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環保NGO發布《藍天路線圖Ⅱ》推動信息公開
2014年1月14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規劃研究所、阿拉善SEE公益機構、自然之友、環友科技、自然大學,共同發布《藍天路線圖》大氣污染調研二期報告,指出一批大型火電、鋼鐵等高耗能企業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呼吁各界推動落實在線監測數據的實時公開,以社會監督促進大規模減排。
對照公眾環境研究中心2011年12月提出的藍天路線圖Ⅰ,我們看到中國在信息發布和預警應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14年1月2日,179座城市實現空氣質量信息實時公開,居民通過電腦或手機就可以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數據。其中,山東、浙江、河北等省率先開啟在線監測數據實時發布。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部分省市的良好實踐有助于滿足公眾知情權,識別區域內的主要污染源頭,天津、廣東、湖南等重要省市的在線平臺沒能如期發布,令人遺憾。
報告分析認為,當前的污染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因而對污染源的識別也必須擴大到區域范疇。根據相關研究,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高耗能產業密集,消耗大量煤炭,形成了巨大的污染排放。為推動減排,一批大型電廠和鋼鐵、水泥、化工企業必須首先得到管控。(邵聰慧 于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