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沈靜
03揚州市實行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
陳國祥沈靜
揚州市現有享受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3.5萬多人。自2002年起,揚州市實施了重點優撫對象“安心工程”。通過黨員干部與重點優撫對象開展一對一聯系,春節、八一開展重點優撫對象走訪慰問,每年組織優撫對象進行一次學習、療養等一系列關愛活動,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在聯系走訪活動中,在鄉老復員軍人向民政部門反映優撫標準偏低,生活水平與城鎮優撫對象的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優撫標準城鄉并軌是當前做好優撫工作重中之重。2012年,揚州市民政局深入到各縣(市、區)調研,召開了重點優撫對象座談會,傾聽優撫對象心聲,還召開了優撫工作人員研討會,專題研討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問題。通過研討,對優撫標準應實行城鄉一體化形成了一致意見,并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
揚州市存在城鄉差異的優撫標準主要是老復員軍人和三屬,其中老復員軍人城鎮戶口的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40%測算,農村戶口的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5-75%測算。三屬城鎮戶口的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5-45%測算,農村戶口的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40%測算。實行城鄉一體化后,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在農村,都統一執行城鎮標準。其中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調整幅度相對較小,經測算,全市三屬定期撫恤金經費比上年需增加約370萬元;在鄉復員軍人調整幅度較大,如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農村標準從8043元/年提高到16116元/年,提高一倍多,全市老復員軍人定補經費比上年需增加2800萬元,兩項合計共需增加優撫經費3170萬元。這雖給地方財政,特別是優撫對象人數眾多的財政轉移支付縣(市)帶來較大的壓力,但這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且考慮到未來十年內,在鄉復員軍人的人數面臨著迅速減員,預計將從5000多人減至1000人左右,地方財政壓力將會逐年減小,這個方案是切實可行的。
為推進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方案順利實施,揚州市民政局精心謀劃,科學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首先努力與市財政局溝通,出臺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文件。而后積極爭取縣(市、區)領導的支持,推動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的落實。同時廣泛宣傳,依靠社會力量進行督促,并深入鄉鎮走訪慰問優撫對象,督查落實情況。至2013年1月,全市7個縣(市、區)優撫標準全部實現城鄉一體化。
優撫標準城鄉一體化政策實行一年多來,切實提高了農村老復員軍人和三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社會對優撫工作的滿意度,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解決了近10年來優撫標準城鄉差距不斷拉大的問題,完善了優撫保障政策,推動了制度公平建設。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