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海
健全法規體系推進軍民融合
東 海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0月25日,國家國防科工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許達哲局長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著力推動涉及國防工業領域的重大項目盡早出臺,為全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統籌軍工發展提供法制保障。10月27日,又召開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研究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最重要的領域。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體現,既是經濟高效、創新發展武器裝備的根本要求,也是優化軍工經濟結構、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軍民融合式發展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軍民融合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它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和歷史沉淀的種種問題,必然觸及各種矛盾,如現在“仍有一些突出的障礙和問題,主要是認識不一致,體制不完善,管理不銜接,職責不清晰,政策不配套等等。”
積極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應做好頂層設計,健全和完善法規政策支持體系。制定新的法規,修改、廢止已有法律法規中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內容,形成符合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層次分明、相互配套、彼此協調的法律法規體系,在制度層面上提供基本遵循,使方方面面的利益得到協調,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才能實現。
軍民融合目標實現過程中的政策法規建設,是目標實現的一個基礎性環節。本刊曾對推進軍民融合法規政策建設研究做過一定支撐,今后更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針對軍工行業存在不合理的重復建設、軍工與民口資源共享不夠、軍民科技相互支撐和轉化不夠等急需解決的問題,積極助力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同時,軍民融合是寓軍于民,在強調“民參軍”的同時,更要注重“軍轉民”,讓軍工技術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
當然,法制建設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制定完善符合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一系列“良法”,做到“有法可依”,更在于它的嚴格執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才能使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