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縣國土資源局 殷金蘭
“兩權”登記發證同步前行的“青田模式”
青田縣國土資源局 殷金蘭
今年以來,青田縣以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為背景,以穩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助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為新的發力點,在開展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以下簡稱“兩權”)登記發證過程中做到基礎工作同步發力、同步推進,為今后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進行了有益嘗試,并逐步形成了“兩權”登記發證同步前行的“青田模式”。
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制度改革,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點事項之一。開展“兩權”登記發證是推進農房所有權轉讓、抵押、擔保和宅基地使用權轉移的基礎。“兩權”登記發證基礎工作一并謀劃、一并推進、一并實施,有利于整合國土和房管兩個主管部門工作力量、集中智慧破解“兩權”制度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有利于為下步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積累相關經驗,有利于防止發生主管部門各自為戰、重復投入等不良現象,有利于控制行政運行成本,有利于降低基層工作壓力,有利于減輕農民經濟負擔,有利于保障“兩權”登記發證的效率與質量,有利于規范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管理,有利于推進“無違村、無違鄉鎮(街道)、無違縣”創建,有利于促進農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同步推進“兩權”登記發證基礎工作,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特色和亮點,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
1.政策支撐實現“兩權”制度改革無縫對接
為防止發生“兩權”制度改革相分離,權能無法發揮最佳作用,從縣政府層級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青田縣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房屋所有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青田縣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實施細則》,緊緊將“兩權”登記發證基礎工作和發揮“兩權”功能捆綁一塊,實現政策支撐層面相統一,有效防止相關部門“各起爐灶、四處冒煙、遍地開花”等不良現象,切實做到風險可控、簡便易行、快捷高效。
2.技術支撐實現基礎數據共享
將數字地籍調查與農房面積測繪兩個項目組合一塊發布公開招標技術承擔單位公告,同時要求參與投標單位必須具備數字地籍調查和農房面積測繪兩個方面的資質。通過公開招標由浙江省測繪大隊承擔全縣數字地籍調查與農房面積測繪,形成的數據庫國土與房管部門可共享、共用。
3.資料支撐實現簡化組合
在開展“兩權”制度改革確權登記的基礎工作環節,積極做好簡化組合的工作。“兩違”處置形成的資料、處置后補批手續形成的資料、“兩權”權源簡易認定形成的資料、申請和公正形成的資料等,一式數份,辦理“兩權”登記發證可共用,既可用于國土部門的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又可用于房管部門的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
為切實打牢“兩權”制度改革的工作基礎,青田縣在“兩權”登記發證過程中著力抓了“六個同步”。
1.同步推進農村數字地籍調查和農房面積測繪
本著“能合則合、能省則省”原則,將農村數字地籍調查和房屋測繪項目合并招標,在2015年10月底前實現農村數字地籍調查和重點區域農房測繪成果全覆蓋,建立城鄉一體化數字地籍調查數據庫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農房測繪數據庫,為辦理“兩權”登記發證提供數據支撐。
2.同步推進農村違法建筑和違法用地處置
依據《青田縣實施<浙江省違法建筑處置規定>細則(暫行)的通知》(青政發〔2014〕62號)精神,整合國土、建設和鄉鎮(街道)力量,對違法建筑和違法用地進行同步認定、同步處置,一次性處理到位。
3.同步推進農村違法建筑和違法用地補辦審批手續
國土和建設部門聯合出臺《青田縣私人建房違法建筑處置后補辦審批手續的相關規定》(青土資發〔2014〕24號),對私人建房違法建筑處置在補辦原則、補辦條件、面積認定、提供材料等方面作了精心設置,并聯合制作《青田私人建房違法建筑補辦審批表》,“一站式”推進違法建筑和用地審批手續補辦工作。
4.同步推進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權屬簡易認定
對1986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宅基地和房屋至今未擴大面積的,由村委公示15天無異議的,報經當鄉鎮(街道)審核后,按實予以確權;對繼承與析產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經公示15天無異議的,由所在地村民委員會出具見證證明后,按實給予認定變更。截至目前,已通過簡易手續認定合法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權2000余處。
5.同步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
根據《青田縣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實施細則》(青政辦發〔2014〕48號),確定鄉鎮(街道)為“兩權”登記發證的責任主體,負責宣傳發動、資料收集提交登記主管部門,由國土部門先行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后隨即可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形成的數據資料各自歸存。
6.同步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制度改革
主管部門依據《關于加快推進青田縣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房屋所有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改革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按照“農民自愿”“一戶一宅”“權跟人走”“地跟房走”的原則,穩妥推進改革試點,探索構建農房抵押、擔保、轉讓和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與有償退出機制,充分顯現“兩權”的權能,激發農村、農民、農業新一輪發展的活力。
1.有效確保了工作進度
鄉鎮(街道)積極履行“兩權”登記發證主體責任、主管部門各司其職、技術合作單位全力配合、權利人主動申請,有效破解了業務主管部門直接面向申請對象登記發證面廣量大、農民群眾申請辦證積極性不高、技術服務難以跟進等制約“兩權”辦理難的問題,加快推進了“兩權”登記發證工作。截至10月底,已完成宅基地使用權登記19052宗,占年度任務的75%;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占年度任務36.74%。
2.有效降低了工作強度
從“兩違”處置、處置后補批、履行權源認定手續、申請登記發證等,力求一次性操作、一次性辦理到位,形成一套數據、一套資料、一套圖件數份,在辦理“兩權”登記發證時先后共用,減輕鄉鎮(街道)和村級單位工作強度50%以上。
3.有效控制了工作成本
將農村數字地籍調查與房屋面積測繪捆綁一并招標、一并實施,由一家技術合作單位承擔,不僅在技術支撐上有可靠保障,而且節約經費支出近300萬元;將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服務平臺建到各個區域,農民在各個國土所管轄區內即可辦證,與以往到縣城主管部門辦理相比全縣農民將節約經費3000余萬元。
4.有效奠定了工作基礎
通過縣域全覆蓋推進“兩權”登記發證,有效增強了廣大農民依法維護權益的意識、依法審批用地建房的意識,為規范農村宅基地和建設審批管理打下了基礎,違法用地和建設現象將逐步走向“歸零”趨勢,實現創建無違村、無違鄉鎮(街道)、無違縣目標指日可待。
5.有效積累了工作經驗
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的《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正在向全國征求意見。青田縣在本輪開展“兩權”登記發證過程中實施同步推進,使國土和建設兩主管部門找到更多的契合點,為今后實施“兩權”統一登記發證在政策、技術等方面作了有益嘗試,形成了可以密切融合、并切實可行的初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