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莉 葉渭川
民營軍工企業科技檔案管理研究
■ 李 莉 葉渭川
檔案管理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辦法,科技檔案管理經過建國后的一系列經驗積累,也日趨完善。但對軍工科技檔案的管理,特別是民營軍工企業的科技檔案管理,還須提高認識、理順關系、查找問題、逐步完善。
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業己有近二十年的歷史,雖然起步較晚,但來勢很猛,民營軍工企業數量迅速膨脹,他們對軍工科技檔案的管理特點和管理方法缺乏認識,因此,管理問題多,管理辦法少,管理差距大。為此,有必要研究民營軍工企業科技檔案的特點,找出存在問題并予以糾正,確保檔案管理的有效性。
2.1 特有的重要性
科技檔案反映了企業研發、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歷史記錄,是科技人員思想方法和經驗的勞動結晶,為企業科研管理、科技決策、科學研究、經驗總結、交流推廣方面提供信息和依據。軍工科技檔案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與國家利益緊密相聯。國家的強大是與國防強大融為一體的。軍工產品是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的武器裝備,是克敵致勝的重要條件,也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標志。任何一種新武器的出現,都會出現另一種克制它的新武器。但是,研制方總希望延長克敵武器出現的周期。如果新武器在研制過程中的檔案己被敵方知曉或竊取,那么這種新武器未等使用已失去效能,這是多么可怕的損失,這種例子不計其數。
軍工科技檔案是國家武器裝備擴大再生產的基礎,是增強國防實力的基礎,這是一般民企不可相比的。同時,它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2.2 管理難度大
檔案管理本身就是一項繁瑣的工作,軍工檔案因其涉密而增加了管理難度。軍工科研活動通常圍繞軍工項目或型號產品展開。過程中形成了研制方案、產品技術規范、關鍵技術報告、重要試驗報告、研制工作總結以及生產圖紙等一系列技術文件。這些文件涉及到軍工項目的立項背景、技術指標、項目概況、生產技術訣竅及與國外項目的對比,內容大都涉及國家秘密。為了工作方便又不涉密,各單位往往用編號或代號來表示項目。因此,檔案員不僅要熟悉這些項目的名稱、內容,還要牢記它們的代號,才能便于檢索。
除此之外,檔案管理還應按時清理密件,向保密委員會提供應解密的建議。以上這些工作增加了檔案管理的難度。
2.3 查詢使用頻繁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防科工委為避免重復勞動,縮短研制周期,在軍品研制中推行“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策略。該策略要求新研制的產品要對老產品有一定比例的繼承性。繼承的比例越高,說明繼承性越好?,F在己把這種繼承性指標用“標準化系數”來表示。這一措施的實施,在新研產品時,設計師查閱老產品科技檔案的次數和頻繁度大大增加。據某些單位統計,科研人員查閱檔案的時間約占整個課題研制時間的1/3 以上,對原有圖紙的利用率超過50%。還有些單位統計,科研人員查閱檔案資料的時間約占整個課題時間的30%-40%,對原有圖紙的復用率高達50%-60%。這些查閱和借用無疑增加了檔案員的工作量。
3.1 領導重視不夠
由于檔案管理工作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多數企業的領導都將工作重點集中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市場營銷上,未對檔案管理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據了解,己有不少民營軍工企業借鑒或學習了國營老軍工管理科技檔案的經驗,對各科技項目制定了“科技文件歸檔簽署表”,在該表中明確了所有文件名稱和簽署人(擬制、校對、審核、工藝質量會簽、標準化檢查、批準),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由于領導重視不夠,往往是執行不力,直到項目結束,許多文件仍未歸入檔案。
軍工企業的檔案室,一般都是要害部位,非檔案管理人員不準隨便入內,但由于領導管理不嚴,有不少人擅自進入查找檔案,不僅違反檔案室的管理規定,還違反了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管理規定。
3.2 制度執行不力
檔案管理制度是企業制度的基礎部分,每個企業都會建立。問題是如何真正、認真地執行,這是關鍵。執行過程如何監督也是企業重視不夠之處。實戰派管理專家張子凡指出:任何一家公司,往往不缺少制度,也不缺少流程,但是缺少實實在在的執行力;任何一家公司,不缺少遠景,也不缺少戰略,而是缺少分解并執行長遠目標的能力。如果一家公司能把制定的規范或者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那么這家公司才能穩定快速地發展。
3.3 檔案人員素質不高
民營企業的檔案管理員普遍素質不高。一是我國大專院校檔案專業少,畢業生人數也不多;二是就算是檔案專業的畢業生,也很少有人愿意長期從事檔案管理工作。這就形成大量非檔案專業的畢業生進入檔案管理行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多數檔案員專業不對口,機電行業的檔案員最好是機械、電子專業的,但機械、電子專業的畢業生都愿意到設計開發部門擔任設計師,而不愿擔任檔案員。因此,大量學商貿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的畢業生充實了檔案員隊伍。
未經培訓就上崗是民營企業的一大弊病。有時檔案員休假,就拉郎頂替,造成找不到文檔,或放錯柜等混亂現象。少數檔案員學習不努力,不掌握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熟悉檔案管理的基本流程,不能熟練地進行文件接收、整理、歸檔、入庫、上架等操作。更有少數責任心不強的檔案員,甚至進出檔案室不隨手關門,借出文檔不登記,更改圖紙無記錄……
3.4 檔案完整性欠缺
科技項目檔案完整性欠缺,是與項目缺乏頂層設計有關。檔案完整、齊套是檔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檔案管理人員所處的地位及其知識面的限制,不可能了解歸檔項目的整體情況,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把握歸檔文件的完整性、齊套性,往往是來一件歸一件,導致最終歸檔文件不少,但完整性、齊套性欠缺。
4.1 完善制度是管好檔案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句老話。一般來說,規矩都是用制度的形式來表示的。制定任何一項制度,都要把制約的內容控制到一定程度。建立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對于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同樣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工作。
有了規章制度,檔案員和全體員工才能按制度辦事;有了制度,企業才能有檢查落實制度的依據;有了制度,企業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有了制度,企業才可以進一步讓職工加深理解制度、認識制度,從而自覺地執行制度;有了制度,企業才可以發現違犯制度的實例,從而抓住典型,嚴肅處理;通過制度的執行,還可以進一步發現制度的缺陷,從而不斷完善制度。
4.2 推廣“四同步”,確保檔案完整齊套
1987年3月,國家檔案局頒發了由全國科技檔案工作會議通過的《科學技術檔案管理暫行規定》,指出科研工作和建檔工作必須實行“四同步”管理。即:下達計劃任務與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和歸檔要求同步;檢查計劃進度與檢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況同步;驗收、鑒定科研成果與驗收、鑒定準備歸檔的科研文件同步;上報登記和評審獎勵科技成果及科技人員提職考核與檔案部門出具歸檔情況證明材料同步。
1989年9月,江蘇省科委為實施該項管理,成立了“科研檔案工作與科研管理全面結合規范化研究”課題,機電部十四所率先進行了嘗試,經過科技檔案的管理實踐,總結出科技檔案“四同步”管理經驗,曾在全國質量管理小組(也稱QC小組)交流活動中獲得優秀獎。
1992年9月,江蘇省科委頒發了地方標準——江蘇省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建檔工作與科研工作四同步管理規范(DB32/A019-92)。作為推廣科技檔案歸檔的指導性文件。之后,其他省市也頒發相應標準?!八耐健钡玫接行ж瀼?,對推動科技檔案歸檔起到良好效果。
在新形式下,應賦予“四同步”新的理念,將檔案收集與研制工作程序的四大階段同步,即與“論證階段、方案階段、工程研制階段、產品定型階段”同步。
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業較晚,對軍工科技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有必要溫故而知新。“四同步”雖是老經驗,但它并未過時,可以說,推廣“四同步”就是確??萍紮n案完整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3 加強科技項目文檔收集的頂層設計
科技項目種類繁多,有預研課題、型號產品。產品又可根據其使用條件、形式體制、固定場所等的情況進行細分。企業應根據這些項目的特點,在項目研發初期就進行頂層設計。所謂頂層設計就是由企業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牽頭,策劃出該項目應完成歸檔文件的匯總表,表中應有各個文件名稱及確定擬制、審校、會簽、批準的人員名單。有了這張匯總表,文件簽署的所有人員和檔案員都可以對該項目應完成的文檔做到心中有數,努力按階段、按時間完成文件,及時歸檔。項目研發過程可能會產生新的文件,應及時補入。該匯總表還可以作為對科技人員考核工作業績的依據。
4.4 加強培訓,管好檔案
為確保規章制度在本單位的落實,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和檔案人員的培訓。檔案員上崗前必須外培,取得省、市檔案管理部門頒發的上崗證,使他們掌握檔案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具備檔案管理的基本素質。其次是根據本單位職工人數的實際情況, 對需要接觸檔案的人員,組織有層次、有重點的宣貫。通過宣貫學習,提高領導干部知悉政策、制度的程度和駕馭全局、應對風險的能力,增強其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也讓廣大職工知道制度的內容和如何按制度辦事。
4.5 穩定檔案員隊伍
人員流動性大是民營企業的特點之一。一般中小型民營企業,檔案員人數有限,基本上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因此,一旦檔案員缺崗,必然對公司檔案管理產生有一定影響,因此必須穩定檔案員隊伍。穩定的方法不外呼是“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找一倆位熟悉科技項目的同志,協助專職檔案員做一些檔案管理工作,以便應對檔案員缺崗的突變情況。
4.6 加強信息化建設
隨著企業的發展,科技檔案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這是無法阻擋的事實。不少國營老軍工企業,己有幾十年的歷史,其型號品種之多,數量之大,使得檔案庫房不斷擴大,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多次增加密集柜也解決不了檔案漲庫的困局。但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這一難題得到了解決,這就是檔案管理信息化。
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要以檔案管理現代化為基礎,以檔案信息數字化、檔案利用網絡化為目標,實現檔案信息系統與單位信息系統有效銜接,便于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所有科技檔案都可實現數字化,如:企業建立涉密局域網,將設計圖紙及科技文件等檔案數據導入;生產現場不用紙質圖紙而是通過電子顯示屏;會議室可隨時調閱檔案文件;文件電子簽署、歸檔、發布,不再用人工發放……這些以前無法克服的繁瑣工作,己在部分信息化建設的先進企事業單位成為輕松的現實。不僅使檔案庫房得到緩解,還大大縮短了科研生產流程。不僅加快了對科研生產節奏,還保證了檔案管理的質量。但是因為信息化管理需要較高的成本,目前在小型民營軍工企業推廣還有一定難度。但有識之士們正在躍躍欲試。
民營軍工科技檔案工作有其特有的重要性,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防建設和企業的技術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應針對本行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增強意識,完善制度,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同時,應大力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只有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大科技檔案的管理力度,才能把科技檔案的現代化管理事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確保在新形勢下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龔霞.淺談軍工企業科技檔案制度建設[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3(5):71-72,70
[2]王蓉,呂敏.軍工企業科技檔案管理[J].陜西檔案, 2011(6):36
[3]張子凡.管理就要執行到位:沒有借口,使命必達[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
[4]葉渭川,張敏.民營軍工企業保密工作要訣[J].中國軍轉民.2014(7):37-39
[5]鐘素英.加強企業科技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華建設.2013(12):118-119
李莉,南京科瑞達電子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標準化師;葉渭川,江蘇泰達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