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達
(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省對口單招是專門面向中等職業學校選拔優秀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深造的考試,面向中等職業學校(如普通中專、職業高中、職業中專、成人中專等)。它是為了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種招生形式。
對口單招探索了一種新型的中、高職相互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豐富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也有力推動了中職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歡迎。
對口單招創意色彩改革從2010年開始,已經實施了五年。改革重點建立創意色彩考試評價體系,做好創意色彩評分標準及評分權重的細分。同時,對中職校傳統設計藝術的專業基礎教學進行了全新的改進,職業學校單招的學生將來大多從事的是設計工作,而不是成為畫家。如今是數字化、現代化時代,各種多媒體影像可以輕松對形象進行復制、拷貝,但設計不能復制,因為設計追求的是獨創性。目前,我們的創新設計、原創設計在國際舞臺上一直比較滯后,一些優秀的建筑師、服裝設計師、動漫師都是外國人,我們的設計師在創造力上明顯不足。
評分要求:
(1)主題突出,形式創新,表現手法獨到。 30分
(2)構圖新穎創新,符合構圖原則。 20分
(3)色彩構成明快,和諧統一。 20分
(4)畫面制作精美,用筆嫻熟。 20分
(5)物體塑造表現清晰,風格統一。 10分
授課單招藝術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素描和色彩基礎。較喜歡動手畫畫,但對相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缺乏興趣。活潑好動、喜歡幻想,表現,但缺乏成功的體驗。由于獨生子女較多,受挫能力低,很多人不能很好地面對失敗,容易消極退縮。因此,教學設計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體驗成功和失敗的機會,引導其在體驗中“悟出”教授的道理。
職高對口單招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色彩知識、作品表現的內容,讓學生欣賞了解藝術家采取的表現手法和初步熟練掌握表現一定的水粉靜物畫面同時在此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形式創新主題突出,應用新穎的表現手法方面有自己的獨特表達,還有的試卷在色彩構成方面大膽新奇,用色要求瀟灑自如,在用筆用色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準。
教學需要讓學生欣賞近代重要畫派的藝術特點,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用個性化的眼光去理解、感悟裝飾色彩,這是創意色彩教學的中心和重點。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單招創意色彩,樹立通過對了解單招創意色彩的模仿與創新,樹立成功的信心。
欣賞:畢加索、梵高、馬蒂斯、康定斯基、趙無極、格里斯、邢健健、亨瑞等藝術家的作品。
由于對單招創意色彩的多元化定義,尤其藝術追求的個性化、多樣化表現,學生一開始比較難以確定自己喜歡的風格,因此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如何按照自己的喜好,克服自身的局限,開發潛能,從模仿到創新,走向成功,對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因而是創意色彩教學的難點。
問答法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其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伴互助合作能力;畢業生的榜樣示范可以直觀地為學生提供成功的示范,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做好榜樣,活動體驗法有利于學生直觀地體驗成功,復習、感悟學習內容。
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予學生啟發,向大自然學習。
肌理在高考中的應用:
(1)拼貼:利用中國傳統圖案,突出瓷器特質,與畫面整體風格協調。
(2)刮擦:使得主體物及其投影表現細膩生動。
(3)塑料袋拼貼:巧妙使用塑料質感,其褶皺和塑料的光澤產生美感。
(4)紗布拼貼:巧妙使用紗布質感,與桌布質感相接近。
(1)含義
是指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即各種縱橫交錯、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紋理變化,是表達人對設計物表面紋理特征的感受。
(2)分類
肌理分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兩大類。
(3)作用
肌理與點、線、面、色彩等基本構成元素一樣,在畫面中組合而成某種形式及形式關系,激起人們的審美情感。
肌理效果在繪畫和設計中的應用歷史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陶器就是用壓印法在器物的表面形成繩紋等紋理進行裝飾,漢代的畫像磚和瓦當上也有草編紋樣出現,宋代的瓷器中有窯變所形成的自然裂紋。
肌理效果由繪畫材料決定,繪畫材料中筆與紙的結合很關鍵。可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可做出或細膩,或粗獷,或寫實,或變形,具有美感的肌理效果。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肌理為豐富我們的作品和美化我們的生活而被廣泛應用。它還體現在廣告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家居設計、器皿設計、環藝設計,攝影藝術、雕塑藝術、工藝美術等方面,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收集有關這一方面的資料,也為我們設計色彩創作提供素材與靈感。
基本方法有:筆觸法、灑鹽法、吹灑法、噴繪法、刮刀法、自流法、揉紙法、上蠟著色法轉印法、拼貼法等。
表現肌理是對設計色彩的一個再創造,要加深對肌理的自然美、藝術美的理解,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與創作,才能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才能在技能專業高考考試中考出高分!
作為藝術教育的教師,我們深知藝術貴于獨創,藝術的品質貴在創新,但是面對長期形成的習慣性藝術高考的教學方式,要對大一統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其難度可想而知。當然改革這當中最為重點的應該是建立創意色彩考試評價體系,這當中還包括中職教學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改革還必須得到考生理解和教師支持,因此必須做好創意色彩評分標準及評分權重的細分,有了評價標準就有了教學的目標,必須對中職校傳統設計藝術的專業基礎教學進行全新的教改。在師生的共同探討和努力下,對藝術設計類的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出現了一系列優秀的習作,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創新,一定會有可喜的進步。
[1]羅杏美.淺談對口單招色彩教學改革[J].新課程學習·中,2012,(7).
[2]樊愛成.淺談對口單招美術班的素描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