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河南商丘師范學院現代藝術學院 476000)
鈞瓷即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燒制出的瓷品,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禹州神扈鎮一帶。鈞瓷極其珍貴,自宋徽宗時,即被定為宮廷御用珍品,屬“皇宮專用的貢瓷,寶瓷”,民間不得私藏,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才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美譽。禹州鈞瓷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精美的色彩聞名中外,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和較高的美學價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中國五大名窯之一,禹州鈞瓷具有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地方特色,概括起來有4大特點:
鈞瓷作為宋代御用貢品,其造型體現了皇室的肅穆嚴謹,同時也兼具宋代藝人的古樸渾厚,線條規整,紋飾簡練,工藝精細。歷經上千年演變,鈞瓷的造型繁多,單以傳統造型來說,以洗、尊為例,就有八十多種。當代鈞瓷造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突破了品種單一、遵循守舊的局面,引進其他瓷器的表現方法,甚至大膽采用西方世界的美學理念,創作出了大批主題深刻、構思新穎的鈞瓷造型,如壺、瓶的造型,在設計上幾乎沒有任何的人工圖案的修飾,突出了簡潔、大氣的特征神韻。
鈞窯瓷器的胎色灰白淺黃,底刷漿釉,釉色以天青、月白、玫瑰紫為主,與灰藍、海棠紅等交接在一起,給人以變幻無窮的色彩,故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美譽。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鈞窯尊”,其口沿內部施天青釉,器形外部海棠紅、玫瑰紫和天青交相輝映構成了變化莫測的美麗畫面,用“夕陽紫翠忽成風”來形容它也一點不過分。
傳統鈞瓷形制追求簡約自然的風格特點,但為了突出主題、渲染藝術效果,也會使用各種裝飾手法。其內容有動物、人物、花草、抽象圖案等等,鈞瓷的裝飾手法已有一定的規范性,主要可分為兩種類型:(1)人工雕刻式。在鈞瓷表面進行雕刻裝飾是當代新興的裝飾手段。創作者為詮釋自己的人文觀點,通常會在器物上留下環條狀或其他形狀的空間,不施釉,或采用淺浮雕等雕刻方法進行雕刻,如荷風清韻、夏風尊、花城等,都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還會在創作中使用泥塑工藝或雕、塑、線綜合的裝飾手段。(2)自然形成式。鈞瓷在燒制過程中,因釉層厚重和燒成溫度等原因,會出現多種不規則的自然紋樣,比較常見的有蚯蚓走泥紋、百級碎、冰裂紋、兔絲縷、孔雀羽、袈裟衣、珍珠紋等等,形態自然、奇妙,令人叫絕。
鈞瓷的制作工序繁多,燒制條件講究。所謂“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細微節尚不能盡也?!睋私?,鈞瓷生產一般需要經過加工、造型、制模、成形、素燒、上釉、釉燒、檢選八大工序。首先是選料,經過風化和細磨后,按比例合成為鈞瓷泥或釉料。然后,鈞瓷匠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通過徒手捏制、用模具拓制或在轉動的輪盤上手拉泥坯使其成形。為了加大坯體的強度和增強坯體的吸水性,便于施釉,成型的坯體要先入窯燒一次,即所謂的素燒。素燒成型后,開始上釉。掌握好火候、溫度是鈞瓷燒制成功的關鍵,窯工們就是透過觀察孔,觀察火焰的顏色,來判斷窯爐的溫度,如有哪道程序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盡棄,故有“十窯九不成”之說。
禹州鈞瓷藝術和其他民間藝術一樣來源于生活,是屬于生活的美術,因此在鈞瓷的造型中也體現了大量的民族意蘊。在發揮鈞瓷材質、功能、工藝特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藝術語言。所表現的動物、人物、圖案等大都寓意吉祥,反映了中華民族固有的民族喜好。如1997為迎接香港回歸送給香港特區政府的“豫象送寶”,是一對高為1997毫米的鈞瓷大花瓶,作品由瓶、墩、座組成,總高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歸。瓶是傳統的觀音瓶造型,端莊、古樸,整個釉色以紅為主,象征喜慶、紅紅火火;墩,內方外圓,寓意天長地久;象為河南象征,三象合立,象駝寶瓶,取“吉祥瑞應,太平有象”之意。又如2010年專門為上海世博會推出的“世博鼎”和“世博簋”,造型取材于我國古代重要禮器鼎和簋,并融合了“福”“壽”“如意”“四大神獸”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元素,寓意四海康寧、瑞澤萬邦??傊?,這些造型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和祝愿,直接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性格和品德,是一種內在精神價值的體現。
儒家美學崇尚玉。瓷器素有“類銀雪,白如玉”的美譽,鈞瓷也不例外。鈞瓷由于自然的窯變,使釉面上的各種礦物質相互融合,形成獨特的乳光釉色,華而不俗、光不刺目,無論從質地和光澤上都給人玉的感覺:溫潤、優雅、含蓄,無不體現了儒家“文質彬彬”的審美理想。
道家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疤斓?、人道”“自然”和“人為”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親密和諧關系,鈞瓷正體現出了這種精神?!叭说馈斌w現在窯爐上,從形狀上分析,窯爐好似鈞瓷的母體,鈞瓷的泥土、煙道、柴火都是依法自然而建,火是大自然的靈氣來源,是自然之物,而“天道、自然”因素也得以體現。其天然的土、水、石經過無形火的藝術,再加上藝術大師的創作,形成意境、理念為一體的藝術作品。是天道也是人道,是自然也是人為,“天人合一”對禹州鈞瓷來說就是實至名歸。
在鈞瓷的造型中可以看出蓮花是常用的題材之一,這正是鈞瓷文化對佛教文化吸收的反映?!吧徎ā彼追Q佛教圣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象征著純潔高雅。如蓮尊造型打破了傳統的圓形、方形樣式,與冰清玉潔的色彩交相輝應,深刻詮釋了剛毅正直 、恢弘大氣的佛家情懷。
禹州鈞瓷,以其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質樸率真的表現手法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蘊呈現出禹州鈞瓷獨特的藝術特征,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影響著世界,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的審美取向,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贊賞。同時啟發我們:要想使我們的生活元素不脫離傳統,又充滿時代精神,只有堅持創新的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傳統的豐富藝術元素,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
[1]章朝輝,潘寨民.陶瓷上的民族文化特征[J].中國陶瓷,2007(2).
[2]李幸.長沙窯陶瓷藝術與湘楚文化[J].裝飾,2007(3).
[3]王慶斌.禹州鈞瓷藝術產品系統設計的振興研究[J].中國陶瓷,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