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密波
以檢察文化筑基提升檢察公信力
文◎陳密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定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因此,如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提高檢察公信力,是當前檢察機關必須深入研究的問題。
《現代漢語詞典》對公信力定義為,使公眾信任的力量。公信力對于國家至關重要,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于確保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檢察機關公信力喪失,其執法行為必然遭到質疑,其維護法律權威的職能也無從談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執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兩點: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潔不廉潔。河北省檢察院要求全省檢察機關做到“五促”,即以公正促公信,以規范促公信,以管理促公信,以監督促公信,以公開促公信。領導指示和上級部署指明了加強檢察公信力的路徑和方向,基層檢察機關必須深入領會、狠抓落實,全力推進檢察公信力建設。
對個人而言,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塑造個人人格,實現社會化;對檢察機關而言,文化起著目標、規范、意見和行為整合的作用,對于檢察官的執法理念、思維模式、行為方式起著支配作用。
(一)以文化筑基,培育檢察精神
對檢察機關而言,檢察精神既是檢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察公信力的支撐和基石。因此,檢察機關應錘煉檢察精神作為提升檢察公信力的基礎環節,組織各種有意義的征文、演講、書畫活動引導干警增強黨性意識,加強黨性修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以活動推促,踐行為民宗旨
檢察公信力的來源是為民,只有把群眾放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檢察宗旨真正落到實處,人民群眾才會信服檢察機關。檢察機關應把握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一契機,組織干警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導干警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觀念,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品格。
(三)以先進為鏡,錘煉為民品格
公正執法、廉潔執法的底蘊源自對法律的信仰,源自對黨、對國家、對檢察事業和對人民的忠誠。先進是標桿,是方向,是旗幟,一個好的典型會影響一片、帶動一片,對于提升公信力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檢察機關應將營造典型效應作為檢察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學先進,趕先進,增強為民意識。積極加強對身邊典型的培育工作,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和引導干警,增強典型的示范性和影響力。
(四)以公開為媒,展示良好形象
公開透明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檢察公信力的重要舉措。檢察機關應加大檢務公開力度,通過“檢察開放日”、“舉報宣傳周”、“憲法宣傳日”以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指導工作等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檢察職能和辦案流程,讓大家零距離感知檢察機關、認識檢察機關。
(五)以管理為要,營造文化環境
檢察機關應以加強管理為中心,著力推進文化環境建設,不斷提升檢察公信力。扎實開展“禮儀規范專項學習”活動,組織干警重溫《檢察官基本行為規范(試行)》、《檢察機關文明用語規則》、《人民檢察院檢察制服著裝管理規定》,引導干警自覺規范日常行為。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修訂完善檢委會議事規則,加強紀律作風的規定,加強考勤工作的規定,進一步營造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圍,提升辦公辦案和業務管理的規范化水平。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人民檢察院[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