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為尋找無需大量資金和人力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實施的、預防糖尿病的有效策略,荷蘭糖尿病協會為空腹血糖受損(IFG;根據WHO標準:空腹血糖6.1~6.9 mmol/L)者制定了健康生活方式持續改善指導計劃:“糖尿病預防路徑圖”(以下稱:路徑圖或RM)。該計劃由全科醫生和執業護士在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過程中施行。試驗將對RM的可行性及經濟有效性進行評價。方法與設計在進行全科診療的同時開展組群隨機臨床試驗,對高危人群實施機會性篩查和主動病例搜索。一旦做出IFG診斷,鼓勵患者接受1年內3~4次由執業護士提供的咨詢,從而指導患者增加活動量并改善飲食習慣。必要時,將為受試者指派營養師、理療師,或推薦生活方式改善項目和/或當地體育活動。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試驗結果主要體現為體質指數(BMI)的變化,此外還體現為腰圍、體力活動量、飽和脂肪總攝入量、收縮壓、血糖、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的測量水平及行為決定因素,如風險認知、對疾病的認知和治療動機的改變。根據樣本量計算結果,每組需包括120名受試者。在干預前進行結果測量作為比較基準,并分別于實施干預后1年和2年跟蹤測量。通過有效的問卷調查,在診療、體力活動、進食及其行為決定因素改變的過程中,對體征及生化測量數據進行評估。利用慢性病模型(Chronic Disease Model, CDM)評估成本效益。在衛生保健專業人員中開展會談檢測可行性。討論研究結果將為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和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如果研究顯示RM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那么此計劃便可推廣使用。
原文見:Hesselink AE,Bilo HJ,Jonkers R,et al.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rotocol-based lifestyle program to prevent type 2 diabetes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J].BMC Family Practice,2013,14:184.doi:10.1186/1471-2296-14-184.Published at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296/1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