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杭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建筑裝飾藝術分院 400067)
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是大學生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一部分,與其他文理學科相比有著獨特鮮明的特征。因此,對這一群體的教育管理,需要相關教師努力掌握該專業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方式,因材施教,做好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較其他學科大學生而言,環境設計類專業大學生樂于彰顯個性,思想活躍,樂觀開朗,崇尚自由。他們是大學生群體中最充滿激情的群體。然而,藝術類大學生普遍思想缺乏深度,不關心時事政治,熱衷專業的學習卻忽視了自我理想信念的自我培養,因而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所影響。
大多數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從高中時期便開始了獨立生活,在藝考之前他們便離開家人在外參加長時間的美術集訓,往返于各地參加各高校單獨命題的專業科目考試。獨特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使得他們具有較強的獨立能力,相較其他文理科專業而言,他們擁有較豐富的社會經驗,這有助于他們進行專業學習。但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他們明顯缺乏紀律觀念和自我約束力,如上課時間隨意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缺乏集體榮譽感;時常晚歸不歸,熱衷于玩網游等。
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在高考中需分別參加專業課和文化課考試,而高考中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比其他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要低得多,這導致很多學生重專業、輕文化課,加上相當一部分學生是源于參加文、理科高考考取大學無望才退而加入藝考生行列,因而造成該專業大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素養。進入大學以后,該專業學生大多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樂于追求專業設計能力的提高和設計軟件使用的熟練度,但對人文社會學科缺乏興趣。殊不知人文社會學科知識的積淀能強化設計類學生對專業的理解力,促進他們的審美思維的發展以及整體素質和藝術修養的提高,正是由于缺乏對人文社會學科的重視,造成其普遍文化基礎薄弱,從而制約了他們的專業發展空間。
如何有針對性地引導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我們從事環境設計教育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以筆者看來,在教育管理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問題上,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針對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輔導員在學生大一時期就應著手建立一套規范的班級管理制度。對出現問題的學生,立即進行教育并嚴肅處理, 充分發揮規章制度對學生行為的規范和導向作用。其次,輔導員要著力進行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將專業能力優秀、思想素質較高的學生融入學生干部隊伍,充分給予他們機會進行鍛煉,樹立他們自主管理意識和責任感, 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以他們的組織力和模范作用帶動班級學生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建設。再次,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向來對專業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具有強烈的崇敬之情, 因此,專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融入正確的價值觀念,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學生在進行環境設計的實踐中,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生使用設計軟件的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良好的文化涵養和審美素質,這是學生能在設計行業長期發展并作出成績的關鍵。就目前而言,很多學生的設計作品模仿痕跡較重,缺乏原創精神,缺少深刻的內涵,其中基本原因便是學生缺乏足夠的文化涵養。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必須改變該專業學生輕文化、重專業的現象。所在學院除了開設好現有的專業課程之外,可適量開設大學語文、歷史、社會學、美學等人文社會學科課程,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人文社會學科類專題文化講座、讀書交流會、作品展覽會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專業老師需要在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好習慣,有意識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專業設計大賽,鼓勵團隊協作,專業老師為其提供比賽信息并進行指導,讓他們在比賽中積極展示自己的創意,迸發出自己的創作熱情和靈感,讓他們在比賽中看到自己的真實實力以及與優秀選手的差距,從而有目的地加強薄弱環節,彌補自己專業的不足。
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大多性格開朗外向,情商普遍較高,但是因為學習、就業的壓力較大,難免出現心理挫折,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個人正常學習和生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輔導員,應在學生們大一伊始就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不能因為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整體樂觀開朗的共性而忽略了個體差異。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要注意“點面結合”。“面”就是全面引導,要教會學生合理調整自己的情緒,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力量,采用宣泄、傾訴、轉移等各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另外,定期組織舉辦各類心理講座,增加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幫助;“點”就是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如具有偏執乖張、自卑感強烈、人際關系緊張、沉迷于網游等特征的學生,輔導員應建立好心理檔案,通過面談或者使用QQ、微博等方式加強對他們的了解,多與他們溝通談心,悉心聽取他們的內心想法,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良心理特征,培養他們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學生思想的不斷變化,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作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應順應社會形勢發展,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努力探索具有實效的教育管理辦法,幫助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健康成長與成才。
[1]楊喜美,李鵬.生活視角下的生本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5(7).
[2]王仁勇.藝術類學生培養模式中的德育策略[J].職業時空,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