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標準化工作展望
2014年,改革必將成為主題。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標準化工作預期將采取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可能會通過加強強制性標準管理、完善推薦性標準體系、培育發展社會團體標準、改革企業標準備案制度等舉措推進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同時,法制建設、國際化進程、宣貫實施等也會得到進一步推進。
據悉,目前有28個部門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制定強制性標準。國家、行業、地方三級強制性標準達1萬多項,難免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復和矛盾的問題,也是現階段標準化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2014年,有可能開始啟動將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強制性地方標準整合為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工作。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嚴格限定在保障安全、健康和保護環境的范圍。
我國現行的標準以政府標準為主,缺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由社會團體制定的標準,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難以很好的發揮。
2014年,相關部門將積極穩妥推進聯合會、學協會、產業聯盟等按照市場需求制定發布社會團體標準。可能會出臺團體標準制定標準管理辦法和良好行為規范,從而加強對其行為的監督管理。
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中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2014年,企業標準備案制度可能會有所改變。標準委會推進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制度改革,簡化產品標準備案程序。探索建立企業產品、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制度,從而逐步取消企業產品標準備案。
我國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往往標準制定后,宣貫和實施工作不到位,出現很多標準立而不用的問題。
2014年,可能會建立重要標準的新聞發布制度,加大標準解讀和宣傳貫徹力度,同時,加強標準實施監管力度。培育市場化的標準服務新業態,滿足企業對相關業務的需求。實施標準化普及教育計劃。
2013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唱響中國標準的要求。張曉剛擔任ISO候任主席,也為我國進一步參與國際標準工作、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提供了又一契機。
2014年,我國將繼續積極承擔各類國際標準組織重要職務、全面參加國際標準組織戰略、政策和規則制定。推進我國優勢、特色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全面比對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技術水平,積極轉化國際標準,參考借鑒國外先進標準,加快接軌步伐。
《中英標準互認協議》的簽訂為我國與主要貿易國家的標準互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我國會進一步開展與主要貿易國家的標準互認,推廣中國標準,帶動我國企業、產業走出去。
《標準化法》已實施多年,修訂《標準化法》的工作一直受到各界關注,2014年,《標準化法》的制修訂工作有望進一步得到推動。
據悉,《國家技術標準戰略綱要》制定工作在2014年展開。
目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衛計委正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構建統一的標準體系。這需要有強有力的支撐單位,要有一個機構或者中心,來承擔標準工作技術上的牽頭任務,現在是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來承擔。
如前文所述,在壟斷問題上,各國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但是總的來說,主要的擔憂還是在傳播者的壟斷問題上。畢竟由賽事組織者統一行使體育賽事轉播權具有經濟運營和實踐操作方面的合理性,但由一個傳播者專有體育賽事轉播權,除了可能賣出一個高價之外,并沒有其他明顯的好處——其收益與可能的壟斷危害不成正比。站在傳播者的角度,它在與賽事組織者進行利益博弈時,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但是現在的人員、機構還需要加強建設,我們正在積極爭取成立國家級食品安全標準中心,可以掛靠在風險評估中心,增加人員的編制和能力。”衛計委官員表示。
由于涉及到人員編制等問題,上述建言依舊在推進階段。未來國家級食品安全標準中心將有跨部門的管理,“其中,衛計委是理事長單位,農業部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是副理事長單位,后面還將納入更多部門,比如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疾控中心及評估中心等,即專業機構也是理事成員。”
2014年,標準體系建設的工作將會進一步圍繞國家的重點發展領域,發揮標準的技術支撐作用。可能的重點領域包括:
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
現代農業標準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體系;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高標準基本農田;
品牌價值評價標準體系;
信用評價標準體系;
物流標準體系;
養老標準體系;
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信息消費、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務領域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