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雅 朱秋萍 倪文艷
手術患者的安全性與手術室工勤工作的相關性分析
丁文雅①朱秋萍①倪文艷①
目的:探討手術患者安全性與手術室工勤工作的相關性。方法: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共有工勤人員22名,筆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1人。干預組給予專業的培訓后上崗工作,對照組只給與常規的專業指導,對兩組人員進行滿意度的調查比較,并對不滿意的原因進行分析整理。結果:手術患者對干預組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為98.5%,對照組為8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患者的不滿意原因調查,發現干預組工作人員的問題明顯少于對照組。干預組語言交流差和服務態度差的工作人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手術室工勤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可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
安全性; 手術室; 工勤
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手術治療的場所,是醫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工作人員不但要和手術科室建立聯系,可快速地救治患者,還應與護理人員、麻醉科室、血庫等相關科室建立密切的聯系[1-3]。手術室的工作重點應為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避免患者發生感染等并發癥,保障手術順利實施,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反應快捷。現今手術室正日趨現代化,故手術室的管理也日漸被人們重視,如何有效地調配人員,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順利開展工作非常重要[4]。筆者對手術患者安全性與手術室工勤工作的相關性進行探討,以期通過建立專業化的手術室隊伍,保障手術室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現有手術室工作的工勤人員共22名,筆者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其中男18名,女4名,年齡為35~60歲,平均(43.2±3.8)歲,文化程度為小學3名,初中15名,高中2名,大專2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1名。干預組中男9名,女2名,年齡37~60歲,平均(44.7±3.2)歲,文化程度為小學2名,初中7名,高中1名,大專1名。對照組男9名,女2名,年齡35~58歲,平均(43.1±3.7)歲,文化程度為小學1名,初中8名,高中1名,大專1名。兩組人員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干預組11名工勤人員由護士長給予必要的專業方面的知識指導,交待各項工作程序、工作職責,正確區分醫用垃圾、生活垃圾,識別無菌包與非無菌包,消毒包的運用,手術患者的接送,標本送檢,相關消毒隔離知識及服務禮儀培訓等。培訓結束后進行相關知識的考核,包括筆試及現場操作,考核合格之后才可進行工作操作。對照組11名工勤人員入手術室前進行常規的醫院崗前培訓,交待各項工作程序,規章制度等。所有人員從事工作半年后進行相關評價。
1.3 評價標準 隨機抽取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2000例手術患者,應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工勤接送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查。并對兩組人員在手術前后由于工勤的工作導致患者不滿意原因的統計。調查表每項分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5項,分別計5、4、3、2、1分,對兩組工勤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整理分析。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患者的安全與手術室工勤的工作的好壞呈正相關。手術患者對干預組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為98.5%,對照組為8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手術患者的不滿意原因調查,發現干預組工作人員的問題明顯少于對照組。干預組語言交流差和服務態度差的工作人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手術室是醫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其不但需要各科室的配合和聯系,還需要內部進行系統的管理,以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手術室各項工作中工勤人員的工作也很重要,其不但要負責接送患者還負責衛生方面的各項清潔[5-8]。對工勤人員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可提高其專業素質,從而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護理人員工作。本組研究顯示干預組給予專業方面的各項培訓,交待各項工作程序、工作職責,正確區分醫用垃圾、生活垃圾,識別無菌包與非無菌包,消毒包的運用,手術患者的接送,標本送檢,相關消毒隔離知識及服務禮儀培訓等。而對照組只給予常規的醫院崗前培訓,交待各項工作程序,規章制度等。經對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手術患者的安全與手術室工勤的工作的好壞呈正相關。手術患者對干預組工作人員的總滿意率為98.5%,對照組為8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患者的不滿意原因調查,發現干預組工作人員的問題明顯少于對照組。干預組語言交流差和服務態度差的工作人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給予工勤人員專業培訓可明顯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以往的醫療、護理安全管理及患者安全目標的實施,注重于手術者、麻醉師、手術室護士,忽略了手術室工勤的管理,經過對手術患者滿意度調查發現,通過培訓、考核、獎懲等方法來干預工勤的工作,可以使手術患者的滿意度、安全性,有了明顯提高。

表1 兩組手術患者對工作人員滿意度比較 %

表2 手術患者不滿意原因分析 例
筆者認為在手術室的管理中,應注重對工勤進行專業培訓,具體如下[9-14]:(1)加強專業崗前培訓,醫療、護理安全教育:衛生工勤人員在上崗前應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了解各項手術室的規章制度,考核之后才可上崗工作。崗后也應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并制作出相應的評價標準,對工作質量進行考核,推出獎懲機制。組織科室人員建立督查小組,小組人員對工作進行全面檢查,績效考核可提高工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責任心。(2)專業技能培訓: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如患者搬運的操作技能培訓。工具使用培訓:如制定推手術床、手術室室內、室外交接床的規范、各類布類敷料的使用等。(3)禮儀培訓:如儀表儀容、講話藝術、交流技巧、手術推床使用規范等的培訓。(4)感染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垃圾分類、垃圾運送、地面血液的處理、拖地消毒液的配置等[7-8]。(5)還應注重職業防護方面的培訓:工作人員應時刻保護自身,醫療垃圾運輸中避免受到器械的損傷,發生損傷后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可聯系護理人員,給予進一步處理。(6)加強工勤人員的愛崗敬業培訓:工勤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在對其培訓中應重點加強愛崗敬業方面的培訓,可采用談心的形式進行培訓。另外在注重工作質量、安全、服務等方面的管理外,還應關心工勤的生活,尊重工勤的工作,適當提高工勤的待遇,盡量滿足工作人員的合理需求,團結所有人員,建立深厚的同志友誼,讓其逐漸感到自身已經成為手術室中非常重要的一員。這樣才能更好發揮工勤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手術患者的安全性[15]。
通過實施崗前專業培訓,本院手術室的運作流程明顯順暢,工勤人員在工作中積極配合護理人員,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接送患者過程中明顯地降低了意外情況的發生。也為手術室的人員提供了一個舒適、干凈的工作環境。通過工勤人員的努力,明顯地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從而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術治療中,護理質量明顯得多提高。
綜上所述,對手術室工勤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可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
[1]劉華,蔡霞.對護工安全管理的認識與管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6,12(22):56-58.
[2]李素芳.手術室護工管理方法探討[J].醫藥論壇雜志,2007,21(16):182-185.
[3]楊艷.手術室護工的培訓與管理[J].慢性病學雜志,2010,5(6):38-39.
[4]譚婉文,丁松,馮艷青,等.職業安全教育對提高手術室護工安全意識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0(20):2187-2189.
[5]范素紅,陳京縵,榮偉.凈化手術室工勤人員培訓與管理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7,15(1):3685-3688.
[6]李獻鳳,易紅.手術室工人的管理體會[J].護理學報,2006,19(8):1564-1566.
[7]王慧萍.護工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6(6):2085-2086.
[8]周月娥.強化手術室護理員管理減少院內感染率[J].現代醫學,2006,17(6):1214-1215.
[9]范秀紅,劉清源,黃建軍,等.清遠市某寶石加工廠2277名工人上崗前的健康狀況調查[J].職業與健康,2007,23(9):1841-1843.
[10]尤忻,胡文娟,徐燕.不同消毒劑對工勤人員手消毒效果的比較[J].護理管理雜志,2005,5(10):758-759.
[11]明亞芳,熊木蘭,李昌秀.手術室工勤人員的培訓與醫院感染控制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4):914-916.
[12]王佩,程富英,曾俊.手術室工勤人員乙肝相關知識和自身防護調查與管理[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1):3685-3686.
[13]孫玉梅.多形式系統崗位技能培訓在凈化手術室工勤人員培訓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94-96.
[14]王昱潔.淺談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與防護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2):428-429.
[15]范素紅,陳京縵,榮偉.凈化手術室工勤人員培訓與管理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84-86.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0.038
①江蘇大學附屬武進人民醫院 江蘇 常州 213002
丁文雅
2013-12-04) (本文編輯:黃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