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曄 王嬌艷 余雪強 黃翔 賴秀娟 伍肖玲
社區綜合護理模式對農村孕婦知-信-行的改善效果分析*
羅曄①王嬌艷②余雪強③黃翔③賴秀娟③伍肖玲③
目的:探討社區綜合護理模式對中山市農村孕婦知-信-行的改善效果。方法:選擇2011年6月-2013年6月來本院產前檢查的中山市農村戶籍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將自愿參加綜合護理干預的600名孕婦作為試驗組,開展社區綜合護理管理;另選取同時在本院產前檢查不愿意參加試驗的600名孕婦作為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對兩組孕婦跟蹤隨訪到產前1周,比較兩組孕婦對孕產保健的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變化情況。結果:在管理前,兩組孕產保健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均較低,其中產褥期保健知識、孕婦飲食和早產流產預防的知曉率最低,分別占18.0%、22.0%和23.4%。經社區綜合護理管理后,試驗組各項知曉率均高于85.0%,孕產保健相關態度和行為得到明顯的改善,與管理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對部分孕產保健知識、態度和行為也有一定的改善,但試驗組的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社區綜合護理模式應用于農村孕婦管理效果滿意,值得推廣。
社區綜合護理; 孕婦; 社區; 知-信-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孕期保健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孕期保健工作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農村地區孕婦的圍生期管理仍是一個薄弱的環節[1]。因此,加強農村人口孕婦的產前后保健是當前基層婦幼保健工作的重點,其中提高農村孕婦對圍產期的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建立正確的健康信念模式,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是最為重要的內容[2-5]。為了探索高效的農村孕婦護理模式,提高本地區的孕婦健康管理水平,本課題組于2011年起對中山市農村孕婦開展了社區綜合護理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3年6月來本院產前檢查的中山市農村戶籍孕婦為研究對象,將其中自愿參加的600名孕婦作為試驗組,開展社區綜合護理管理;另外選取同時在本院產前檢查不愿意參加試驗的600名孕婦作為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試驗組年齡19~38歲;文化水平:小學以下文化水平占4.6%,初中文化水平占40.5%,中專或大專高中占34.8%,大專以上20.1%;職業構成:家庭主婦占19.6%,務農占32.5%,工廠打工者占20.3%,個體戶占17.5%,其他占10.1%。對照組年齡19~37歲;文化水平:小學以下文化水平占4.5%,初中文化水平占40.6%,中專或大專高中的占34.5%,大專以上20.4%;職業構成:家庭主婦占20.5%,務農占31.6%,工廠打工者占19.7%,個體戶占18.0%,其他占10.2%。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流產次數、體重、文化程度和職業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年齡(歲)孕周(周)流產次數(次)體重(kg)試驗組(n=600)23.10±7.61 12.3±6.8 0.590±0.046 54.80±6.84對照組(n=600)23.40±6.89 12.1±6.9 0.570±0.059 55.20±7.52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對入組的所有孕婦第1次來進行圍生期保健時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并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圍生期保健知信行問卷》:一般人口學資料,家庭一般資料,孕產保健的相關知識、態度和行為。經過調查后,對孕產婦進行初步的評價;在孕產婦35周后再一次進行孕產保健的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
1.2.2 具體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試驗組采取社區綜合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2.1 定期開展專題講座 孕婦除進行常規圍生期保健檢查外, 還預約她們到孕婦學校安排專題講座,并利用多媒體、采用參與、互動和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以衛生部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項目《孕期培訓教材》為參考用書,培訓內容包括孕期保健、孕期營養、孕產期心理衛生、孕期口腔保健、胎教、分娩知識、產褥期保健和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
1.2.2.2 一對一個體針對性補充健康教育 對一些經過調查評價后,在認知和行為上有問題的孕產婦針對她們的不足進行個體化的教育,如營養干預、運動干預、心理干預和個體督導。
1.2.2.3 家庭自我護理 經過健康教育,教會孕婦家庭自我護理的方法,并要求她們在家里進行監測,包括飲食、運動、體重、胎動和個人相關指標,如有孕高征的婦女自我監測血壓等。
1.2.2.4 嚴格定期隨訪 要求孕婦一定要如期來進行定期產前檢查,護士對于一些忘記來或者不方便來的孕婦進行電話咨詢,必要時進行家訪。
1.2.2.5 孕婦心理疏導護理 由有心理輔導經驗的婦產科醫師負責有心理問題的孕婦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護理;設立心理咨詢熱線,隨時為有心理問題的孕婦提供心理輔導;定期舉行家庭會談,包括其丈夫、公婆、父母進行心理宣教和觀看育兒知識錄像,以增加家庭支持,減輕心理壓力。
1.2.2.6 優生優育及高危妊娠咨詢門診及產后回訪 根據孕婦的情況,設立優生優育及高危妊娠咨詢門診,開展咨詢和相關的醫療保健服務。
1.3 觀察指標 比較試驗組干預前后的知-信-行相關指標的差異;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孕婦的知-信-行在研究前后的改變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雙份錄入,配比核對后運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表示,同組管理前后各率或構成比的比較用配對 字2檢驗,不同組的率或構成比的比較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孕產保健相關知識比較 兩組在干預前對孕產保健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孕婦對產褥期保健知識、早產流產預防知曉率和孕婦飲食的知曉率最低;試驗組經過社區綜合干預后,孕產保健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得到明顯地提高,均高于85.0%,與干預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孕期應避免接觸寵物、孕期體重增加的范圍、分娩前的征兆、母乳喂養好處等的知曉率均高于95.0%;對照組孕婦在干預后對大部分的孕產保健相關知識有一定的提高,但對孕期應避免接觸寵物、高危妊娠的危害、孕婦服葉酸的作用和孕婦吸煙、飲酒的危害的知曉率提高不明顯(P>0.05),見表2。
2.2 兩組干預前后孕產保健相關態度比較 兩組在干預前對孕產保健相關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愿意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的孕婦占64.8%和63.4%,有8.0%和7.5%的孕產婦希望在家分娩。試驗組經綜合干預后,孕婦保健相關態度均得到了明顯改善,尤其有99.7%的孕婦認為“有問題時愿意主動回醫院檢查”、有98.5%的孕婦認為“產前檢查重要”,各項態度與干預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干預后,對照組對“產前檢查重要”的態度得到提高(P<0.05),而其余各項態度無明顯改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孕產保健相關知識的比較 %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的孕產保健相關態度的比較 %
2.3 兩組干預前后孕產保健相關行為比較 兩組干預前對孕產保健相關行為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綜合干預后,試驗組孕產保健相關行為得到明顯的改善,與干預前劑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有定期到醫院產檢率、接受已花用的產檢費率、自我監測體重率和自我監測胎動情況率均高于90%;經過干預后,對照組自我監測體重率和自我監測胎動情況率提高明顯(P<0.01),而主動獲取孕期相關知識率和接受已花用的產檢費率無明顯提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懷孕期婦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均發生變化,如何使孕婦在懷孕期10個月里保持健康的身心和高質量的生活,并使胎兒健康生長,是孕婦和婦幼保健人員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是孕期保健的重點。我國的孕產期保健絕大部分工作由基層醫療單位承擔,因此孕產婦的管理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點人群的管理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6]。目前我國的城市戶籍人口孕期保健工作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然而,由于農村戶籍孕婦存在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經濟調節較低、缺乏孕期保健意識與知識、醫療衛生資源相當不足等問題,目前農村孕期保健工作的效果不如城市[7]。因此,農村孕婦的孕期保健工作是當前婦幼保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8]。隨著我國新農村的發展,中山市目前的農村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農村孕產婦保健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加強中山市農村人口孕婦的綜合護理,提高她們對孕產保健知信行情況,最大效率地提高她們的健康水平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的孕產保健相關行為的比較 %
本研究通過對試驗組孕婦開展基于社區的綜合護理干預,采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導、自我管理和嚴格隨訪的方法開展干預,使試驗組孕婦在孕期保健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等方面得到明顯的改善,其中干預后,預防對孕期應避免接觸寵物、孕期體重增加的范圍、分娩前的征兆、母乳喂養好處的知曉率均高于95.0%,有99.7%的孕婦認為“有問題時愿意主動回醫院檢查”、有98.5%的孕婦認為“產前檢查重要”, 定期到醫院產檢率、接受已花用的產檢費率、自我監測體重率和自我監測胎動情況率均高于90%。而對照組孕婦采用常規管理,在部分孕期保健的知識、態度和行為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效果遠不如試驗組好。
孕期保健是一個復雜的、多元的過程,需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地其他衛生部門及孕產期家庭三者配合完成。研究證實,基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孕產期保健方式是做好社區孕期婦女保健的有效途徑[9-10]。國內也有大量研究進行了孕產期保健方法和效果的探討,大多采用健康教育法、孕婦學校、孕期訓練和系統管理等方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研究的報道不多[11-13]。本院近年來建立了農村孕婦綜合護理干預模式,收集農村孕產婦的信息并納入系統管理,形成政府、社區、醫院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大力開展社區綜合護理干預,使孕婦知-信-行得到改善,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社區綜合護理模式應用于農村孕婦管理效果滿意,值得推廣。
[1]陸秋英.社區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現狀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4):360-361.
[2]李彤,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社區護理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3,6(158):123-124.
[3]劉風巧,李靜,劉亞娟.早期圍生保健干預對孕產婦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5(6):51-52.
[4]白鳳芹.不同文化程度產褥期婦女的飲食行為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101-102.
[5]吳海平,饒敏.對育齡期婦女生殖道感染知識及相關行為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0):86-87.
[6]陶水英,張錦珍,陳麗瓊.社區衛生服務中孕產婦保健的現狀與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7,21(8):39-40.
[7]杜清,王臨虹,徐媛媛,等郾城市流動人口婦幼保健管理策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5):2036.
[8]朱麗萍,譚晶,賈萬梁.上海市流動人口孕產婦平產分娩點工作及其效果[J].中國衛生資源,2007,10(2):89-91.
[9]譚紅媛.家庭式溝通護理對婦科患者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6):83-84.
[10]陳敬歡,鐘淑瓊,郝悅.護理干預對健康孕婦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1,24(2):931-932.
[11]李惠霞,巫云輝,麥艷冰.深圳市光明新區全人口孕產婦社區全程陪護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5C):1741-1743.
[12]劉品佳,曾曉琴,吳燕燕.1123例孕婦孕期健康教育培訓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22(8):48-49.
[13]戴林珍.社區護理干預對妊娠孕婦生活質量及心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8):63-65.
Bo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Zhongshan 528402,China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for the K-A-B Among Rural Pregnant Woman in Zhongshan City
LUO Ye,WANG Jiao-yan,YU Xue-qiang,et a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for the Knowledgeattitude- behavior(K-A-B) among rural pregnant woman in Zhongshan city. Method: The rural pregnant women who made prenatal car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mong them, 600 rural pregnant wom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The other 600 rural pregnant women a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1 week, maternal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Before management, the rates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n perinatal ca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 Among the pregnancy women, the rates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about puerperium health knowledge(18.0%), sign before delivery(22.0%)and diet during pregnancy(23.4%)were in the three row. After management, the rates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ver 85.0%, the attitude, behavior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P<0.05),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part of matemal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also had certain improvement.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for the K-A-B of rural pregnant woman is satisfied, which is worth extending.
Community integrated nursing; Pregnant woman; Community;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5):04-107
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2011B032200019);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B2013092)
①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 廣東 中山 528402
②國家醫學考試中心
③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余雪強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5.037
2014-02-10) (本文編輯: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