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菊紅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中醫院護理部,甘肅隴南746400
嬰幼兒慢性腹瀉的治療與護理
宋菊紅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中醫院護理部,甘肅隴南746400
選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間在該院進行治療的慢性腹瀉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其病理病因及診斷結果等采用中醫、西醫等治療方法,分析與探討慢性腹瀉患兒的病理病因等,以更好的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減輕患兒的痛苦。
嬰幼兒腹瀉;治療;護理
嬰幼兒慢性腹瀉是一組多因素致病的臨床綜合癥。包括二周以上持續性腹瀉;營養物質吸收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反復感染等。他們常相互形成惡性循環,嬰幼兒危害很大,不但嚴重影響小兒的體格及智力發育,也是在腹瀉疾病中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1-2]。由此,筆者選取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間來我院就診的慢性腹瀉患兒的臨床資料,以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與護理措施,現就其詳細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 原因
中醫認為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脾胃虛弱等多見。
1.2 現代醫學認為小兒腹瀉可將病因分為兩大類
感染性因素(腸道內感染和腸道外感染)。
①病毒感染,是其常見原因。以輪狀病毒最為常見,有明顯的季節性,以秋季多見,好發于6個月~2歲的嬰兒。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稱呼腸病毒。
②細菌感染,主要是大腸桿菌以及空腸彎曲桿菌。如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可誘發不敏感的金葡球菌、緑膿桿菌等致病。
③寄生蟲或霉菌性腸炎,多發生于營養不良合并慢性腹瀉且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皮質激素的患兒[3]。
④繼發性腸炎,主要繼發于呼吸道感染,因發熱或病原體因素作用,使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是飲食因素,氣候因素,腸酶的缺失,食物過敏等。
2.1 辨證
由于病情遷延日久,患兒體質的差異,護理治療之不同;因而臨床病情輕重懸殊。輕者便次不多(但較常時多),便溏如糊狀或蛋花樣,呈黃色或黃綠色。身熱甚或無熱,嘔吐不顯著,食欲欠佳,精神尚好。重者便次增多,一日達十多次或更多,嘔吐頻發,患兒發燒,精神欠佳,不欲飲食,口唇發干,甚或目眶凹陷,尿亦減少,嗜睡。
臨床應根據糞便性狀與癥狀表現,分辨其寒熱虛實,為分型論治、用藥提供依據。
2.2 診斷
①長期大便次數增多。②營養不良的表現。③機體抗病能力低下。④長期慢性的脫水證及電解質紊亂表現。⑤實驗室檢查。(1)+(2)/(3)/(4)其中一項或兩項可得出臨床診斷,實驗室檢查有助于確診。
3.1 中醫治療
根據辨證分一下及型進行治療。
3.1.1 脾陽虛瀉癥見面色萎黃,消瘦神疲,腹滿不渴,舌質淡,苔白脈緩弱。方用:參苓白術散和升陽除濕湯加減治療。腹脹者加木香6 g,大腹皮6 g,大便中夾雜未消化食物者加焦山楂谷芽各5 g[4]。
3.1.2 脾陰虛瀉癥見患兒眼窩凹陷,皮膚干燥,倦怠或煩躁,口渴欲飲,瀉多黃水,小便赤,舌光絳,脈細數,方用:五陰煎合四苓湯加減。熱者加大青葉,青蒿各6 g,嘔吐者加柿蒂生姜各3 g,黃連2 g。
3.1.3 陰陽俱虛瀉嗜睡肢冷,面色晄白,神疲氣弱,表情淡漠,皮膚干燥或枯癟,眼眶凹陷,舌質干絳,脈細數,方用:右歸飲加減。傷陰者加麥冬10 g,烏梅6 g,傷陽者加干姜、白術肉桂各3 g。
3.1.4 脾陽虛瀉腹瀉連綿不止,食入即瀉,完谷不化,面色晄白或見脫肛,苔白質淡,脈細數。方用:健脾益氣湯合四神丸加減。脫肛者加黃芪20 g,炙升麻6 g。
3.1.5 脾腎陽虛多見夏日署月,癥見長期慢性腹瀉,大便稀溏,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全身濕疹,發熱口渴,舌苔黃膩。方用:葛根芩連湯加減。嘔吐甚者加半夏、陳皮、蓽澄茄各3 g,熱甚者加石膏、大青葉10 g、青蒿3 g。
3.2 西醫治療
3.2.1 治療原則預防脫水,糾正脫水,合理膳食,合理用藥。
3.2.2 飲食及支持療法嬰兒提倡母乳喂養,以防牛奶過敏,暫停添加輔食,口服補液鹽。重度脫水伴并發癥者,需靜脈補液,以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必要時輸入血漿或水解蛋白。
3.2.3 微生態療法暫替抗生素,選用VC,葉酸,乳酶生,思密達等以扶植正常菌群。根據糞便涂片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3.2.4 肚臍外敷治療用75%的酒精將適量云南白藥粉調成糊狀,局部用75%酒精常規消毒后將藥糊敷于肚臍上,用無菌紗布覆蓋,再用膠布固定包扎,12 h換藥一次,也可用傷濕止痛膏固定。
4.1 加強臀部護理
①保持臀部的清潔干燥:勤換尿布,便后及時用溫水清洗臀部,用柔軟、干燥、清潔的毛巾拭干,撲上滑石粉,必要時用燈照烤。②預防臀紅:除保持臀部的清潔干燥外,在清洗后可涂一薄層植物油、凡士林或石蠟油,以減少刺激;選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并保持其清潔干燥,同時避免把尿布兜得過緊。③臀紅、糜爛的處理:在每次排便后,用溫開水或4%硼酸洗凈,吸干,再用棉簽涂上凡士林或石蠟油,并用燈泡照烤(注意距離,以防燙傷),2次/d,每次10~15 min,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臀部暴露在外,每日2~3次,每次10~20 min;如已發生糜爛,可用氧化鋅油膏或魚肝油涂抹,有繼發感染時可用1:4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吸干后涂以龍膽紫,注意在擦拭時避免用毛巾直接擦拭,應輕輕沾干[5]。
4.2 嚴格的飲食管理
①輕型腹瀉應暫停添加輔食,特別是油脂類食物,人工喂養者可先喂米湯(最好是小米粥),熬的越爛越好,還可加一些胡蘿卜泥,牛奶應稀釋或用脫脂奶。②重型應暫時禁食,嚴重腹瀉及腹脹者應適當控制飲水,當吐瀉好轉后逐漸恢復飲食,但不宜濫加食物,以免加重胃的負擔。
4.3 密切觀察病情,詳細記錄出入量
①觀察輸液后尿量的變化:如補液合理,3~4 h應排尿或比原來尿量增加,說明血容量恢復。②眼眶凹陷是否恢復,眼瞼有無浮腫:如24 h眼眶凹陷恢復,說明脫水糾正,如眼瞼浮腫,說明鈉鹽輸入過多[6]。③加強巡回觀察:隨時查看輸液是否通暢,輸液過程中有無異常反應,根據補液量、病情、藥物的性質隨時調整滴速,及時更換輸液瓶。④及時、準確的記錄嘔吐、腹瀉的次數,量及性質,尿量,口服及靜脈補液的量、種類及時間,以供治療參考。
嬰幼兒慢性腹瀉是一組多因素致病的臨床綜合癥,由報道指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幾乎每個3歲以下的兒童都曾患過腹瀉病,有近100萬小兒因脫水、水電解質紊亂而死亡,因此,足以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由以上可知,經辯證診斷后,采用中醫脾陽虛瀉、脾陰虛瀉、陰陽俱虛瀉、脾陽虛瀉、脾腎陽虛的中醫診斷及開方和西醫在預防脫水,糾正脫水,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的治療原則前提下,采用飲食及支持療法、微生態療法、肚臍外敷治療等治療措施的合理運用下,且經過精心的護理,如臀部:保持干燥、在清洗后可涂一薄層植物油、凡士林或石蠟油以預防臀紅以及臀紅、糜爛等發生時的處理;患兒在輕型、重型腹瀉時的飲食管理;密切密切觀察病情,詳細記錄出入量等措施?;純旱牟∏檠杆俸棉D,且無感染和其他并發癥。
由此,在臨床中,根據患兒的病理特性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及精心的護理措施,可減輕患兒痛苦及加速患兒腹瀉病的康復進程。
[1]李在玲.食物過敏所致嬰幼兒慢性腹瀉[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 (8):566-568.
[2]李穎.推拿治療小兒慢性腹瀉臨床研究[D].長春中醫藥大學,2013.
[3]顧紅祥.中國南方結腸鏡陰性慢性腹瀉患者顯微鏡結腸炎篩查[D].南方醫科大學,2011.
[4]劉小燕.七味白術散治療嬰幼兒慢性腹瀉45例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10):98-99.
[5]孫淑杰,黃莉莉.思密達保留灌腸治療嬰幼兒慢性腹瀉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49-250.
[6]湯小卜.中醫藥治療慢性腹瀉療效的系統評價[D].成都中醫藥大學, 2013.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chronic diarrhea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ONG Juhong
Gansu province Longnan city Wenx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nsu 746400,Chin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September to 2013 June in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in children,according to its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chronic diarrhea,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the treatment plan and reasonable nursing measures better,relieve the children the pain.
In infantile diarrhea;Treatment;Nursing
R714.2
A
1672-5654(2014)10(a)-0098-03
2014-07-28)
宋菊紅(1972-),女,甘肅隴南文縣人,本科,中級職稱,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