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鄞州拆遷管理辦 朱迎春寧波市國土資源局 謝建定
寧波市鄞州區“陽光拆遷”試點經驗談
寧波市鄞州拆遷管理辦 朱迎春
寧波市國土資源局 謝建定
寧波市鄞州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每年100多萬平方米,多年來,拆遷難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城鎮建設,影響著本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為加大加快集體土地房屋拆遷速度,進一步確保房屋拆遷過程中的社會穩定,鄞州區政府在國有土地房屋推行“陽光征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于2014年上半年嘗試了集體土地房屋陽光拆遷的試點,效果顯著,被拆遷群眾協議簽約時間短,工作效率高,得到了社會的高度稱贊。“陽光拆遷”試點項目位于姜山鎮核心一號A、B地塊,截至2014年6月9日,姜山鎮核心一號地塊C項目完成了規定期限內的拆遷簽協工作,104戶被拆遷對象成功簽協101戶,整體簽協率高達97.1%,創下全區集體土地拆遷的歷史新高。作為寧波市首個集體土地“陽光拆遷”項目,其效果遠超預期,它的成功也為寧波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和模式。
陽光拆遷是一種新的拆遷模式和思路,是一種更規范、更容易讓被拆遷人接受、更利于拆遷工作人員開展拆遷工作的拆遷模式。精細化的前期準備工作,將為被拆遷人順利簽約鋪平道路。
1.組織到位
姜山鎮組織成立了房屋拆遷辦公室,具體負責核心一號地塊C項目的陽光拆遷工作。辦公室下又分成四個工作小組,每個工作小組配備一名組長和兩名組員,負責責任范圍內的具體拆遷事宜。所有的拆遷工作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他們既熟悉各項拆遷政策法規,經過了統一的崗前專業培訓,又具有A、B兩個地塊的陽光拆遷實戰經驗。
2.宣傳到位
為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和諧拆遷氛圍,姜山鎮及區征遷辦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平臺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報道。一方面,讓被拆遷人充分了解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深化認識一號地塊C項目對姜山鎮發展建設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對“陽光拆遷”知識的普及,讓被拆遷人通過實時監督和切身體會,增強其對拆遷工作嚴肅性、規范性的認同感。
3.程序到位
拆遷前期,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被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房屋權屬及權屬限制情況、房屋現狀、房屋用途以及被拆遷人等相關信息進行調查登記,摸清拆遷地塊房屋狀況和人員情況,為出臺拆遷實施方案做好準備。依據調查結果,參照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出臺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實施方案(草案),草案出臺后向被拆遷人公開并告知其對于草案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充分維護被拆遷人的利益。
4.簽約現場到位
自從采用“陽光拆遷”模式后,區房屋征收拆遷管理辦公室就要求各實施單位對“陽光拆遷”簽約現場采取標準化建設。一是簽約場所遵循就近、便利的原則,路口要有醒目標志,室內要有足夠墻體面積布置;二是平面布置中要統一內容、統一規格,把相關政策法規、安置房源套型、住房困難補助評估結果、補償方案等內容都上墻公開;三是現場設立電子顯示屏和觸摸屏,與全市征收信息監管、信息公開系統聯網,全程實現網上簽約、備案,供被征遷人查閱監督。姜山鎮房屋拆遷辦公室按照區征遷辦的要求將C項目簽協地點定在拆遷地塊附近的姜山鎮房屋拆遷辦公室二樓,并對現場進行了標準化布置。
將陽光拆遷的所有程序都置于法規政策的調整下,杜絕一切不合法的行為。
1.報批、公示程序規范化
姜山鎮房屋拆遷辦公室嚴格按照“陽光拆遷”的標準化要求,緊扣時間節點,先后完成C項目房屋調查及調查結果公示、拆遷補償方案公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拆遷公告公示以及拆遷評估及評估結果公示等各階段程序,被拆遷戶對程序規范性的高度認可,為后來協議簽訂奠定了信任基礎。
2.簽約程序規范化
遵照“陽光拆遷”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簽約程序實現網絡化,由拆遷工作人員主動上門談判簽約轉變為被拆遷人到簽約現場簽約,杜絕一切不合理的“放水”行為,完全按照補償政策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對公開的簽約模式充分信任,確保了簽約的高效率。
3.行政裁決規范化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拆遷公告確定的期限內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即刻啟動行政裁決程序,通過行政裁決的申請、受理及作出,讓未簽的拆遷戶真正意識到一視同仁,不存在任何例外的情形,徹底打消被拆遷人“早簽吃虧,晚簽得益”的思想,也讓已簽約的被拆遷人吃了定心丸,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開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劑”,是“陽光拆遷”模式的宗旨,也是被拆遷人提高對政府信任的基礎。
1.公開政策
房屋拆遷實施方案是拆遷中最重要的文件信息,牽涉被拆遷人的切身利益。房屋拆遷實施方案出臺后及時在拆遷地塊C項目的范圍內粘貼公示,并告知被拆遷人對實施方案享有聽證的權利,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聽證階段結束后,形成最終的房屋拆遷實施方案并報至區政府審批,審批核準后在拆遷地塊范圍內再次粘貼公示實施方案,確保被拆遷人能及時了解補償的相關政策標準。姜山鎮房屋拆遷辦公室還編制了包含拆遷地塊狀況、拆遷人、拆遷實施單位及現場辦公概況、姜山鎮核心一號地塊C項目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具體實施方案等內容的《便民服務手冊》,分發至被拆遷人手中,讓其對拆遷政策、補償標準、自己的安置補償結果有具體深入的了解。
2.公開流程
拆遷前,房屋拆遷聽證公告、房屋拆遷公告、房屋拆遷實施方案、選定評估機構公告、評估機構確定公告、入戶評估公告、評估結果公告、具體簽約搬遷期限公告等各項文件均在拆遷范圍內張榜公示,確保被拆遷住戶及社會各界及時知曉各項拆遷流程及拆遷的進展。
3.公開結果
對被拆遷人的測繪評估結果、補償安置情況及時在拆遷地塊范圍內及簽約現場電子觸摸屏上公示,讓被拆遷人及時了解自己及其他被拆遷人的補償情況,若被拆遷人對結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反饋,一旦錯誤及時更正并重新公示,確保全過程陽光操作,公開透明。
有效化的監督是確保拆遷公平、公正和公開的重要途徑。
1.內部監督
在項目簽協現場,網上簽協和協議核對由不同人員擔任,互相監督,確保協議的準確性。協議簽訂之后匯總報至分管領導二次審核,未經審核的一律不予發放補償資金。協議的簽訂全部實行“網上簽約”“網上備案”“網上公開”,網上簽協系統的權利分級設置,現場操作人員只具有簽訂協議和對未提交協議進行修改的權利,已經提交的協議如需修改必須經過區征遷辦工作人員的相關操作后方可修改,這樣就確保了上級單位對基層拆遷工作的監督管理。在簽協現場的觸摸屏以及下發給被拆遷人的《便民服務手冊》中都注明了拆遷安置監督電話,依法監督拆遷中違法違規、侵害群眾利益的拆遷人員和拆遷行為。在項目簽協現場還設置了舉報箱,方便被拆遷人舉報拆遷中違法違紀的行為及個人。
2.外部監督
拆遷補償政策的制定、評估機構的選定都會邀請被拆遷人到現場進行監督,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簽協現場的觸摸屏公開了拆遷項目概況、政策法規、補償方案、公示公告、調查結果、簽約情況、經辦人員、辦理指南和監督舉報電話等信息,被拆遷人可以實時監督拆遷單位及拆遷人員。此外,姜山鎮房屋拆遷辦公室還積極通過電視臺、報社和網絡媒體,宣傳拆遷政策,公布拆遷流程等,通過媒體的力量來監督拆遷單位的拆遷行為。
不患寡而患不均,拆遷工作中最忌諱的就是不公平現象。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為一大拆遷難題,主要原因就是集體土地情況復雜,補償政策不統一,導致被拆遷人的不滿。“陽光拆遷”模式的采用,讓“陽光”照亮拆遷全程,補償政策一經制定不得修改,所有被拆遷人都會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集體土地房屋陽光拆遷之路才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