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余杭分局 朱 雨
多措并舉 促村級留用地“落地開花”
——對杭州市余杭區村級留用地發展情況的實踐與思考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余杭分局 朱 雨
自2006年起,杭州市余杭區開始實施村級留用地政策。截至目前,該區共核撥留用地額度1467畝,涉及74個村77個項目,其中已辦理農轉用1250畝,涉及64個項目;已供地項目43個,面積642畝。近年來,通過村級留用地途徑返還各村(社區)土地出讓收益超過5.2億,極大地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
結合余杭實際,創新發展思維。余杭區村級留用地政策起步較晚,但自2006年發展至今已經歷了留用地摸索起步、初步發展和創新發展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余杭區留用地政策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以創新思維破解留用地發展難題,不斷調整和完善留用地政策。例如,提出“留用地額度預支辦法”。通過額度預支,全區可享受村級留用地的村從之前的117個增加到190個,惠及面增加64%。另外,余杭區還契合余杭實際提出了兩種新的開發模式,即“土地換房產”和“房產折額度”。這兩種創新模式使村直接從留用地額度轉化為房產證,最大化留用地價值,減少村干部廉政風險,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壓力。
堅持村社主體,加強部門聯動。村級留用地屬村級集體所有,因此必須堅持村社為主體,充分尊重村民(股民)的意愿。另外,余杭區成立區村級留用地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府辦分管副主任、區國土局局長任副組長、區有關部門和鎮(街道)、開發區行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一協調村級留用地的開發、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負責對全區村級留用地的管理、指導、監督等工作。同時,鎮(街道)、開發區也落實相應機構和人員,幫助、協調、監督和管理村級留用地,包括用地申請、手續辦理、工程建設和資金使用等。通過各方緊密合作,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使村級留用地政策扎實有效地推進。
調整政府角色,轉變政府職能。失地農民問題的解決,政府應承擔主要責任。政府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在制度建設上,提供有利于失地農民問題解決的制度安排。簡單來說,政府在村級留用地問題上,應該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把村級留用地交給市場去配置。與此同時,政府應積極落實留用地規劃選址,搭建招商平臺與融資平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地為村級留用地謀出路。例如在招商引資上,政府必須統一平臺,集中推介留用地,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參與留用地開發建設。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將村級留用地開發項目納入信息管理系統,幫助部分村盡快走出無商可招的困境。
強化政府監管,確保高效廉政。由于留用地項目開發建設周期長、環節多、金額大、導致留用地開發過程中存在較高的廉政風險。因此,余杭區正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科學的留用地監管體系。這不但有利于強化對村、鎮(街)、各部門權力運行的有效監督,而且在最大程度上保護留用地項目參與者,尤其是村干部,最終確保留用地發揮出應有作用。同時,政府必須加強對留用地開發建設全過程的監督,無論是招商引資,資金管理,還是項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都必須有相應的監督力量介入。提倡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充分發揮監督合力。一旦發現違紀違法行為,必須嚴肅查處,以打促防,從而防止違紀違法行為的產生,政府扮演好留用地制度創新和制度執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