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GB 30323—2013《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標準解析說明
羅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為規范二手車鑒定評估行為,營造公平、公正的二手車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促進二手車流通,受商務部委托,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研究起草了國家標準《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我國二手車流通市場極具發展潛力,培育和發展好這一市場對調動居民購車的積極性,拉動消費具有積極作用。近來年我國二手車流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為新車流通的延伸,發展仍較為滯后,特別是交易信息不對稱、不透明,故意隱瞞真實車況,以次充好,漫天要價的行為時有發生,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從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消費者對二手車消費的積極性。因此有必要通過鑒定評估等途徑向消費者提供真實的車況信息與符合實際的車輛價值信息,讓廣大消費者放心消費。
二手車鑒定評估是二手車交易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缺乏統一規范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和方法,鑒定評估隨意性大,并且注重對車輛價格估算,忽略了車輛技術性能檢測與鑒定,對車輛的技術狀況主要通過鑒定評估師的經驗判別,評估結果可信度低,迫切需要盡快制定和發布科學合理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提出規范的鑒定評估流程和方法,確保鑒定評估結果的客觀和公正。
本標準分為7個組成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1. 范圍
介紹本標準的主要內容以及本標準所適用的領域。本標準適用于從事二手乘用車鑒定評估的活動,從事其它二手車鑒定評估,以及其它涉及汽車鑒定評估活動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為本標準主要參考和引用的國家標準。
3. 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對一些重要術語的定義,除引用已有的國家標準以及國家有關法規所定義的術語外,還對涉及二手車鑒定評估活動各環節、方法所涉及的術語進行了定義。“二手車鑒定評估 ”定義為對二手車進行技術狀況檢測、鑒定,確定某一時點價值的過程;“二手車技術狀況鑒定 ”是指對車輛技術狀況進行缺陷描述、等級評定;“二手車價值評估”界定為根據二手車技術狀況鑒定結果和鑒定評估目的,對目標車輛價值評估。價值評估方法主要包括現行市價法、重置成本法等。
4. 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條件和要求
本章內容參考了國內其它行業標準對企業的規定,結合國內二手車鑒定評估行業現狀,分四部分提出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需具備的場地、設施設備、人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如經營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具備舉升設備、車輛故障信息讀取設備、車輛結構尺寸檢測、外觀缺陷測量等工具或設備;具有3名以上二手車鑒定評估師,1名以上高級二手車鑒定評估師。
5. 二手車鑒定評估程序
根據實際需要,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開展鑒定評估經營活動的作業流程分為受理鑒定評估、查驗可交易車輛、簽訂委托書、登記基本信息、判別事故車、鑒定車輛技術狀況、評估車輛價值、撰寫及出具鑒定評估報告、歸檔工作底稿等9個步驟。
(1)受理鑒定評估;(2)查驗可交易車輛;(3)簽訂委托書;(4)登記基本信息;(5)判別事故車;(6)鑒定車輛技術狀況;(7)評估車輛價值;(8)撰寫及出具鑒定評估報告;(9)歸檔工作底稿。
6. 正常車輛技術狀況鑒定有關要求
該部分針對上述車輛技術狀況鑒定流程,進一步細化了有關內容,依次按照車身、發動機艙、駕駛艙、啟動、路試、底盤以及功能性部件的順序,明確了相關檢查內容、缺陷描述與技術狀況分值計算的具體方法及要求。
7. 鑒定評估機構經營管理要求
針對國內二手車鑒定評估行業現狀,本標準最后一部分為規范二手車鑒定評估企業行為的有關要求。例如有規范的名稱、組織機構、固定場所和章程,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行規行約,客觀公正地開展二手車鑒定評估業務;在經營場所明顯位置張貼二手車鑒定評估流程以及收費標準; 堅持關聯回避原則,回避與本機構、評估人有關聯的當事人委托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業務;建立內部培訓考核制度,保證鑒定評估人員職業素質和鑒定評估工作質量;建立和完善二手車鑒定評估檔案制度,并根據評估對象及有關保密要求,合理確定適宜的建檔內容、檔案查閱范圍和保管期限。這些規定將有助于提高二手車鑒定評估行業技術、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