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旖旎 (西北民族大學在讀研究生;中國畫人物畫工作室 730000)
追溯水彩的產生,那還在16世紀的歐洲,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但水彩畫在人們的印象中,依舊是小畫種,主要是以風景畫為主,這同東方繪畫最主要的畫種——中國畫,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相較甚遠。但在西方繪畫中,卻是水彩畫最貼近中國畫,與中國畫很多的繪畫語言相似甚至能彼此運用。在水彩畫引入中國之后,借鑒了不少中國畫的技法與表現形式,使得西方的水彩畫在中國本土化。
若說中國畫和水彩畫最大的相同之處,莫過于對水的依賴。
中國畫往往還被稱為水墨畫,可見水在中國畫之中的地位,無水則不中國畫,水不但是中國畫創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具,更是體現中國畫精神的介質。“剛柔并濟”的水,正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精神中的精華。《畫譚》有云:“墨法在于用水,以墨為形,以水為氣。氣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稱,實有至理。”
在水彩畫中,水也是不可缺少的,水彩的那種通透靈動之感,正是其他西方繪畫如油畫版畫之中所沒有的,而這種感覺正是通過水來表現。尤其是水隨意的流動干涸了之后,顏色所產生的水的痕跡,正是水彩畫中所特有的。
也許正是因為對水的看重,所以中國畫和水彩畫都透著一股靈動和雅致。尤其是在中國工筆畫和水彩畫相較而言,兩者都帶著一種透明的舒緩的沒,不急不躁,讓觀賞者看之舒服清新,一股淡雅脫俗的氣息從畫面之中脫穎而出,洗去人們塵世的浮躁,帶來心靈上的安寧。
再說兩者的不同,從形式上來說,就材料而言兩者對水的依賴都是無可言喻的,但是在色彩顏料的運用上,還是有些許不同。中國畫重于用墨,水墨水墨,“水”和“墨”兩者是不可分離的重要因素,墨的氣韻變化和水的流動灑脫相互結合,形成一種東方風韻的繪畫。同時水彩專注于顏色,大部分是通透感強烈的水色,而中國畫除了水色之外,更是對諸如孔雀藍赭石等石色是不可或缺的,但兩者就于顏料來說,并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筆和紙的不同卻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畫的紙的種類紛繁,根據不同的畫種可用到生宣熟宣皮紙絹等等,而水彩畫的用紙就比較單一,大部分都用的是水彩紙,而水彩紙有粗紋細紋,所展現出來的效果和中國畫就全然不同了。再說到筆,中國都是毛筆,用動物身上的毛,而水彩筆也可用毛筆,也有用尼龍做成的筆。
中國畫重線,而水彩畫重面。當然只是有所側重,并不代表中國畫重線就不中點面,相對的水彩畫亦是如此。中國畫在透視上面并不是很看重,用的大都是散點透視,如《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等,一幅畫之中,觀畫者如同走馬觀花一般的欣賞,每一個小點都能獨自成一個畫面。而水彩畫傳承了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以主體物為中心,注重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效果。
然后說兩者所表現的內涵。中國畫注重氣韻,在謝赫的《古畫品錄》中,總結了中國畫的要點“六法”,即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而氣韻成了六法之首,最為重要。也就是說相較于描繪對象的形象,中國畫更注重“意”而非“形”,當然比不代表不注重形。而水彩畫亦是傳承西方繪畫,以寫實為主,注重對事件本身的描述,對景物物體客觀的看待。
最后要說技法,這是一個非常廣大的話題,所以這里只能簡單列舉一兩點來說。中國畫有一種“留白”的手法,就是為了讓畫面更加協調舒服虛實得當,而直接大面積的空白。比如很多山水畫中,把天空云層甚至是河流,直接空白出來,不去處理他。但這種留白的意境并非是單純的空白出來,而是為了反倒產生一種空靈的美感,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當然這種留白在水彩畫之中也是有的,大多要輔助一些如白蠟、白膠等工具,讓自己想空白出來的地方能輕易的實現,而不會被顏色沾染。雖然兩種畫都是為了留白,但中國畫主要是為了畫面需求,產生出虛實之美,是白中有畫,虛中有實。而水彩畫的留白主要是為了做出白雪冰晶等效果,更好的描繪出事物本身的面貌。
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十八世紀西方傳來水彩畫已經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若單說水彩畫似乎并不準確,給一個更加具體的名稱,應稱為“中國式水彩畫”。而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中國畫的元素。
若說可以運用到的技法,那數不勝數,首先我們就從中國畫最注重的線條來入手。水彩畫大多都是用水填顏色,肆意的暈染在紙上,在一小塊區域就能達到色彩和透明度的變化,但大都是塊面上特點。因為水彩畫材料的限制,不可能如中國畫一般的皴擦潑墨,但它可以學習工筆畫那精雕細琢的線條,可纖細柔美,可粗獷張揚。水彩畫是幾乎不見我們中國畫意義上的線條,若能運用其中,豈非能豐富畫面,更是能讓在水彩畫中比較少見的人物畫在通過線條的運用,得到更好的發展。
追求中國畫的“氣韻生動”,我上面就提到過,中國畫對氣韻生動的重視,以及在中國畫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因為“氣韻生動”這四個字不僅僅是中國畫的內涵,更蘊含著中華上千年文化的精華。宗白華曾指出:“氣韻生動,這是繪畫創作追求的最高目標,最高的境界,也是繪畫批評的主要標準。”而水彩畫若是想在中國生存并得到很好的發展,就不得不去探究和追尋。
水彩畫可學中國畫的地方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水彩畫若想在中國這個獨特的東方文藝世界生根發芽,就必須融入中國精神世界之中,從而形成別具特色的中國式水彩畫,由此可見,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對中國畫,尤其是傳統中國畫的借鑒和學習。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水彩畫將會繼續在中國風韻的藝術世界,繼續發展下去。
[1]陳根雄,朱輝.《簡論中國水彩畫對中國畫藝術觀念的借鑒》.
[2]魏東.《中國畫與水彩畫技法的互補教學法探析》.
[3]袁振藻.《中國水彩畫史》.
[4](南朝)謝赫.《古畫品錄》.
[5](清)張式.《畫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