力相等的斜線,給人以平衡站立的感覺。它是視覺復合元素張力組合的體現,它是多向思維的初次展示。數字七,是兩條不同的相交線。一條線橫和一條上直下曲線中間相交固定,給人的視覺感覺是欲飛不能,欲倒不得,在前仰后合中求得一定視覺平衡,平衡中彰顯出韻律和節奏,這是一個反常的表達充滿奇趣的平衡。其觀念和形式超越了我們心理的平衡原則,這充分體現了當時人們的一種反常化的智慧和勇氣。正是這的頓悟性思維,更彰顯出人類的智慧,這種形式的出現,是人類大腦的一種 “意外超越”。數字八,其形態是兩條對立的斜線組合,若兩斜線向上延伸相,交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給人以形斷神連的感覺。數字九也是由兩條線構成,直線一眼便可以看出,而那條類似蛇形的線,由于長度比較長,轉折程度也比較多,線的起伏轉折越多,延續的時間就越長,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就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形態的轉換,增加了很多的誘惑想想力,數字十,是垂直線和水平線的相交,這樣線給人的感覺既孤立又緊密聯系,形成上下和左右的對稱,把空間和時間和諧的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視覺形象。
中國數字形象的創造,經歷了一二三經歷了最原始的單純、四的規矩、五的穩重、六的機敏、七的奇巧、八的簡潔、九的迷離、十的完美階段,展示了人類情感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以意象和形態的變化從而建立了一個多元化的感情信息世界。
二
我們現在常說和用的阿拉伯數字1 2 3 4 5 6 7 8 9 10,它們也不是一人創造出來的,現在阿拉伯數字已基本在世界通用,成為標準數字符號,和我國的數字相比較,在功能運用上表述是一樣的。唯有外在的表達形式不同而已。它的起始數是1,是一條垂線,給人的感覺是上下可以無限延伸的直線,它以最簡潔的形式表現出運動的無限的、溫暖的可能性”(康定斯基)。數字1的涵義與圖形是一致的。以1為基本單元型,使之變形扭曲,變成形態各異的2 3 4 5 6 7 8 9 0,它們各有不同的彈性和強度,它們是數字1的再造,各符號中含1的基本元素都發生了變化,構成了體系1的在現和重新排列,這種新的編碼法表現出了無限的意念。
現將中國數字與阿拉伯數字進行對相比,從形態上看,中國的數字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視覺上給人以均衡的感覺。中國數字基本上多直線,對比都比較強烈些。中國數字經過演變,它遵循一定的規律,在外形上的追求和考究,使它成為文字形式的書法,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悟性和視覺感。
阿拉伯數字多是用曲線,除了數字1之外,幾乎都找不到平衡的姿態,這些數字經過后來人為的規范,人們一般都是一筆寫成的1 2 3 4 5 6 7 8 9 0。它們很像蛇的種種姿態,也許是古代印度人對爬行動物蛇的觀察而創造的。阿拉伯數字可扁可圓、基本上沒有沒有什么規律可循,以圓潤生動的線條激發著人們的情感和思維,用簡煉精美的造型追求達意,沒有任何抄襲的痕跡。無拘無束的思維創造出自由、自在、自然的天真情趣的天國。它們造型其實 是不容易被人們一眼就能看出的平衡, “最不易看出的平衡才是最美的”,它們是“不穩定”的,正因它們的不穩定而又有規律的圖形,才更有吸引人的眼球。筆畫簡潔,便于手寫,實用性很強,這也許就是阿拉伯數字在全世界所通用的原因吧。
不管是中國的數字還是外國的數字,最初的產生都是為了計數使用,這是起初的功能,至今仍是它的主要功能。其實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在感覺的深層與外延中,數字又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的神奇。數字符號不一定與表示的數量相對應,“數字更多的是將人們引入超現實的境地”,人們對數字符號的認知并非單一和明晰無疑的,而是瞬息萬變和豐富多彩的,這些不同的認知不可能為數字符號呈現為多義網絡和復象化的奇觀。比如一個橘子,一個就是一個,一個就是比兩個少的意思。但“世界唯一”“行業第一”卻有一比二大,一比二強的意思。“一去二三里,三五成群,七上八下”等,此處明白無誤的數字,表達的卻是含糊不定的數量和意味無窮的內容。同一個數555是房間號或門牌號也可以是商標;身份證號的數字代表著省市縣地區及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別;有時數字所表的數量和所含的質量是兩碼事,數字成了新的意義內涵載體,這就是它的隱喻功能。在隱喻中,數字符號擺脫了人類常規的理解定義,給人以反常的思維和感覺,使人發揮一定的想象空間和想象力,達到一數多義,從而賦予數字符號以新內涵和生命活力。
“數”能構建世界圖式,數的內涵和外表都是大千世界。人們不僅在數字的創造過程中探索和積累了多種審美經驗,提供了多種的標志符號,在組合運用中又發現和產生了神奇的效應。數字以簡潔的線條作為一種引導我們眼睛的手段,看似簡單,實則表現了豐富的內容。數字是造型、是符號、是標志、是設計。數字以人類的受用說明其創意的超前性,因此數字對于今天的現代設計是一個絕好的例證,數字仍是一個激蕩人心的開掘不盡的秘密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