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敏
統籌推進體制改革 再創區域發展新優勢
張銳敏
以解放和增強社會生產力為導向,著力破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力爭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有新突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有新成效、國有經濟促進民生改善有新局面、地方金融改革有新成果、城鄉一體化改革有新舉措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臺州最大的觸動是重塑對改革的認識,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的改革熱情和活力。2014年,臺州市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兩個《決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年”為總載體,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以解放和增強社會生產力為導向,以項目化推進為抓手,牢牢把握發展脈絡、改革契機,突圍闖關再進發,克難攻堅勇作為,著力破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出亮點、創出成效,為臺州撤地建市20周年獻禮。
堅持發展非公經濟毫不動搖,放寬民間投資準入決不后退,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清除制度壁壘、市場壁壘,以優越的投資環境培育創業創新新優勢,再領民營經濟改革開放先河。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重點是加快出臺“1+7”行政審批制度系列改革的配套操作辦法,明確辦事流程,完善聯合審批網絡等支撐平臺建設,切實簡化投資審批過程中涉及到政府服務、中介服務的每個環節,完善行政審批全過程實時監督、行政問責、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繼續走在前列。要積極推進擴權強縣、擴權強鎮、擴權強區(集聚區、開發區)工作,加強基層行政審批機構建設,確保行政權力放得下、接的住、管得好。
探索建立“四項清單”制度。一是施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加快完成部門審批事項登記和清理,實現“一本清單,入則審、無則放”,確保市場歸市場、政府歸政府。二是探索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嚴格按照“非禁即入”的要求,加快制訂和施行投資負面清單制度,減少投資審批,鼓勵全社會投資。三是加快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政策意見,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化管理,創新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四是建立企業信用“黑名單”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將有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的“黑名錄”,使其“一處違規、處處受限”。
加快創建民間投資改革創新試點。加強上下對接,全力爭創“國家民間投資改革創新示范區”。積極探索民間投資的政策突破,努力創新民間投資“小資本對接大項目,大資本服務小企業”的項目與資本對接模式,簡化民間投資的前置管理制度,開展“政策創新、模式創新、操作創新”,力爭在金融、交通、教育、衛生、養老健康、城鎮化、自主創新等重點領域開展先行先試。
重點是以市場化為導向,建立要素配置差別化規則,推動轉型升級“組合拳”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立。
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建立以“畝產效益”為核心的綜合評價體系和要素資源差別配置機制,開展存量企業動態評價,實施分類管理,資源差別化配置,倒逼落后產能轉型升級、優勝劣汰。圍繞臺州轉型升級、產業補鏈等要求,建立不同的行業準入標準,大力引進符合臺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導向的項目,推進起點創業營、創新工場、電商創業園等創業孵化平臺建設,積極發展環保產業、電商行業等新興產業。
完善土地資源綜合利用制度。完善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制度,全面推開海域使用權的招拍掛工作,發展海域使用權二級交易市場。積極探索存量建設用地退出機制,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變,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加快推進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合理開發利用。探索城鎮土地使用稅改革,實施差別化供地政策。
推進資源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品價格調控機制,充分利用價格杠桿撬動轉型升級。全面推進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改革,推進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改革;健全居民用電階梯價格機制,完善高耗能行業用電差別化電價制度。積極推進環境資源價格改革,完善排污權交易制度,開展碳排放總量控制和交易制度改革方案研究。
以促進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事業建設為重點方向,推動國有資本在促進民生事業發展上發揮基礎作用。
整合國有投融資平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打破國有資源行政分割格局,推進國有企業整合重組,增強融資能力。按資本運營公司方向,探索組建市級金控公司、鐵路發展基金等。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在交通、能源、城市建設等需要政府解決的領域和跨區域項目,探索建立“一個業主、一個項目,統一運作”的機制,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補缺民生領域國有投資。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對必須政府提供服務的重要公共服務事業領域,大膽收購、整合,組建國有公共服務公司,加快推進公交一體化、水務一體化、教育一體化,推進城鄉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完善與央企、國資合作機制。把握央企改革退出資金尋找出路契機,積極對接。創新公私合作、混合所有制等模式,繼續深化與北車、中交、興業銀行等的多方面合作,爭取合作項目盡快落地。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依靠存貸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將不斷壓縮,金融業迫切需要戰略轉型。臺州要樹立大金融理念,從單純的金融工作向金融產業化轉變,從單純的金融機構為主向打造區域金融服務中心轉變。
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圍繞“創新五個體系,構建四個平臺”總體目標,進一步推動試驗區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快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運行中心和小微企業金融信用信息中心運行,組建地方金融業資金池和浙江(臺州)小微金融研究院,繼續深化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與交流,積極爭取差異化的信貸監管政策,支持小法人金融機構在資產證券化、同業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試點、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等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
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綜合運用土地、資金、項目、人才等激勵政策,引導企業利用境外資本市場、主板市場、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省交易中心等平臺融資,鼓勵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金融債、私募債、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爭取直接融資突破百億元。加快直接金融園區建設,努力打造區域性的直接金融中心。
加強金融業態創新。引導三家地方商業銀行充分發揮總部設在臺州的優勢,開發傳統信貸業務以外的金融新產品,探索企業戰略轉型。探索排污權、碳排放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等抵質押貸款模式。出臺突破性政策,大力扶持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探索以信托方式參與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
新型城市化作為國家新的發展戰略,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臺州將深入貫徹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發展方針,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農房、林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交易、參股經營等改革,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開展農村住房流轉機制研究,探索宅基地跨社置換、有償退出、有償使用的機制。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進一步完善征地制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統籌推進市、縣、鎮三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健全交易制度,探索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農村宅基地用益物權、集體資產股權、林權、大宗農產品等交易流轉試點。積極推進農地、林地、農房農村“三權”抵押融資業務創新,不斷增強農村、農民自我發展的能力。
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經營制度。大力發展以土地入股為主要形式的股份合作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鼓勵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支持發展家庭農場。加快路橋、三門省級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縣(市、區)建設,著力探索發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溫嶺省級現代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不斷擴大農村土地委托流轉、整村流轉試點工作。
作者為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